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财政税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高于8%的速度增长,社会财富总量急剧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尤其区域经济的差距表现尤为突出。国家“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和十五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大目标和任务之一,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西部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财政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其对财力的配置、调节和监督,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贫富差距源自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悬殊首先表现为地区差距,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科技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加上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享受到了国家的特殊政策,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地区收入大幅度上升,从人均GDP角度看,东部与西部的比例1991年为1•86倍,2000年为2•33倍,2003年又扩大到2•52倍。省际差距更大,拿浙江与贵州比较,由12年前的2•7倍扩大为现在的5•6倍。
(二)贫富差距的预测。
我国的地区差异除了用人均收入表示外,还可以用基尼系数来表示。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27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基尼系数在0•4-0•6之间表示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在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说明我们的收入差距已经比较大了,借用我国1986年到2005年基尼系数的变化来分析(见表1),基尼系数几乎平均每年以增加0•01的速度增长,假如以此速度递推,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未来十几年之后将达到甚至超过0•6。
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基尼系数偏高。2004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408,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0•469,同期相比,仍比中国要低。长期进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李实说,“横向来看,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
二、我国财政政策在解决东西部地区
贫富差距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国家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在地区间的非均衡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而这又归结为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财政收入政策。
1•中央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国家对于西部地区的援助能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急需中央政府的各项援助,但这种援助不管是直接投资、转移支付,抑或是税收减免,都必须以实力雄厚的国家财力为基础。
而我国目前中央财政的财力极为薄弱,同这些政策要求极不相称。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极低,1995年仅为5•5%,1999年上升到6•06%,到2005年也才增长到8•86%,这也还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至少15%以上的水平,这就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在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国家财政政策的选择及相关的制度安排,都因缺乏相应的财力支撑而陷入困境。
2•国家资金的投放水平及利用效率直接影响
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家投资具有集聚效应,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向特定区域流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资金投入大及利用效率高的地区,其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投资布局向东部地区倾斜。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国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一半以上投在了东部地区,这一方面使东部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直接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投资的相当部分发生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交通、能源、通信等。根据赫尔希曼模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将降低一般生产性投资的进入成本,并改善社会生活的质量,使特定区域的投资环境更具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此得到说明。
3•税收政策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我国的改革开放,采用先试点,然后再逐次向内地推行的方式,我们的试点大多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这一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获得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表现为对保税区、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与一般地区、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待遇,前者获得较多的优惠政策。这种税收政策对吸引外资、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促进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但是却进一步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对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及市场化发展的滞后性,并强化了其比较劣势,导致经济发展中“马太效应”。
(二)财政支出政策。
1•我国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结构也很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吃饭财政”的问题更为突出;二是财政用于基本建设、城市维护、科教文卫等公共项目的支出严重不足,造成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而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三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西部地区财力更加不足,而财力分配同样存在着偏向城市的问题,县乡财政收入相对较少,并且税收很不稳定。然而,县乡财政又要承担包括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