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21-4-10 | 高等教育

摘  要: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孕育出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泛在学习,即无所不在的学习。本文首先介绍泛在学习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并分析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环境支持及具体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将此模式应用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课程的泛在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应用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正逐步形成有序的网络海洋,技术的发展逐步影响着教育的变革,在此技术支持下,泛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不断发展中的技术为泛在学习的开展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新型教学理论的发展逐步变革传统的教学理论,不断优化的教学理论为泛在学习的实施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泛在学习,字面含义是指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泛在学习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前人在此方面也做过一定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仅仅探索泛在学习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对支撑泛在学习的理论分析得还不够透彻,对泛在学习需要的环境条件和具体实现形式述说的比较少,更没有提出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泛在学习存在发展的理论基础、环境支持及具体实现形式,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出基于泛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将该模式在课程学习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一、泛在学习概述
    (一)泛在学习的概念
    我们都了解泛在学习的表面涵义,但这里所说的泛在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学习本身是泛在的。因为第一,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学习在什么地方发生了;第二,学习的需求也是无处不在,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有学习的需求,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无形之中发生了学习行为;第三,学习资源更是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来源太广,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到处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从狭义上说,泛在学习是指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学习。
    泛在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理解泛在学习的概念。即“泛在学习”是指在泛在网络这种普适计算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自己身边的相关工具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
    (二)泛在学习的特点
    泛在学习的特点可概括为五性,即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主动性。
    1.永久性:只要学习者不故意删除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个学习成果就能永久保存。另外,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能够记录下来,学习者可以一直持续的学习。
    2.可获取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他人的数据资料等各种学习信息。
    3.即时性:不管学习者身处何方,都可以直接从网络服务器中获取信息,因此学习者可以即时解决问题。
    4.交互性: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与专家、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互。因此,专家成为一种更易接近的资源,而知识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1]
    5.主动性:网络服务器可以主动提供服务,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
    二、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环境支持和具体实现形式
    (一)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泛在学习是无线通信及其相关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目前前人谈到的与泛在学习密切相关的理论是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理论,这些理论对泛在学习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除上述理论之外,笔者认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认知弹性理论能更好的为泛在学习提供理论支撑。
    认知弹性理论,倡导人为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等人。它一方面接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基本观点,也非常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面,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走出一条中间道路,显得比较“折中”与“温和”。[2]认知弹性理论可以看作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但是也有不同于建构主义的一些方面,主要有以下基本核心观点,一是关于建构含义的说明。认知弹性理论强调的建构不仅仅是原有记忆系统内容的提取,也包括对原有的经验方法的改编,还包括对新意义的建构,这种建构正是泛在学习的要求所在,泛在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还要求学习者能在新情境下进行意义建构来完成无处不在的学习。二而是关于随机通达教学的观点。随机通达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 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学习, 以此来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3]三是认知弹性超文本。就是运用非线性的结构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理解复杂知识的关系,泛在学习知识领域的范围广泛且难易程度不好把握,认知弹性超文本力求将所学知识嵌入到情境下,从而达到复杂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认知弹性理论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好地克服了极端建构的思想,对泛在学习的设计实施都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也是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二)泛在学习的环境支持
    任何学习模式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泛在学习也不例外。技术特别是移动计算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泛在学习所需的环境支持比较宽泛。
    泛在学习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一些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接收广播的收音机等;软件部分主要是安装在硬件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和实现信息通讯的相关技术,如QQ、YY、MSN、飞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实现信息的联络,另外WAP技术、GPRS技术、3G技术、无线广播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它们的稳定应用是泛在学习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Top
站长统计

多对一·精细化服务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