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当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多媒体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1]古代文学与学生文学创作[2]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但是囿于时间和教材,课堂上只能粗陈梗概,而难以涉及更为细致的内容介绍,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知识更多地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古代文学的课堂更多地注重了文学性的分析、字词的赏析以及写作特点的总结,而忽略了作为基础背景的文化部分的介绍。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中恰当植入古代文化因素如宗教、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史学、民俗等,既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加深对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理解,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概论这两门课程有效勾连,弥补各自在讲授和学生理解学习中的不足。
一、讲解文学作品时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古代文学课程讲授大多采用文学史与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以作品讲授为主要内容和方式。这是因为作品是构成文学史的最主导因素,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特色的形成都是以作品为基础的,脱离了作品,无疑是空中楼阁。传统课堂中对作品的分析几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先讲作品背景,训诂字词,最后分析作品风格特点艺术成就。那么,在这种模式化的讲授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作品分析变得更为灵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能宕开学生苦求艺术性分析的局限思维,适当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过程中,既可在讲授单篇作品适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可通过讲学方式创新,对多篇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加入传统文化的要素。
1.讲授单篇作品。许多单篇作品均可植入传统文化因素以提升教学效果。如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有:“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俊,风入四蹄轻。”诗中以“瘦骨”为名马的标志。这时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一种疑问:众所周知,唐人以肥为美,为何杜甫笔下的“瘦骨”却与唐人一般的审美观背道而驰?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后,讲授者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笔下的马的形象。如韩干的《照夜白图》、《牧马图》等。很显然,韩干笔下的马是很肥大的。这就与杜甫诗中的审美观形成一种显明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呢?讲授者宜乘机引入杜甫的审美观念,即他所提倡的“瘦硬通神”,因此,杜甫批判韩干说:“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丹青引》)。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李贺《马诗》的渊源所自,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学对李贺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部分是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与继承的,不同时代的作品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以唐为例,如杜甫《丽人行》中传达出唐代仕女的着衣风尚;而李白的《长干行》又涉及到唐时的商人阶层的生活;通过朱庆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则可透视唐代科举制度等等。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讲解更为灵活,也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化作品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多篇作品类比式讲授。所谓类比式植入法是相对于单篇文学作品植入法而言的。在这里,讲授者不妨偶尔打破先介绍作家生平、再介绍作品、最后总结艺术特色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对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赏析,并在赏析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传统文化要素。当然,多篇文学作品的选择并不是无序列的、任意的或随机的,必须是具有某种类似的性质。通过这种方法,同样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三篇同样描写音乐,同样在古代文学课程中是必读篇目。且被认为“皆摹写声音至文”。[3]
在学习中将三篇进行类比学习,除去文学意义上的解读,还应该捎带介绍一些音乐知识。比如对箜篌、古琴、琵琶的形制配以图片做相关介绍。也不妨调动学生的听觉,将这三种乐器的声音通过多媒体各自播放,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声音之美。将视觉、听觉、形态、色彩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美学上的通感,使视觉形象、音乐之美和文字之美更为切实可感。这样就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细腻清晰。
再如对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与李商隐的《蝉》进行类比分析,贯穿入蝉的人文意义,使学生理解为何古人吟诗喜用蝉的意象。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举。总之,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是学习文学史的支撑,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学课程讲授成败的关键,因此,讲授者要特别重视文学作品的讲授方法。
二、讲授文学史时植入中国传文化因素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作家生平及其文学观点的阐发,这一部分就是文学史部分的内容。许多讲授者在介绍作家生平时容易陷入背诵年谱的怪圈,而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又容易将其分成单调的流水账似的条目。因而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古代文学课堂中最为枯燥的部分,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如果能在这部分内容里合理植入传统文化的成分,会使讲授效果事半功倍。
如讲解杜甫时,都会提到他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学习经验。
用来说明他在写作时由于广泛阅读而能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多加介绍,仅仅是为了证明而证明。学生也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了这句话而已,并没有更深层的体会。若在此处对“卷”字在古代文化上的意义进行解读,则讲授效果可得到较大提高。卷轴装是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的一种,盛行于隋唐时期(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做更直观的介绍),使学生对唐代卷轴装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援引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说明唐代著名私人藏书家李泌藏书也不过万卷,来证明杜甫读书之多,也可说明杜甫在读书万卷之后油然而发的一种自信与自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杜甫“转益多师”(杜甫《戏为六绝句》)的诗学观念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接受视野,实现学习深度与广度之间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