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态保护论文
一、贫困、生态贫困的基本内涵
1.贫困的概念。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是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
2.生态贫困的概念。我国学者于存海则认为生态贫困是特定社区的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即生态贫困是指由于低质量的原始的社区生态环境,或由于社区生态环境的内在演化、社区活动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副作用,导致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引起社区人口基本生存条件衰变或丧失,使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因缺乏必要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处于贫困的状态。
3.生态反贫困的概念。生态型反贫困是指当一个贫困地区生态系统失衡情况严重,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使贫困问题难以解决或贫困问题不能得到稳定的解决时,通过优先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或采取措施实施人类社会活动转移恢复生态环境,进而促进贫困问题的缓解或消除贫困的形态。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
环境退化与贫困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我们需要从高度上来认识这个问题,并努力改变环境退化与贫困之间恶性循环的状况。
1.贫困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环境退化。首先,由于人口大量增长,需要土地产出更多粮食来满足需要。农村贫困人口为了生存,为了多种粮食,往往不断砍伐森林,开垦土地,陡坡开荒,“种粮种到山顶”,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土地产出率降低,农民的收成越来越少,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其次,在西部农村的深山区、石山区,农民的生存更多的是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贫困人口为解决生存问题往往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更加剧了贫困,形成贫困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反过来使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农民的生存主要依靠土地产出来维持,而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地更加瘦薄,产出更低,从而导致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另外,如果地面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使贫困人口不能直接取水饮用,需要花钱购买经过加工的水,必然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使之更加贫困。这样就形成了“粗放式开发———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健康受损———贫困———掠夺性开采———资源破坏———资源枯竭———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我国西部农村生态贫困的特征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在西部贫困的农村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现象比较普遍,人口增长率一般在2—3%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100%。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密度的增加又导致了土地开发和其他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2.贫困程度深重,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生活在西南大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秦巴贫困以及青藏高寒区的生态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不少贫困人口仍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房不遮风雨的贫困生活,贫困程度深重,部分地区甚至缺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需要搬迁。生态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差,灾害发生率高,因此脱贫之后又很容易返贫。
3.生态贫困人口的结构特征。西南大石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秦巴贫困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几类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生态贫困人口,同时上述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此少数民族人口在生态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四、我国西部地区生态贫困的形成机理
1.生态环境脆弱致使当地的生存条件差。生态贫困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致使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差。在我国生态贫困集中分布的几个区域,都存在农业生产的突出障碍。
2.生态环境脆弱致使土地生产力低。生态贫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土地发生退化,土地退化则主要表现为土地生产力下降。虽然土地生产力下降的原因除土壤侵蚀、自然灾害等生态环境脆弱因素之外,还有农业科技投入偏低、重用轻养等方面,但生态环境脆弱是土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3.生态环境脆弱,使疾病增加。生态贫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较高的地方病发病率和弱智人口比率。以秦巴山区为例,该区是我国各种地方病的多发区和出生缺陷的高发区。
五、我国西部农村生态贫困的治理建议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才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避免生态贫困的产生。
2.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资源循环利用纽带形成生态产业链,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最终达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降低了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对生态贫困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多管齐下缓解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