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音乐
在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表演舞台上,小音乐剧《蔬菜的故事》开始了如下的表演:
吃午饭的铃声响起,后台传出老师的声音:
“孩子们,来吃饭喽!”
后台又传出孩子的声音:
“不吃不吃!我们不想吃菠菜!”
“我就想吃肉!”
穿着绿裙、戴红帽的“小菠菜”跌跌撞撞地上到了台前,朗读诗歌:
“绿菠菜,绿菠菜,小小红帽头上戴,绿色的裙子甩一甩。
嘿!看我的铁质多丰富,脸蛋红润不贫血。
唉,可惜却被扔出来!”
“小菠菜”面带一副无奈的表情,边舞蹈边唱主题歌“翠绿红黄多可爱”:
“小蔬菜啊小蔬菜,翠绿红黄多可爱。
新鲜美味有营养,娃娃成长离不开。”
之后,西红柿、芹菜、胡萝卜也相继地被“扔”了出来,它们都用诗歌的形式述说着自己的营养价值,并重复歌唱主题歌“翠绿红黄多可爱”。
被“扔”出来的四种蔬菜一起朗读:
“蔬菜是个大家庭,品种多样数不清。
菠菜、芹菜、西红柿,还有一个胡萝卜,维A、维B、维C、维D,都是身体必需的!都是身体必需的!”
这时,孩子甲、乙、丙、丁走到台前。
甲说:“你们听到刚才蔬菜朋友说的话了吗?”
乙说:“我听到了,它们的营养很丰富。”
丙说:“对我们长身体有帮助!”
丁说:“我们挑食,不爱吃蔬菜,就会身体弱,爱生病。”
四个小朋友一起朗读歌谣:
“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我们都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最后小朋友拉着小蔬菜一起跳舞、再唱主题歌“翠绿红黄多可爱”……这是小音乐剧“蔬菜的故事”的表演梗概。
这种表演的场面是让人感动的,台上稚嫩的幼儿表演得那么认真、投入,台下观看的幼儿则兴致勃勃,纷纷跟着一起朗读和歌唱。
最可喜的是,据家长和老师反映,通过音乐剧的排演,孩子们改变了吃饭挑食、不爱吃蔬菜的坏习惯,对平时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或肥胖儿,值日生提醒、孩子们之间也互相帮助监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渐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
一、幼儿园实践“小音乐剧”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当前,幼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或者是家长不够关心、不够重视孩子的艺术能力发展;或者是过于注重技能练习,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等。他们不了解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忽视幼儿的兴趣培养,而带有盲从、攀比的功利性。幼儿园里的艺术活动则多以分科的形式进行,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有各自的教学安排,相互之间缺少内在联系和统整。
本来应该是贯穿于一日生活的艺术活动,在主题性教学的安排中,反而被淡化了、边缘化了,艺术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位置。而承担艺术领域教学的教师,自身艺术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1]如何将艺术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相互沟通和有机结合,发挥学前教育的整体优化效应,是艺术领域教学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2004年7月,为落实“十五”课题“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在幼儿园策划和推出了“小音乐剧”的教学活动形式。第一批设计、创作的6个“小音乐剧”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北海幼儿园、北师大幼儿园、宣武实验幼儿园和刘诗昆音乐幼儿园进行了教学实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爱模仿、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过家家”既是儿童的天才的游戏,又是角色的表演。扮演角色的表演既是幼儿对生活的学习,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戏剧是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
戏剧是以充满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形象感染观众的,所以对通过戏剧传播的生活知识、品德教育、科学常识会给儿童以深刻的印象。通过戏剧了解世界,是非常有效的选择。
通过“演戏”可以增强幼儿角色意识,而角色意识是未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准备。
戏剧活动是一种需要共同协作的群体活动,一种集体的创造,在表演活动中儿童学习了与人相处、配合交流。戏剧通过美的形式为儿童提供了关照他人、反省自我的机会。戏剧是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需要更大胆和更强的表现力,因此可以提高儿童的自我表现能力和自控能力。
戏剧包含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雕塑等各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对丰富、提高儿童多方面艺术才能具有积极意义。总之,戏剧为儿童打开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性、想象力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