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电影电视 » 正文

电影融资风险防控

2021-4-10 | 电影电视

 

自2004年起,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更是突破了130亿元[1]。在电影产量、影院数量和屏幕数量方面也有很大的增幅(见图2)[2]。然而,繁荣的背后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譬如,电影产量与上映数量之间的矛盾,电影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及电影投资规模两极分化严重,市场秩序不规范,电影收入依旧相对单一,商业片海外销售受阻等各种问题。

 

而这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却在于:电影融资的困难和投资的盲目。拍电影的往往缺乏资金,而投资者又不知道如何选择电影项目以确定投资对象,以及如何控制风险和保证成本,这限制了非专业电影投资人或是投资机构介入这个行业。

 

一、当前我国电影融资的困境

 

当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支持和社会商业资本投资。政府资金支持主要适用于主旋律影片,为这些影片提供专项资金或提成资助等,还有为青年导演提供资金支持的资助计划。另一种方式则是社会资助,譬如电影节的资金奖励、融资平台以及各种项目支持。另外就是电影公司的自有资金投资,或通过房地产、电信业和制药业等行业的赞助、股本融资和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然而,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局限性。

 

(1)支持类资金局限性

 

主旋律影片主要依靠政府支持获得播映渠道和补贴,因而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资助金及基金往往无法回笼,难以形成滚动式积累和流动,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而电影节资助模式的项目推荐作用大于融资作用,少量的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解决融资困境,这显然不利于电影业的长期发展。当年的电影《国歌》在海口市银龙电影城上映第二日就被撤下,正是因为影城四块银幕总共才卖出几十张票,当晚连电费也没收回,所以第二天只好改放别的片子。这必然(就)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损失,也不利于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

 

(2)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电影行业的保险险种主要是一些针对导演、演员的个人保险,缺乏对电影业投资、融资的全面保险,因而很难树立投资者对于资金回收的信心。

 

国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担保大多采用全额担保方式,而多数电影公司受资产规模、担保资源的限制,无法获得国内金融机构的融资担保。而且,金融机构缺乏针对电影资金安全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影响了电影业融资的拓展。此外,很多电影人在初期对于电影的各环节并未细化,没有详细的操作计划书,加之专业电影融资人的缺少,也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和投资的不确定性。

 

(3)投资项目两极分化严重

 

对于主要依靠市场回收成本的电影而言,整体投资规模较小且过于集中,使得中国电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每年少量的亿元大片和1000万元以下的小制作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大半市场,中型制作影片十分缺乏。不断上升的票房量基本是靠“大片”在撑场面,而中小型影片又分别存在“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双重困境。这就造成一方面大量影片积压片库,而另一方面可供观众选择的范围却过于狭窄。

 

(4)投资门槛较高

 

正是由于电影业资金投入缺乏有利的监督和保障,投资者缺乏资金回收的信心,因而在强调资金回收率的情况下,投资人往往关注电影制作公司是否拥有可以抵偿账务或是能够保障电影拍摄的有形资产。

 

投资方一般要求影视制作公司自有资金投入不得低于一定比例,这无疑提高了资金获得的门槛。华谊兄弟在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时都伴有实物资产的抵押,除了质押版权,公司的法人代表(王中军)同时需要抵押房产、古董等个人财产,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无疑给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电影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策略

 

目前,我国在电影投融资创新方面已有了一定探索,个人融资、私募股权融资、风险投资、金融贷款、上市融资、版权预售和通过网络集资等融资模式也开始成为电影制作资金的重要来源。混合投资、联合制作(国企、民营、社会、海外、境外)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影制作主要模式。

 

而植入广告投入、后衍生市场的开发以及其他新媒体行业参与电影制作发行,也使得电影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单一资金制作的影片比例已经越来越少。

 

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过程中存在制作风险和商业风险。前者重在拍摄和制作环节,而后者重在发行和销售环节。

 

(1)制作保证与发行营销

 

国内具备公司品牌和贷款信誉的影视公司数量并不多,主要存在有形资产不足和无形资产的流动性差、制作费率过高和资本回报率过低、影视企业融资与银行常规信贷不匹配三大矛盾,这直接导致投资者缺乏信心保障。

 

目前,电影制作公司最大的商业风险还在于题材选择上。好的剧本、故事情节、明星演员及良好的特效设计等,都有助于降低商业风险,吸引投资者。同时,还需要完善电影的流通营销渠道、产业价值链和赢利模式,实现资本“投入—回收机制”的良性运作。

 

一般来说,“喜剧片”、“武打、动作及警匪片”、“爱情片”、“惊悚悬疑片”这四类题材是在大众影院消费中比较受欢迎的电影类型。其最大的共性是能通过剧情设置、节奏控制、先进技术等手段带给观众“震撼”,或是获得感情的共鸣,充分迎合消费心理,与大众电影消费的社交化诉求紧密相关。

 

此外,作为“销售”和“消费”同时进行的产品,电影消费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过程,因而吸引稀缺的受众注意力至关重要。而基于对某部电影、某个导演或演员,甚至对某家制片公司的认同,可以促进品牌衍生产品或续集电影的销售,形成品牌效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