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业 » 正文

拜城油鸡的治蝗效果

2021-4-10 | 农业

 

赛里木湖区域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境内,地处博乐市西南,拥有丰富的优良牧草资源和多种独具特色的经济药用植物,是本州重要的夏季放牧草原,也是本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库。赛里木湖区域是博州历史上的老蝗区,主要优势种蝗虫为西伯利亚蝗、小翅曲背蝗、朝纹蝗、牧草蝗等,每年草原蝗灾发生面积266.7hm2左右。为减少药物防治对该区域草原的污染,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生物治蝗的新技术、新方法,2011年在该区域进行了放养拜城油鸡治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材料和方法

 

1.1时间

 

2011年6月3日~2011年7月22日,共50d。

 

1.2地点

 

选择当年蝗灾偏重地区,兼顾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灌丛密度小、地面不积水、离水源较近等因素的乌图布拉格一牧场夏季草原,海拔1600~1800m,平均虫口密度为38头/m2,聚集区密度达80~320头/m2,龄期为2、3龄期,蝗灾危害面积达66.67hm2,主要蝗虫种类有西伯利亚蝗、戟纹蝗、牧草蝗等,西伯利亚蝗为优势种蝗虫,占试验区种群的95%以上。

 

1.3材料已驯养好体重达350g左右的拜城油鸡苗2000只,流动帐篷2顶、喂料盘40个、饮水槽12个,拉水服务车1辆以及常用禽药。

 

1.4方法

 

1.4.1搭建油鸡棚舍

 

油鸡棚舍搭建应为活动式,要按草地走向,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昼夜温度变化相对不大的平地中间,搭建坐北朝南鸡舍,四周设排水沟,鸡舍不能过于简陋,要做到既防风、防雨、保温防暑,又不积水。同时选场时也要考虑通风、换气、供水等的需要。

 

1.4.2放牧

 

每日将2000只拜城油鸡赶到选择好的蝗害区放养2次,选择在上午8:30~12:30、下午16:30~20:30进行放牧,共8h,归牧后对牧鸡进行补饲,每只鸡每天平均50~70g(视虫口密度而定)左右,每天饮水3~5次,雨天和炎热的中午不出牧。当虫口密度下降到1~3头/m2时进行转场(一般3~4天即可转场1次)。

 

1.4.3油鸡疫病防治

 

放养油鸡因活动范围大,鸡的疫病防治难度增加,因此按照养鸡要求,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及时注射或服用各种常规疫苗及驱虫、消炎药品等工作。

 

2防治效果测定

 

2.1防治面积

 

治蝗50d后,经实地丈量2000只油鸡防治面积达8.67hm2,平均每只油鸡灭蝗面积0.0043hm2。

 

2.2灭效

 

采用随机取样法,设置调查样点22个,结果表明,平均每个样点蝗虫残留数仅为1.72头,平均灭效达95.4%以上。

 

2.3油鸡体重增长情况

 

灭蝗前随机抓出100只油鸡进行称重,平均个体体重350g。灭蝗结束按灭蝗前同样的方法进行称重,结果表明,灭蝗50d后平均体重达2.0kg,灭蝗期间的日平均增重为33g,增重效果明显。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本次油鸡治蝗试验共投入成本3.6万元(包括鸡苗费、饲料、防疫、药费、人工费和运费),其间鸡死亡400只,主要是因为在放养期间遇到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该批油鸡平均每只油鸡60元卖出,总收入9.6万元,获纯利润6万元。同时挽回牧草损失1300t,按鲜草0.2元/kg计,挽回经济损失2.6万元。因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2社会效益

 

首先是由于无污染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天然草场牧草的损失,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可以带动牧民养殖户的发展,提高牧民的治蝗意识,达到既发展了养鸡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三是油鸡投放市场,可为市场提供3.2t的绿色食品。由于在草场上以蝗虫为食,其肉质鲜美,为纯绿色食品,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保护了人们的健康。因此社会效益显著。

 

3.3生态效益

 

首先是由于生态治理,可以有效减少天然草场的污染,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天敌,维护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其次在天然草场上产生的大量的有机肥肥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牧草生长发育、改善土壤质地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4结论

 

通过在赛里木湖区域放养油鸡治蝗,结果表明,油鸡喜食蝗虫,采食量大,为地毯扫描式,油鸡经过的地方基本上找不到蝗虫,平均灭治率达95%以上,灭效高,群居性、组织性强、易管理,抵御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强。因此,养油鸡治蝗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治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