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正文

幼儿素质教育建议

2021-4-10 | 教育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引人注目地将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健康的基本要素。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幼儿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营造师幼关爱、平等的“园生态”的外环境所谓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也即儿童生活的环境应该充满爱,充满温暖,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协调,使幼儿在其中感到既安全又愉快。

 

1《.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在晨间接待时,教师的态度、表情、直接会影响孩子一天的情绪和活动。这时我们应抓住人数少的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接触和了解孩子,如替孩子整整衣服,摸一摸他们的小脑袋,说声孩子们早上好,亲切地与孩子交谈几句等,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使幼儿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2.幼儿生活在幼儿园和班集体中,集体的风格影响着每名幼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会有一种同化力,幼儿会在集体气氛下受到无形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个影响因素,积极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积极向上的情绪、轻松愉快的生活节奏。实践证明:一个在集体中得到尊重、信任、关心的幼儿,必然是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

 

3《.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要善于抓好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如在园内醒目位置张贴警示牌、小漫画、友情提醒等。

 

4.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儿童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表现出积极情绪,良好的行为。

 

相反,则会使幼儿受到挫折,感受到压力。长期的这种挫折、压力,会引起幼儿情绪和行为的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心理疾患。因此教师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减少幼儿不必要的挫折,关心情绪不定的幼儿,使他们有安全感。

 

二、施于幼儿自信心的“心启迪”的内环境

 

1.据一份心理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成年人想象的那样无忧无虑,他们的世界也不全是一片净土,社会上的激烈残酷的竞争,正通过父母的期望,教师的要求无情地加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至于他们能否承受,则很少有人去关心。因此孩子比成年人更渴望爱,渴望被关心、被承认、被夸奖。他们非常在乎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水平,尊重每个幼儿的权利、地位,平等民主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主人。不要人为地挑起孩子之间不必要的竞争,更不能当众责骂、批评孩子、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2.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佰特•班杜拉曾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由此可说明自信的人将会步入成功之列。对儿童的发展来说,自信与自尊不但是必需的心理营养,同样还是必需的心理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儿童在其生活和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心理压力的影响,甚至会遇到种种身心疾病的侵染。因此获得健康的自信和自尊,实际上也就等于获得了健全的心理免疫。当他们有了健康的自信和自尊时,他们应付生活的压力与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增加了,反之亦然。因此,作为教师应有责任去帮助幼儿获得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去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让自己在集体中有一个归属感和被接纳的信心,从而去自信地寻找伙伴,与人相处、交往、学习、生活、游戏。教师要给予每个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去做,让他们每天都有一个生活学习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动力,获得生活的充实感。

 

3.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人人都有表扬和奖励的机会,不冷落能力较差的孩子,应特别关心培养他们,给他们机会,增强他们自身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能抬起头走路,以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重视幼儿生活、学习、游戏“寓教于乐”的软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通过日常生活教育使幼儿相互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富有爱心。如一同伴不小心摔倒了,能主动扶起他,不袖手旁观;其他小朋友小彩笔忘带了我能主动借出,能主动安慰生病伙伴……让幼儿从一件件小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他们健康的人际关系。大量资料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幼儿心理的保护和教育,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如对自尊心强的幼儿,若他犯了错,采取私下谈话的方式,效果会比在众人面前批评教育效果好,孩子也易接受。而对胆小、内向的幼儿则应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在教学中可采用各种带竞赛性的游戏,培养幼儿积极进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心理素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