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计划总结
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各级积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了防震减灾指挥协调机构,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得到了加强,目前所有县(市、区)都明确了地震工作主管机构。市、县都编制实施了“十一五”规划,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全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政协参与,地震、发展与改革、财政、建设、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呈现出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随着《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省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省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相继出台,我市积极完善地方配套文件,做好贯彻落实,全市防震减灾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在省人大组织的防震减灾立法、执法检查,地震、法制部门联合开展的执法检查等活动中,获得上级好评。市地震部门加强了地震行政许可事项的管理,地震观测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取得成效,为提高各级各部门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法制观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地震监测预测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市6个县(市、区)建立了地震综合观测设施,建成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测震台达到4个,强震台6个,全市主体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市级地震台网中心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地震事件5分钟以内计算机自动速报、10分钟左右人机交互速报。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涵盖水位、水温、电磁波、水化学、水电流五项,站点和测项数量有了较快增长,捕捉地震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
(四)灾害综合防御工作更加强化。市主城区完成了108平方公里的地震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有4个县(市、区)完成和正在进行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对数十项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震害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抗震设防审批进驻政务中心,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了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实施了地震安全农居技术服务工程,宣传发放了《省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导则》,编印了宣传展版,组织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在报纸上开辟介绍专栏,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危旧农居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五)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开始深入到社区、医院、学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逐步开展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消防部队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全市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不断壮大。初步建立了军地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市局建成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并与省指挥中心连通,应急设施、装备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市共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0余处。
(六)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开通了12322防震减灾公益热线,集成地震科普宣传、宏观异常收集、震后应急答询等功能,提升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全部县(市、区)都建立了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在中小学校得到普及。
“十一五”以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虽然不断发展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地震监测能力依然薄弱,预测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监测台站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南部几个县地震监测能力更低,地震监控及速报能力不足。二是全社会的抗震设防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县(市、区),抗震设防要求尚未完全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县(市、区)规划区的地下地震构造不清;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要求缺乏监管和指导,抗震性能亟待加强。三是基层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不足,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四是地震应急救援体系难以应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水平、紧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五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形式需要创新,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六是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不充分。
二、“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原则和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首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抓实抓好。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同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切实形成防震减灾工作合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统筹推进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坚持依法推进、强化监管,实现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切实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在实处。坚持需求引领、科技支撑,把科技进步与防震减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切实引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防震减灾。
(二)工作目标。围绕我省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综合考虑未来5年我市所面临的地震形势和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的目标是: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监测预报体系更加完善,震害防御措施进一步落实,紧急救援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使我市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中上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