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文史相关 » 正文

清中后期浮口形成原因及社会影响

2021-4-10 | 文史相关

一、引言

“浮口”,又称浮户或浮民,是指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或者其它生产资料、生存方式,在社会中处于待业状态下的人口的总称。“浮口”一词最早在赣南地区的文献资料中出现是在清朝中期,同治版《赣州府志•风俗》载:“山邑地瘠而民拙,所恃惟力耕。近以沙淤,失南亩之利,故失业者多。失业者谓之浮口。今之浮口患更甚于昔,俗之日非,浮口为之也。”[1]同一时期的《赣县志》中亦有相关记载:“乡居之民,力耕者众。……又生齿日繁,游手者众,赣人谓之浮口。一浮口辄费数农之食,其拳勇驰逐,遇事风生者,更为民之蠹。”[2]其实,“浮口”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早就出现了,常见于唐宋以降的正史文献及其它文献资料中。“浮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它反映了传统社会中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关系及特定时期政府的控制与乡村社会的运作问题。解析“浮口”,是解读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然而,“浮口”问题在赣南地区是怎么产生的?它与赣南的社会经济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人详细论述过。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二、赣南地区“浮口”的出现

根据史志资料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可知,大约从明朝嘉靖时期开始,赣南地区就接纳了大量闽粤地区的移民,客家学界习惯把延续至清初的这次移民高潮称之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3]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中忽略了南明以赣州城为中心的抗清保卫战及清康熙年间三藩叛乱等一系列动乱对这次迁徙浪潮产生的人口影响。清兵入赣后,南明政府以赣州城为中心,组织了抗清保卫战,战争使赣州人口大量死亡或逃亡,“赣当明季户籍十万八千,丙戌十月城破,存者三千户。”[4]顺治年间的动乱使赣南的社会经济一度萧条,时任南赣总兵的胡有升曾言“赣南自围困以来,广逆叠犯,……死亡过半,赤地千里。”[5]“杀戮逃亡人丁占全省总人丁的36%,抛荒田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8%。”[6]说明清初江西地区因战争死亡及逃亡的人数占当时总人数的比重较大,而且田地荒芜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作为相对偏远的赣南山区更不言多说,如“顺治三年四月初十日,大兵临南安城,其间民多有死难不屈者。师旅之后,继以凶疫,郡户口渐凋耗云。”[7]

再者,江西是三藩叛乱的主战场之一,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人口大量逃亡,社会经济凋敝,致使闽粤移民倒迁入赣的潮流一度中止。时任两江总督王新命在《清除荒疏》中指出“(江右)自遭诸逆变叛,人民死徙,田土荒芜,伤残蹂躏之状,荡析仳离之惨,什倍他省……杀戮逃亡人丁七十余万口,抛荒田地一十七万余顷。”[8]“自康熙十三年至今,上犹人绝烟断,空余四壁,孤城一片荒山。……卑县蕞尔荒陬,迭烟寇变,土番百姓徙亡过半,田土悉多荒芜,招佃垦辟。”[9]而从战乱之后赣南地区官府广行招徕的政策也可推知一二,如兴国县“频年以来,仰赖上宪嘉意无绥,广示招徕。”[10]此后,赣南便经历了一个人口增长和区域开发同时展开的过程,到了清朝中后期,赣南就已经是个人烟稠密,户口日胜的地区,“浮口”现象渐趋显现。如宁都州,“国家承平百年,休养生息,四关居民数万户,丁口十万计”,[11]即便偏远的长宁县亦是“今户口日稠,无地不垦,无山不种”,[12]以致“乡居之民,力耕者众。……,又生齿日繁,游手者众,赣人谓之浮口。一浮口辄费数农之食,其拳勇驰逐,遇事风生者,更为民之蠹。”[2]清中后期的“浮口”问题就是在大量移民涌入,赣南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造成生产资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形成的。

三、“浮口”形成的原因

清中后期赣南“浮口”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土著及渐次迁来移民的自然增长、土地兼并和外来人口的涌入是“浮口”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阐述外来人口的涌入对“浮口”形成的影响。

外来人口可初步分为安插在此的被镇压或招抚的作乱者以及自发的移民群体组成。郑成功反清失败后,清政府将投诚的郑氏旧部安插在兴国、赣县进行屯田。[1]“庚戍春,蔡璋率其属张治、朱明……等目兵千有余人扶絮家口又数倍到县……郡守孔兴训亲到邑,履亩按籍授田而析置之。军之名籍者,不自耕,召慕闽广流人赁耕,旁郡邑赁耕者来如市。”[13]蔡璋属郑成功部将,投诚后率领部将携妻带口作为军籍被清政府安插在兴国县。

根据饶伟新的研究:“自宣德年间以来,来自闽、粤、赣中的三大移民群体,分别以不同的形式持续流入赣南地区。赣中移民主要以佃耕、流寓、寄庄或经营工商业的方式向赣南流移。他们主要分布在赣南中部和北部的盆地或河谷平原地带。闽粤移民则主要表现为流民与流寇,……闽粤移民在赣南的空间流向与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地缘接近趋势:赣南东部诸县为闽籍移为主,西部诸县为粤籍移为主,南部诸县的闽粤籍移民相对平衡。”[14]笔者认为清初赣南的外来人口延续了明末进入赣南的移民趋势,主要由赣中、闽、粤三大移民群体构成。在地方志及家乘谱牒中,描述清初闽粤流民活跃于赣南地区的记载比比皆是。如:“深山荒谷,则粤闽侨居,蛮蛋之习,有时而染”,[15]“现则杂以粤人侨寓,险诈叵测,叠遭毒害。虽客其耕耘,以赡国赋,然轻於来者,尤当虑其掉臂而去也。”[16]再如《定南县改厅部文》称:“(定南)幅员纵横二百余里,复岭重岗,实属山多田少,俗悍民刁,兼之广东无籍穷民来此垦种,异籍环处,日渐繁剧……。”[1]康熙初年“闽粤之人,杂处其中,土著者七,流移者三。”[17]

那么,清初赣中及闽粤移民为什么会大量流入赣南地区呢?究其原因,应与下述几点情况有关。

1.当时情景下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为闽粤移民迁入赣南提供了可能。清初赣南由于战乱不断,人口流亡现象严重,出现了大量的荒芜田地和山区,而与其毗邻的粤东、闽西一带多属山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耕地面积极其有限,无法承载过多的新增人口,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诚如罗香林先生所言,粤东、闽西客家“第四步的迁移,则以内部人口的膨胀为主因:盖客家大部分于宋末至明初,徙至广东内部以后,经过朱明至清初的生息,系裔日繁,资力日充;而所居地域,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用,以是,乃思向外扩张。”[18]如闽西的上杭,“杭邑田少山多,民人稠密”,[19]粤东“而粤又地狭隘人众多。”[20]所以在闽粤流民看来,赣南地广人稀,具有接纳移民的较大空间。再者由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区的开发价值逐渐提升。赣南有着丰富的山区资源尚待开发利用,这对当时与其毗邻的闽粤移民而言颇具吸引力,赣南山区可从事商品性的农业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的种植,以便获取生存空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