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财政税收 » 正文

支农资金整合发展建议

2021-4-10 | 财政税收

 

如何集聚资金,是经济欠达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国家对“三农”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财政和金融这两个杠杆,大力吸引信贷资金、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便成为落后地区破解资金瓶颈的现实选择。

 

一、林西县在支持农琦金融体系建设、进行支农资金整合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

 

“十五”以来,上级对我县的财政支农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多、分批次下达,项目申报分散,批复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为缓解县内资金有效投人不足的问题,林西县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吸引信贷资金,一方面试行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根据现行农业产业政策和本地经济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投人不变、各司其职”的原则,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将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打捆”使用,切实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是转变扶持方式,建立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机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采取财政补助、贴息、担保等激励方式,鼓励农民和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是采取有效的财政措施,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使其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四是利用财政融资平台,在规划先行、协议推进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融资合作。通过支持金融体系建设,整合支农资金,有力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实事。在农业生产发展上,重点扶持了奶牛、甜菜、食用菌三大产业化项目。在奶牛养殖上,自2(X)4年以来,县财政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200多万元、县乡两级补贴近1570万元,吸引信贷资金2880万元、社会资金6400万元,新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20处、奶站22个,实现了奶牛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目前奶牛存栏翻60头,其中进口优质奶牛25%头。通过企业建、政府带、科技促,建设辐射周边旗县的6.9万亩甜菜基地。通过财政支农、信贷惠农,食用菌年栽培量始终稳定在500万盘袋左右。在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上,全力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合作医疗。集中危房改造、开行贷款等6500万元资金,对中小学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将全县中小学校由2004年底的147所撤并到26所。构建起“县办中学、乡镇办小学,一乡一校”的新格局。实现了规模办学、集约办学、均衡办学。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农民在册人口参合率达81.7%,常驻人口参合率达94.5%。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将退耕还林、舍饲禁牧、粮食直补等各项资金直接落实到农民手中。自2001年以来,我县共向农民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7111万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整合支农资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落后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和整合支农资金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体系建设方面

 

从我县金融运行看,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的问题十分明显:一是信贷主体弱化,功能萎缩。各国有商业银行在集约化经营战略的驱动下,大幅减少县以下机构网点,贷款审批权逐步上收,县级商行实际上已退化为上级行的“吸储部”。农发行功能单一,在支农工作中没有发挥大的作用。邮政储蓄利用竞争优势,使其在农村储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且资金直接上流。县内金融服务中,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而又“独木难支”的局面。二是农村信贷模式陈旧,服务缺失。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资金需求由单纯的农业生产需求向农业生产需求、消费性需求等多种需求并举转变。农贷需求由短期向中长期,由分散小额向集中大额转变。小额、流动、分散的传统农贷模式,已无法适应农户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贷款农户可供担保的抵押品供给不足,造成了以产权分散、规模不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借贷非常困难。三是县内金融机构存贷差逐年拉大,资金“农转非”现象严重。2001年县内金融机构实际贷款余额高于存款余额3734万元,而2002年存款余额则高于贷款余额1098万元,到2005年存贷差扩大到48392万元。除农村信用社贷款呈增加趋势外,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呈现逐年收缩趋势,资金外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县域金融中,形成了资金大量需求与资金大量外流的矛盾、资金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品种单一的矛盾、对资金的长期需求和资金供给的短期性的矛盾。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期待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以至重构。

 

(二)整合对政支农资金方面

 

国家财政支农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对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1、资金分配管理部门多,统筹协调困难。上级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科技、水务、林业、交通、国土、民政等多个农口部门和涉农单位,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管理部门多,必然造成统筹协调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2、资金投放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农业项目具有点多面广,单项投资规模小等特点。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撤胡椒面,资金使用分散,致使投放效益大打折扣,难以发挥支农资金的集中效力。3、项目交叉重复安排,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目前不同渠道的财政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安排和重复投资现象,造成了不同渠道的投资相互配套,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投资中间环节多,到位不及时。在资金拨付_L,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财政的钱要层级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钱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甚至出现资金沉淀现象。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