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思考

2021-4-10 | 高等教育

 

一、传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1000所,每年招生人数达数十万。在设计专业大发展的同时,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学科体系的痕迹比较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实训室建设项目简单,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我们急切需要一种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迫在眉睫的。我们应该探索建立这样一种教育体系,即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又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使教学、研究与实践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二、探索“3+1”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而自“包豪斯”开始,“工作室”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中非常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欧洲的设计艺术水平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和他们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是分不开的。在国内,清华美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多家艺术专业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都采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我院前期对于“工作室制”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设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条非常切合实际的道路,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工作室是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并行工作。我院艺术设计专业从05年开始就在专科学生中逐步开设了艺术设计工作室,学生通过入校时的选择(自愿与竞争结合的方式)进入各个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部分优秀学生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设计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实社会的应用性本科艺术设计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无疑是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

 

三、“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这种全新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思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体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三年的工作室学习加上一年的社会实习,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大一新生入校后就进行双向选择进入各个工作室学习和实践,通过三年工作室的锻炼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设计工作能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进行实训和实习,为真正的就业作准备。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把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整合,成立若干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一定的专业方向的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工作室在教学的形式上采用开放式,研究的方向由责任教授按专业设立,并由责任教授负责组建研究资料和师资群。负责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撰写及实施。课题来源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企业当前的生产问题提出课题,以课题为中心展开的专业教学。“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其本质不是简单的“师徒式”的教学,它更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教师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提高”为主,教师帮助学生提出艺术设计的课题,引入实际操作的项目,协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课题、完成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参与教学,以此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工作室设计

 

“工作室制”是创建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模拟的设计公司,学生除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有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学生们没有了平常所谓的教室,工作室就是他们的教室,也是他们的公司,本来的画室就是学生们校内的职训工场。工作室主要进行基于企业岗位的、任务驱动的生产性实训,进行校内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已经建立了相似模式的工作室和职训工场15个,部分学生已在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

 

(二)工作室运行

 

将工作室的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师自拟的课题任务,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外面企业的项目。将若干门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分类型打包,以任务为主题分解原来的课程教学。教师自拟的课题来代替以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基础课程,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形态构成)等,而以前的职业技能课例如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课程被来自于企业的实际课题所代替。当然除了工作室的任务以外,学生们必须参加社会上的各类招标活动,参加各个类型的设计比赛,同时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相关的设计师考证。学生们在工作室的三年里完成设计项目,参加设计比赛,积极考证,修满了大学的学分,在顺利毕业的同时,他们还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因此具有了直接上岗的社会工作能力,使就业“零距离”。该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从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进行培养,达到“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