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共管理 » 正文

煤炭工业现况与进展途径

2021-4-10 | 公共管理

1引言

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山西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仍然是用资源的粗放开采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模式是以牺牲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换取有限的经济效益,给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煤炭工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发展资源转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必要措施。因此,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研究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对于各级政府机构制定管理决策和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目前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回采率过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共伴生矿物及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②资源的粗放开采模式严重破坏了环境;③煤炭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发展山西煤炭循环经济的“瓶颈”。因此,为解决发展循环经济的“瓶颈”,山西省煤炭工业必须尽快实现转型。

2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20世纪60年代,随着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关注,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也随之产生。90年代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一大趋势。各国相继逐步完善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制度和政策建设,并且在循环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以日本、德国、美国最具代表性。而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较其他发达国家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在理论方面,我国著名的软科学专家冯之初较早地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且系统地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组长牛文元则系统地总结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而在实践上,随着各地政府对循环经济的重视,我国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外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建立了许多城市试点和工业园区。这些都为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借鉴。循环经济也称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资源—生产—废物再资源化”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如图1所示)。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的产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3山西煤炭工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3.1山西煤炭工业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是煤炭蕴藏资源大省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大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2009年山西省原煤产量为6.1亿吨,约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4,调出量占全省原煤产量的75%。同时,煤炭工业也是山西省的支柱工业,2011年山西入选全国五百强的企业共有9家:太钢集团、山西煤销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集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有6家企业属于煤炭企业。

3.2山西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山西煤炭传统开采方式及其问题。我国煤炭开采分为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其中95%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井工开采。长期以来,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以及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淡薄的资源环境观念,形成了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的生产模式,浪费并破坏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因此,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问题一:资源浪费。由于技术设备和采矿技术的落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的回采率长期徘徊在低水平阶段,加之小煤矿和小煤窑的存在,大肆浪费着煤炭资源和伴生资源。问题二:次生土地灾害。井工开采所引起的地表塌陷,造成了难以治理的次生灾害问题;露天开采过程中露天采掘场对土地的毁灭性挖损,以及排土场对土地的压占极大地浪费和污染了土地资源;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压占污染土地。问题三:地下水源浪费与污染。伴随着煤矿开采的延伸,使矿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外排,而这些未经处理的矿井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硫化物、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污染物。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对矿区周围的水环境造成了污染。煤矿的水污染另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洗煤水。现在大多数选煤厂普遍采用的湿法洗煤工艺,在洗选煤过程中产生大量洗煤水,这些洗煤水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沙等悬浮物,以及大量石油类药剂、酚、甲醇和有害重金属离子等。

(2)山西煤炭传统储运方式及其问题。山西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还有少量的管道运煤,而在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煤的自燃和抛洒,不仅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综上所述,面对煤炭资源传统开采方式和运输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必须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循环经济。

4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复在山西省设立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山西将获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方面优惠政策。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将围绕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要任务进行开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山西省煤炭工业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山西省的经济转型更应该借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凭着各种优惠政策等条件,在各个方面加大对煤炭工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4.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1)完善山西省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这些法律只是部分涉及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几乎没有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而山西省的地方法规,仅有省政府下发的《山西省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施意见》,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支持。为保障山西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山西省人大和政府应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矿山地区土地资源保护法、矿山地区水资源保护法、矿山地区植被保护法、废物回收、循环利用和工业等法规在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已开采矿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土地恢复、水资源保护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法律法规的健全,规范了政府、企业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有效避免发展过程中人为的阻力和破坏,使得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