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传播 » 正文

新媒体下精神生态的重置与救赎

2021-4-10 | 新闻传播

现代化给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精神生活遭遇到空前的困惑与危机,社会公信力下降、人际间诚信缺失、社会道德底线失守……严重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物质的嚣张和精神的萎靡,使经典现代性正遭遇着空前的合法化危机。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人类的经济与政治关系,而且连同人类的思想意识都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在现代性社会生活中,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让精神由荒漠成绿洲,这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精神生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变迁,一种融合创意时代特征的媒体新品种(新媒体)应用而生。一般而言,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一个经典现代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后现代性时代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在机遇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媒体展示的舆论监督功能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新媒体具有的即时性、大众性、交互性、透明性等特征,在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方面,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赢得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和信任,大大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公平与公正。二是新媒体蕴含的时代特征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赖于人的精神生态平衡。个体的自主独立、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等是一个人全面和谐的深邃的精神动力。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创造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提供了开放、无限的信息及信息容量,使得人人都享有获取知识的平等权。三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带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新媒体一改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的信息传播模式,运用碎片化、偶发性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构筑起“网状———链式”信息传播新系统。这种传播方式完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得网络人可以广泛、自由、平等、即时地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充分展现时代思想的“百花齐放”。

新媒体对人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全时段的,既能够给人类精神生活带来机遇,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性危机。它就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能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运用不当,它裹挟的精神祸害就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发不可收拾,给人类生态造成很大的风险性危机,主要表现在:

一是新媒体的极端个人化导致社会伦理失范。新媒体的虚拟性、匿名性与去管制性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的虚拟性往往使人逃避现实,沉浸于虚拟世界,极易产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新媒体的匿名性与去管制性又使得一些人无责任地散发虚假言行,引发现实人际信任危机。新媒体给予所有使用者无限的自由,人人都可以成为注意的中心,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工具,飞扬心情,放开行动。“在新媒体下,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然而,这种毫无约束的自由往往是致命的,自由会蜕变为任性妄为。如“人肉搜索”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传统文化的肆意恶搞、戏说,肆意地泄愤、发牢骚,等等,颠覆着社会传统伦理秩序。

二是多种文化碰撞容易产生精神生态的无序化。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致使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交汇、碰撞引发思想混乱、价值观念的迷失。各种文化碰撞中,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冲击和消解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构成极大影响。与这种冲击和消解同时进行的是人们所面临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东方性与西方性的交锋。新媒体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交集,致使人们在价值观念上造成极大困惑而难以抉择。

三是追求物质利益致使人文精神缺失。推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的“注意力”,为获取更多“注意力”,生产出强大的“注意力经济”,新媒体往往不关心人文关怀问题。为吸引受众眼球,迎合受众口味,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网络信息日益低俗化、庸俗化,甚至色情化。从“芙蓉姐姐”“凤姐”到“伪娘”的媒体宣传,色情网站“躲猫猫”式的闪现,跳楼、卖淫、强奸、杀人等不厌其烦的网络轰炸,利用手机、QQ、邮箱、博客、微博等无孔不入的信息渗透……屡屡挑战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和社会道德底线。信息泛滥,真假难辨,“他人便是地狱”,社会信用度下降,人与人之间信任发生危机,人间原本应有的温馨、和善、互帮互助演变成动物式掠夺。

可见,新媒体时代,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着种种风险性挑战。这种风险性危机警示我们:要合理地规避风险,理性使用新媒体,促使精神生态合理化。

二、精神生态合理性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人的存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物性存在、社会性存在、精神性存在。三个层面既密切相关,又不相等同,更不能相互取代,分别对应于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精神生态学三个范畴。“所谓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意识、思想、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一系列客观条件以及这些精神现象及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生态、社会生态、思维生态和个体内环境生态等四个方面。它侧重的是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客观条件及其环境的研究。”〔2〕由此可见,精神生态既是主体内在精神的平衡,更在于主体内在精神生成的外部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和谐,它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证统一。

精神生态合理性应以“生态合理性”为本位,构建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的统一。为此,构建精神生态合理性需要遵循以下方法论原则。

1.多样互补原则。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相辅相成,构成生态统一体。多样互补性是生态学的重要原则,精神生态的平衡、合理必须遵循多样互补性原则。多样互补性是指精神生态是丰富多彩的,各构成因素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性质属性和发展过程,不能相互取代与否定,而是相互补充、共同繁荣和进步。多样性要求关注事物的差异,尊重事物的不同特色,要求具有求异思维、创新理念。互补性为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共同方向和目标,避免因过分强调多样性导致事物的孤立、自我封闭。构成精神生态分内、外两因素,精神生态的平衡、合理发展需要内外因素的整合协调。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是精神生态的前提、基础,精神生态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保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