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生态论文 » 正文

浅谈城镇化对环境消极作用及保护措施

2021-4-10 | 城市生态论文

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绝对不是个陌生的议题。它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不仅和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样我们的生产、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环境保护,已成为今天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改变向自然肆意索取的贪婪,学会给予,也学会回报养育着我们的地球母亲。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也在飞速进行。环境保护虽然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经济告诉增长,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加速恶化。

1.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1.1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根据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1978年仅为12.5%,29年间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提高了1.9个百分点。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等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等因素,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大大加速了。 1978年到2006年29年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1.2对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预测

尽管在城镇化速度估计上各种观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我国正面临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未来的几十年,我国将从一个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变成一个市民为主体的社会。通过对1985~200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今后14年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至2020年时城镇化水平为60.57%,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很多人认为,小城镇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状况相对会好一些。事实上,随着国家今年来环境保护手段的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污染大,产出低的“夕阳”工业逐渐将生存之地向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而对于小城镇未经规划的脆弱的天然生态环境而言。这种生态污染的破坏性更为致命。

2.1企业违背政府环保政策

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然而企业不仅不理会政府产业政策指导,而且依旧使用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违规生产。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小”企业,然而却屡禁不止,依然是“遍地开会”。2.2政府部门违规操作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小城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增加本地产量、就业、地方税收的目标,为了利益,不惜越权审批、庇护污染型企业,甚至支持污染项目上马。以地方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换取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效益。

3.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3.1环保法律制度约束软化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对企业没有形成硬约束,致使违法企业得不到相对制裁。例如,我国《刑法》中有“破坏环境资源罪”,企业超标偷排,偷放污染物,都应定罪。但实际触放此条法规而依法被罚处的企业却没有几家。

3.2政府政绩与环境不挂钩

中央对地方干部政绩评定的关键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并未真正纳入地方政府政策考核指标。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真正,以牺牲生态环境未代价。一方面政府提倡重视环境,改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行为又将环境保护置于脑后,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和税收、就业而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政府执法和监管部门对环境破坏行为听之任之。

4.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完善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①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企业,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排污费外,可根据危害后果罚款、责令停业、关闭;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②建立排污权制度约束机制。建立以排污申报为基础,排污许可证为主线的环境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落实总量消减目标,最终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③家里监督机制。政府可设立环保举报电话、举报信箱,鼓励公众,舆论参加监督,形成开放透明,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监督机制。

4.2建立对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

①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质量覆盖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环境诉求事件发生量等指标纳入有关政府党员考核标准。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还要包括反映环境与经济发展持续相关的环境指标。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程度。 ②建立政府政绩考核监督机制,建立舆论监督制度,政绩考核内容对社会公开,社会舆论进行全方位跟踪与监督,增加考核的透明度与真实性。 ③建立对政府部门失职的罚处机制。

5.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可行性办法

5.1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变为“资源—产品—二次资源”的环形经济发展模式,使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府制定贷款低息政策,对企业进行循环利用资源的技术创新,高层次的技术攻关所需资金,发放政府贴息贷款。

5.2引导企业发展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要求在设计新产品时从材料的选择,产品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加工过程设计,以及包装和运输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优势和环境影响,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也非“公共品”污染者应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同样,环境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地区提供适当的补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