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计划总结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现就加快生猪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思路,加快推进养殖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高标准养殖基地和精深加工企业集团,积极打造知名品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年底,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自然生态养猪基地,全市生猪存栏105万头以上、年出栏210万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300处,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0%以上;培育1-2个生猪深加工企业集团,生猪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20%以上;猪肉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绿色、有机畜产品比例分别达到25%和1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引进培育生猪精深加工企业集团。在支持市内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进行技改扩建的同时,尽快引进生猪屠宰精深加工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改变生猪初级加工、产出效益不高的现状,实现加工利润由每头50元到每头500元的提升。
(二)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生猪生产,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积极与种植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推进“一园(种植示范园)一区(畜禽养殖小区)一品(农畜品牌)”和园林生态养殖建设模式,逐步取消传统的村内人畜混居散养模式;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立体养殖、生态养殖、循环养殖模式,严格执行国家颁布施行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猪及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品牌认证,增强猪肉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生猪品种改良,大力引进优良新品种,加强以康宁种猪场为龙头的市镇村三级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建设,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良种猪覆盖率;对现有种猪场实施标准化规模化改造,提高良种猪供给能力;切实保护和增加母猪群体数量,建立基础母猪养殖档案,保证存栏猪中能繁母猪的合理比例。
(四)突出抓好生猪疫病防控。坚持以饲养管理为中心,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政府保密度、财政保经费、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机制,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主要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免疫效果,保持100%的免疫密度;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提高对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保证不出现重大疫情。
(五)强化生猪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放心肉”工程,建立健全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管理体系,加大生猪产品质量日常安全检测力度,实行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强化生猪养殖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生猪标识可追溯体系,实现对生猪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加强动物检疫工作,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加强对饲养、屠宰、加工、流通、运输、储藏生猪及其产品的监督管理,防止注水猪肉、病死猪肉、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猪肉进入市场。
(六)不断提高生猪生产科技含量。制定完善生猪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引导养殖户在猪场布局、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饲料兽药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科学操作、规范生产;大力推广人工授精配种、程序免疫、标准化生产、配合饲料、自然生态养殖等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出效益和产品质量。
四、扶持政策
(一)落实各级有关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生猪标准化建设、强制免疫、村级防疫员补贴等政策,各级财政要按规定做好资金配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强化防疫、检疫、检测、监督等公共财政保障。积极落实各级关于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
(二)优化生猪产业发展环境。猪场建设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要简化用地审批手续,免收土地审批费用;环保部门要大力支持猪场办理环评和环保审批手续,并指导猪场搞好环境污染治理;相关部门要优先为猪场解决水、电、路等问题。
(三)优先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积极培育和引进生猪精深加工企业,对落户企业优先办理土地等相关审批手续。对新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精深加工所需用地,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解决。鼓励利用废弃地、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进行生猪养殖。
(四)加强对生猪产业的金融支持。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手段,对符合信贷原则和贷款条件的养猪场户提供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生猪产业的发展。要创新抵押贷款机制,对有信用、有实力、经畜牧部门认定的规模养殖场,可以用场地、建筑物、母猪群作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鼓励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为养猪场户提供担保进行贷款。要引导、鼓励、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发生猪保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