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关
摘要: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模式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提是寻求合作双方对通识教育的通识,关键是合理确立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与科学选择课程模式。本科层次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还应因校制宜,凸显特色。
关键词:海峡两岸;通识教育;课程设计
2009年,闽江学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践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即本科层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3+1)模式,同时成立海峡学院,其目的之一是要借助两岸的优秀师资力量,整合两岸的办学资源,发挥台湾高等教育的优势来培养优秀人才。闽江学院海峡学院自成立以后,积极探索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一、寻求对通识教育的共识是课程设计的前提
要科学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合作学校首先要取得对通识教育涵义及目标的理解要达成一定共识,内涵理解不同,目标就有差异,如何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就会产生分歧。因此,形成对通识教育内涵及目的相对统一的理解,不仅是科学地开展通识教育的需要,更是海峡两岸合作办学的有利前提。在实践中,不仅有人把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混淆起来,还有人把通识教育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这些错误的观念无疑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障碍。
(一)寻求对通识教育内涵的共识
“通识教育”是从英语“general education”直接翻译过来的,国内也有人译为“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或是“普通教育”。在台湾,不同专家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台湾郭为藩教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着眼点是在课程的结构上,目标在避免学校课程的过早分化与科系间的壁垒,希望由提供学生“统整的知识”,进而培养“统整的人格”,亦即培养开朗的胸襟,广阔的视野与人文的器识。[ ]〔1〕官方比较具有说服力的是《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中规定:“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培养有能力的工作者、生产者,而且在培养懂得生活,了解生活之知识分子。”大陆通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就开始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30年代梅贻琦先生在也清华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到了80年代末期,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逐渐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于使大学生具有成为专家的基础和素质,据此提出加强学生基础的措施,如“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等。随着《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两个教育部文件的出台,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局限在部分综合性重点大学,所起的作用也有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概念理解错误或偏失是根本的原因。概念理解偏差,主要表现为:其一,有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仅作“通识课程”的理解,以为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若干人文学分,开设一些人文课程、人文讲座,就实现了通识教育;其二,有些人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或补充,有些人更是简单肤浅地认为通识教育是“通常知识的教育”、“通用知识、广泛知识的学习”、“学习五花八门的闲杂知识”,还有些人狭隘地把通识教育理解为通识选修课或课外文体活动;其三,误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就是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四,误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对立的这种观念的必然结果是很多学校把通识教育的责任推给那些教公共课的教师。
总之,大陆与台湾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有些共通之处,也存在差异。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发展起来必须要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以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更要适合本校的资源,凸显本校的特色。本研究认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可以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认为大学教育应给与大学生全面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将来拥有高雅的情趣、完善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这种办学思想或理念,不仅见诸于通识教育,也贯穿于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第二,通识教育是指体现通识教育理念,为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通识教育是指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非专业教育教育,目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健全个人与公民。这三个层面的内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识教育理念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高度决定着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模式设计,也就是说通识教育理念起着统领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的实现要依赖于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换言之,通识教育的内容选择建是通识教育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即制度安排是通识教育理念从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有力保障。[ ]〔2〕
(二)寻求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共识
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以目标做引导,只有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开展通识教育才有明确的方向。然而,通识教育的目标受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依然是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要依赖高等教育内容的展开以及其目标的达成。高等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即通识教育)两部分。如果说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那么,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通识教育目标表明通识教育仍然附属于专业教育,教育工具理性依然明显。从课程体系看,我国大部分高校专业教育模式特点明显,具体表现为: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重知识积累,轻全面素质;重平均发展,轻个性发展。我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几年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依然十分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尚不完全具备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环境外,通识教育内涵理解不准确,通识教育的目标未能科学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没有统领整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