2021-4-10 | 语言文化
摘 要: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
关键字:通感;修辞;依附
钱钟书老先生曾说过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通俗说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一、 “通感”的修辞效应
通感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各种感觉沟通融合起来,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从美学角度看,美感离不开想象,思想越活跃,理解越深刻,人们精神上获得的审美享受也越丰富、隽永。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是受大脑皮层的脉冲电流相通所致。因为通感建立在扎实的客观基础之上,它能产生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人有多种感官,各有任务,职责分明。如眼睛分管视觉,耳朵分管听觉,鼻子分管嗅觉,脑袋分管意觉等等,似乎各不干扰。通感就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你从声音中见到形态,从形态中听到声音, 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1、视觉与听觉相通。譬如宋祁《玉楼春》词中云“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怒放的春色,只能看,本属视觉,而“闹”本属听觉,所谓“打斗有声谓之闹” 再如“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当然,这种通感也可以不借助于辞格而直接进行描写,如杨朔的《荔枝蜜》:“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花的开放是只能诉之于视觉欣赏,而不会发出声音的,这里写成有声音,也是听觉向视觉挪移。
2、视觉与嗅觉相通。、“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3、视觉与味觉相通。如: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臧克家的《今昔吟》:“这些诗词味道真醇,有血的腥,泪的咸,……”这两个例句通过色与味达成视觉与味觉相通。
4、视觉与触觉相通。如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灰黄”是视觉,“凉爽”又是触觉, “秦淮河的水尽是这样冷冷的绿着。”“绿”是视觉,“冷冷”又是触觉,写出了视觉与触觉的相通,起到了神妙的作用。
5、听觉与味觉相通。郭小川《秋日谈(一)》中有一句:“他那哲理式的语言啊,不亚于浓烈的酒”,“语言”是诉之于听觉的,“浓烈的酒”是味觉,两者却能沟通并形成比喻。
6、听觉与嗅觉相通。如严辰的《歌和马》:“喝过马奶的,谁不会歌唱?……马奶般醉人,玫瑰花般芬芳。”把诉之于听觉的歌声,想象成会有玫瑰花那样的芳香。
7、听觉与触觉相通。如“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听觉与触觉相互沟通。
8、嗅觉与味觉相通。譬如,许琪的《蔷薇》,花的香气会有“甜味”。
9、触觉与味觉相通。《红楼梦》中议论凤姐:“脸酸心硬”,用味觉与触觉的互补互济,很准确地表达了凤姐的人格特征:---不留情面而又心肠狠毒。
总之,种种神妙的现象,都得归功于五官感觉的相互挪移和交融。
在五官感觉的沟通中,由于听觉和视觉的活动能力最强,因此,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向听觉里挪移,以及听觉、触觉、味觉等向视觉里挪移的现象比较常见。味觉、嗅觉、触觉相互交融的情况,相对来说略少一些。
除了五官感觉能相通之外,还有一种意觉方面的通感,是让意觉同五官的感觉交相融合。以“愁”字为例,“愁”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与五官感觉沟通,即能呈现出神奇的千姿百态。例如: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新奇独特。“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小舟竟“载不动”!愁还能迸裂:“鲛绡罢织,愁迸蛮珠碎”(清代陈洵《瑞龙吟》),作者描绘“愁”竟有使珍珠破碎的神奇力量,想象奇妙。
二、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修辞格 的“依附”效应
当前修辞学家对通感和比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说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有的说通感是移就;还有的说,通感就是比拟,专家认为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这个理论是对的。
1、“比喻”与“通感”的并用效果
“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象,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是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些特点,它着重表达出作者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