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艺术理论 » 正文

艺术实践对教育水平的影响

2021-4-10 | 艺术理论

 

一、艺术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艺术素质则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要素。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高校的教育缺乏了艺术教育就显得不完整。基于此种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普通高校陆续成立了艺术课题组、艺术教研室等机构,逐步开设了一些艺术教育类的课程或讲座,但内容和形式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的层面上。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的作用不断被认可,艺术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如今,艺术教育更需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任何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课程教学要体现“艺术与我”的关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教育是时发表展的需要,是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全面发展和迅速成长的需要。开设多种艺术鉴赏类的课程,是高校的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以大面积的音乐、舞蹈、美术欣赏等课程教学,来完成普及艺术教育的目的,这些“扫盲”似的教学形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确实起了不小的引导作用,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然而这种只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单纯鉴赏教育,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年代,明显感到有些滞后。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艺术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艺术课程的教学需走出单纯鉴赏的误区。

 

作为高校艺术教师,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新一代有用人才。今天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如何去欣赏艺术的美,而是如何通过欣赏艺术的美,激发创造性的审美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艺术的创作志向、创作精神。艺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为目标,同时要通过多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艺术、亲近艺术、热爱艺术,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艺术与我”的关系。

 

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实践与技能类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并非培养具有高超演奏、演唱技巧的专业表演人才,而在于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创造美的过程中去,在学习各种艺术技能的同时,真正感受到“艺术与我”的关系。艺术最重要的作用是创造艺术形象,而艺术形象的创造主要依靠艺术家的形象思维活动。让普通学生学一点儿艺术技能课程,尽管程度不一定达到非常的高度,但是亲身体验和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美的感悟能力和美的欣赏水平,启发和开拓学生艺术创新思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注重的,并不是单纯的表演技能,而是由浅人深,引导学生如何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去展示艺术的美。多年来,选修过艺术实践类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艺术的普及活跃r校园文化,更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面对“90后”的大学生,艺术鉴赏类课程教学同样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艺术创作,靠的是想象,即形象思维。创作如此,欣赏亦如此。艺术鉴赏,事实上也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授课时师生互动,共同在探寻中收获,这也是一种艺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作为教师,必须避免采用居高临下、说教式教学方法,应以一种虔减的态度、一种谦逊的心态,放下架子去和学生一起探讨,引领学生渐渐走进艺术,使艺术鉴赏课程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形式,让师生在探寻中共同学习成长。

 

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需灵活多变,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与联想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艺术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在“交响音乐赏析”课上,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用心倾听,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渐渐地缩小与音乐之间的距离,慢慢地被音乐所感动。在“民族音乐赏析”课上,教师为了让学乍更好地了解民族乐器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占筝搬进了课堂,边演奏边讲解,学生有了与专业演员及民族乐器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贴近了民族音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形象思维能力。学生课后很有感触地说:“我终于发现,其实我们与艺术很接近。”“交响音乐的魅力来自你那一次次地被感动、一次次地被震撼。现在,我可以简单地学会去做一个听众,去用心倾听,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儿感动、奋起的机会。”

 

通过创新艺术课程教学,让学生消除了与高雅艺术的距离感,感受到“艺术与我”很亲近。将艺术的感染力发挥到极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操,对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无疑足很有必要和很有成效的。

 

三、“艺术与我”品牌活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形式与路径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课题。教育是一门艺术,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更是一种需要讲究艺术方式的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具有个性突出、思想活跃的特点,生硬的说教式教育,很难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及吸引力问题一直以来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瓶颈。

 

在学牛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开发创造力,能唤起美感,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能否将艺术活动作为载体,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艺术活动充分结合,一方面,强化了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对高尚审美情趣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实现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软着陆”,将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应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艺术活动形式更为贴近学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它是以一种放松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和民族热情。我们可以借艺术表现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校园中营造了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自身的氛围,让广大学子在提炼自身、升华境界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