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货币金融
武汉市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影响节能减排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从局部向全球蔓延,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对节能减排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机遇来看,当前正是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武汉市应加大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施以往需要停产建设的治理欠账项目,千方百计增加用于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的力度,积极利用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之路。
从挑战来看,我国近多年里,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了经济的快速成长,迅速积累了社会财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这是一个“双刃剑”效应。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态势下,节能减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有些国家可能将以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往后延迟,这对节能减排预期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立志成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带头人的欧洲,当前实施节能减排计划有放缓的迹象。不少国家出于不同的理由对节能减排的承诺难以实现,根本GDP,
一、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节能减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原因在于“缺钱”。尤其是承担减排主要责任的产煤国,如波兰,要求欧盟内发达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否则欧盟国“根本无法达成协议”。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更直截了当地建议,削减煤炭使用的任务应等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再说。如果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步履蹒跚,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太可能超前承担义务。
二是生产放缓,能源的需求会下降,节能减排工作不被重视。当前金融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企业增长速度和效益下滑,导致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和放慢“两高”产品生产的动力不足,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三是实施鼓励投资的扩大内需政策,如果不注意防止高耗能产业的重复建设或者“转土重来”的话,将会给节能减排带来较大困难。国家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强调“保增长”,这就需要启动内需,鼓励投资,这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坚持节能减排要求的话,那么此前节能减排取得的进展无疑将出现反弹。
四是现阶段的排放总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是突击还旧账的结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十一五”以来减排情况看,武汉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但这些减排很大程度是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突击还旧账之功。今后一段时间,主要污染物存量的削减潜力将越来越有限,而增量还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加之制约能源、环境问题解决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主要污染物排放很有可能是阶段性的“拐点”。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金融危机下加强节能减排的应对之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审批程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落实小水泥、小火电、小造纸、城市污水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支持淘汰落后产能。
第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不同层面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提升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建设东西湖、青山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阳逻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做好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设汽车零部件、铁道机车等再制造示范工程,发展再制造产业。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发挥其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抓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
第五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以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节能奖励专项资金,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和衔接工作。加快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组织实施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性强的项目。着力抓好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电机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项重点节能工程,尽快形成节能能力。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处理厂、烟气脱硫治理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染减排能力。加快落步咀污水处理厂、阳逻污水处理厂实施进度,加快汉南、蔡甸、黄陂、新洲等远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争取尽快建成投运,发挥减排效益。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加快火电行业相关企业烟气脱硫治理项目的,,10第一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布,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对高耗能行业制订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制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对监控重点污染源实施联网在线自动监控,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