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 » 正文

生活中的写作资源

2021-4-10 | 人力资源

作文难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孩子们认为作文难做,无话可说,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一问题的棘手。如何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写作资源,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相对而言,城里的学生生活内容显然要比农村学生丰富得多。如果我们教师独具慧眼,善于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用好身边的写作资源,善于观察,那么学生将不再苦于无话可说,也会写出生动而鲜活的文字。

 

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为作文打下基础。加强课内阅读,每教学一篇课文,在课堂上我都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并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比如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读、男女生对读、配乐读、齐读等等。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情感基调,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比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教师创造环境,用真挚的情感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指导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读出浓浓的师生情。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多种形式的读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优美的句子感兴趣了,也就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了,生活中能运用优美的句子说几句话,这样习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课文,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写作有了兴趣,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比如让学生写《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口语交际,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农村的生活或事情,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后再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给他们自主的空间,最后再完成习作。

 

在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头脑中积累得多了,自然也就做到了作文有东西可写,不再空洞无物。

 

除了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提高写作兴趣,还要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农村学生最熟悉的是农村和农民,而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时代,农村和农民已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但农民的朴实与农村景色的秀美却真实存在。最熟悉的东西反而被忽视,这也许就是农村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原因所在。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提醒并引导学生发现乡村生活的独特之处,发现乡村之美,体验农民的质朴。

 

1.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景观,如田地庄稼、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让他们认识实实在在的朴和真,感受生命的灵性和活力。这样,童真童趣会获得释放,写景状物的习作不仅会有话可写,还会写得颇有情趣。

 

2.引导学生自主认识并观察身边富于乡土特色的资源,走进乡风乡俗,作文时才能恰到好处地为我所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叫他们把自己玩时的心理状态写下来。学生家长大多务农,学生自己也常常帮家里干农活,引导他们写出最真实的劳动场景,描绘出农民真实的语言特点。格尔木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蒙古族、藏族、回族、土族等等,民族风俗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灿烂的乡土文化,是农村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对此,要常提醒孩子们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乡俗语,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做习作的素材,教师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一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3.农村孩子或多或少地参加一些劳动实践,不管是家务劳动还是田间劳动,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身体力行,体验劳动的滋味,增长个人阅历,这不仅储备了习作的素材,更磨炼了他们吃苦耐劳,勇于生活的性格,收到了教孩子习作与做人的双重效果。

 

当然,农村学生的习作素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正确引导,让课堂活起来,把课堂和生活实际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到广阔的空间去观察、去思维,我们的农村娃照样会写出响当当的作文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