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现象

2021-4-10 | 互联网

 

1互联网这个名词的诞生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前所未有。生活中每当我们遭遇停水、停电时,会感到无比烦躁,而当网络中断的瞬息,我们更是无所适从,可以说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尤其是联网的计算机。甚至有人得了所谓的“网络依赖综合症”,实际上就是冲浪时间过长,随着“乐趣”的日渐增强,而欲罢不能,有关网络上的虚拟情景充斥脑际,漠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互联网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互联网发展

 

笔者是1982年出生,2000年进入大学,可以说是见证了互联网大发展的一代。期间笔者留意了国内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网络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基本集中在3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1997~2000年):门户网站在中国诞生,IT门户、招聘网站、网络游戏代理商等出现。代表公司如网易、搜狐、腾讯、新浪、PConline、当当网、易趣网、盛大网络、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卓越网等。

 

第二阶段(2003~2006年):购物网站、视频网站逐渐流行。

 

代表公司如淘宝网、京东网、赶集网、百姓网、易迅网、土豆网、优酷网等。

 

第三阶段(2008~2009年):社交网络兴起,团购网站大行其道。代表公司如开心网、人人网、微博、拉手网、美团网、大众点评网等,手机上网开始普及。

 

80后大学生大多从1998年开始入学,可以看到这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很多我们现在熟知的互联网公司还刚刚成立,而他们的大学四年也是这些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并且为人所熟悉的四年,这个阶段网络所提供的信息也远不及现在,能使大学生沉迷的就要数网络游戏和QQ了,暗黑、传奇、魔兽争霸、CS、星际等游戏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QQ的六位号不少出自80后。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大多数从2008年开始,2008年正好处于第二阶段,此时购物网站和视频网站开始流行起来,网络带给大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这时候的大学生如果还没有过网购经历,他就OUT了。大学生们了解世界的手段也从报纸电视转而利用更为直观的视频网站。直到2011年,以虚拟社交网络、微博、手机上网、团购网开始大行其道为标志的第三阶段,大学生面临的网络环境更加丰富多彩。正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让我们的大学生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留恋而忘返。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这种情况,不仅要看清其表象,更要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

 

3原因

 

3.1结合我校的数据分析

 

为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加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引导和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中心于2011年4~5月对我校大学生在每日上网时间、上网目的、挂科情况、双休日上网时间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有效问卷478份,结合本文所要考察的重点,初步界定非双休日上网时间3小时为临界点,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校大部分学生的上网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双休日上网时间普遍较长。

 

②上网的主要目的都已娱乐为主,网络购物、聊天交友也较为流行。

 

③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比例不高,说明大学生还没有将网络和学习很好的结合。

 

④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大学生挂科较为普遍,对于学习的负面影响也较高。

 

综上所述,网络对于大学生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归咎于大学生自身上网时间过多占用了本该学习的时间,一味地沉溺于某一网络载体在当代大学生中极少出现,因而笔者提出了“迷失”这一词。而造成迷失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自身的魅力,更多则要从学生自己、老师、学校、社会多方面来分析原因。

 

3.2“迷失”原因分析

 

大学生刚踏入大学校园,几乎每一位都怀揣着梦想。每一位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都寄予厚望。因为能来到大学深造,就是对之前十几年学习的肯定,没有说哪一个大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就迷失于互联网。

 

对于90后大学生,他们在高中阶段就迎来了网络游戏肆虐的阶段,而这时候没有沉溺于此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脱离父母老师的约束,在思想上更多地以学业为重。而一旦进入大学,父母的约束力减弱了,学校的管理模式也从高压状态转变为自由状态,这就导致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这一反差恰恰反映了这类大学生心智不成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能力差、易受他人影响。

 

大学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有些学校甚至于教师埋首于三尺讲台,点击鼠标完成一堂课,这样的敷衍了事如何让底下的学生认真听课,他们甚至连老师的样子都没有看到,这样又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仅仅做到授业显然是不够的。

 

通过个别交谈,我们也发现很多大学生成绩下降都发生在大二阶段,大一或多或少保持着高中阶段学习的惯性,而我们高校都有大规模的新生教育,却忽视了发生心理转变关键的大二时期,缺乏有针对性的策略与举措,如果此时不重视学生思想、心理的转变,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学生因为几门功课的不理想导致信心丧失,开始逃课、旷课,把网络当成避风港。

 

高校由于这些年的扩招,已经使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变成大众教育,这使得我们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也由此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诸如“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的念头,导致其学习动力的丧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