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讲稿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加快实施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召开这次政银企合作洽谈会,主要目的是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通过政府搭台,促进银企对接合作,破解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实现银企互利共赢。刚才,市发改委张传胜主任、市经信委陈安忠主任、市农业局副局长分别通报了有关产业发展情况,市人行行长通报了当前金融形势及信贷工作安排,银企双方进行了集中签约。
为办好这次洽谈会,前段时间,各级各部门、各金融单位和企业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从去年底开始,市金融办就着手牵头组织洽谈会筹备工作。市农业局、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对各项目及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筛选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项目,向各金融机构进行了集中推介。市人行组织各金融机构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广大企业积极向金融部门汇报争取,银企双方在会前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和协议,为洽谈会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政银企洽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签约量大。此次洽谈会共签约项目548个,项目总投资1323亿元,签约金额694亿元。(其中,建设银行签约项目62个,签约金额138.9亿元;中信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89.9亿元;中国银行签约项目31个,签约金额79.2亿元;农业银行签约项目23个,签约金额68.1亿元;工商银行签约项目34个,签约金额50.2亿元;恒丰银行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46.6亿元;交通银行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41亿元;浦发银行济南分行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36.7亿元;华夏银行签约项目70个,签约金额31.8亿元;招商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30.3亿元;民生银行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25.6亿元;农信社签约项目82个,签约金额19.5亿元;农发行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16.6亿元;市商业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9.8亿元;邮储银行签约项目3个,签约金额8.6亿元;莱商村镇银行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0.9亿元。)二是覆盖范围广。此次签约项目,不仅有工业类项目,也有农业类和服务业类项目,基本涵盖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工业类项目508个,签约金额660.7亿元;农业类项目22个,签约金额16.8亿元;服务业项目18个,签约金额16.1亿元。三是大项目、好项目多。超过10亿元的有8个,过亿元的有195个。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较多,共31个,签约金额85.1亿元。四是签约主体更丰富。与去年相比,签约银行多了3家股份制银行、1家村镇银行。今年新增的这些银行,签约项目110个,签约金额134.5亿元。企业方面,除了传统产业,也出现了像水务公司、大学科技园等新兴主体,充分展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特点。总之,这次洽谈会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签约双方的成功合作表示祝贺。
下面,就进一步做好政银企合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政银企合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部门和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银企合作,直接关系着企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实践证明,银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加强银企合作,既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也面临一些有利条件。
从不利因素来看,一是国家信贷政策趋紧。受持续上行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化。自去年开始,国家先后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突破了历史最高值、达到了19.5%,同时央行还将对超规模放贷的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金融机构全面压缩信贷规模。今年1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新增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当月贷款同比增速18.5%,低于去年12月份的19.9%。我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份,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1164.95亿元,比年初新增16.84亿元,同比少增17.34亿元。二是当前我市信贷需求矛盾非常突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黄蓝”两大战略的关键一年。“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我市融合交汇,既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今年确定为“项目攻坚年”,决心以项目为抓手,大干快上,掀起开发热潮,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初步统计,今年全市计划集中开工的项目有509个,总投资2124亿元。项目建设是否顺利,关键是资金是否有保障。当前,信贷仍然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但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链绷紧的问题,经测算,全市仅地方工业企业贷款需求就在400亿元左右。信贷政策收紧与资金需求的矛盾在我市越来越突出。
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我市金融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全市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各项财务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去年,全市贷款余额达到1148亿元,新增248亿元,增幅27.7%,居全省第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金融环境,也吸引了各大银行纷纷进驻。去年一年,我市有2家股份制银行、1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4家股份制银行、2家村镇银行获准筹建。同时,全市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0家。今年上半年,预计还将有6家银行开业。随着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壮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二是向上争取信贷指标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去年省政府出台了金融支持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与8家国有银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今年又与18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将酝酿出台金融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意见。作为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非常有利于我市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指标与规模。三是我市政银企合作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银企合作,先后多次组织大型银企合作洽谈活动,仅去年就组织了两次大型签约活动,签约金额743亿元,资金到位率70%以上。各县区、开发区以及各金融机构也都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银企交流合作活动,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和贷款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政银企各方合作基础良好,关系融洽,为深入开展银企合作创造了条件。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