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正文

体育教育生态发展整合途径

2021-4-10 | 教育研究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把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沃勒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我国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在借鉴外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索,出版了一系列教育生态学著作。他们认为教育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应用于社会管理产生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及利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析体育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以期找到优化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1 体育教育的异化现象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存在失衡的现状。首先从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看,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原因主要有中小学的体育课程经常被主课挤占,高校的扩招带来的是体育教学资源匮乏、体育场地和器材短缺、学生人数与体育教育工作者人数比例失调等。在教学主体上也存在严重的异化现象,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素质越高、体育课的质量就越高,但是我国现有的教师体制没有明显的竞争性,教师岗位都是终身制的。在教学中,教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也应该是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有些教师往往不对现实的教学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而只是盲目地接受各种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而且几乎每堂课的步骤会持续很多年不变,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体质等设计课堂教学,这是教师的懒惰性以及对教学教法的重复性造成的。更多教师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使学生服从自己,进而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还有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教学目的也存在异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规定为:“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却不完全如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学校的效益和名气,学校的升学率高,那么学校的效益就好,名气就大,所以教育目的就异化成升学率。教学目标的异化会影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于是,教师会将中考、高考体育加试内容作为授课内容,有的教师甚至平时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即将加试之前对学生进行突击培训,这样就导致教学内容单调,学生学不到丰富多样的体育技能,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2 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体育教育生态首先必须清楚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当然体育教育包含在教育这个大的系统之中,所以体育也在这个多元环境体系之内。首先,我们知道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不单单是指学校体育,但是学校体育却是体育教育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之中,我们要以教育为中心,一切都是为了教育。《学校体育学》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在于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人类的体育运动是最原始的肢体运动,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控制,人类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以自然环境为基础。随着绿色奥运口号的提出,人们也更加关注体育是否会破坏自然环境,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也是今后身为体育人所要追求的。

 

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教育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当然体育教育就有它的社会环境,就如学校体育来说,它的教育目标是学生,而学生并不是只生活在学校这个领域,家庭是学生另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而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社会上一些观点都会直接影响家庭进而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社会是否重视教育,教育是否重视体育,都会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显现,社会上已经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范畴,但是由于我国还是应试教育,所以体育教育在大的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不容乐观,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统考等一系列考试,宁愿牺牲掉体育课时用在考试科目上。

 

体育教育的规范环境。所谓的教育规范环境是指文化、科技、语言文字、民族、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规范环境是影响体育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社会风气习俗对体育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比如我国承办的2008年奥运会、2010亚运会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对体育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奥运会期间,所有院校都会举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长跑、知识竞赛等,这是社会风气大环境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我们将这些体育教育的环境因素全面地综合考虑,才能全面地做出判断,进而更好地发展体育教育。

 

3 从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看体育教育

 

3.1 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生态学讲究的是长远,只有耐度和适度都达到一定的平衡水平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什么事物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发展也是同样道理,教育的规模、数量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体育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教育教法、大纲的要求,还有学生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如果一堂体育课人数超标、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速度超过学生生理和心理所能接受的范围,那么这样的体育课堂就是非生态化的,是我们的教育必须摒弃的。

 

3.2 花盆效应(局部生境效应)

 

“花盆栽不出万年松”,花盆是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环境,在环境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被创造出的非自然形成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其生态阀值下降,生态幅狭窄,生态价下跌,一旦离开这个小的生态环境,它就会失去生存的能力。现在的体育教育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个封闭、半封闭的体育教育系统中,学生会脱离现实社会,体育产生于自然,一旦体育脱离了自然,那便失去了最“原生态”的体育。现在很多学者意识到体育的功能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拓展训练走红一时,但是就是这种拓展训练真的会培养出应对大自然的能力吗?体育的另一个魅力在于它能使人体会运动的快感,这是一种挑战自己、征服自然的快感。在这种人为的生态环境下体育教育应该怎么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