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相关 » 正文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对策探讨

2021-4-10 | 教育相关

摘  要:创业教育从出现至今,在研究上,多见于创业理论等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其功利化倾向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探索了在创业教育中容易产生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如何去除功利化的对策研究,研究将有助于对创业教育的内涵产生新的理解,对职业院校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功利化;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创业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它的本质是独立地开创并经营一种事业,使该事业得以稳健发展、快速成长的活动。创业活动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内生性力量,更是推动自主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业活动需要大量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决策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这也恰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创造型人才培养,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和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词不断在各个场合被提起。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2011年4月1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挤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每年至少对1500人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在开展示范性培训的同时,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同样,在各大高校,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主要教育重心的高职院校,大多也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有的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如开创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等等。
        从1998年开始,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与各方高涨的创业热情相比,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并不多。那些积极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学生,也很少有真正走上创业这条道路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主创业项目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及中国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等,更重要的是创业教育不到位。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通过对创业系列的培训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它教育的重心是创业能力的培训、创业精神的强化和创业者素质的养成。在我国,高职教育属于高中后教育,是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和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兼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特点的。因此,给大部分师生的印象就是,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1年4月,笔者对无锡某职院09级516个学生进行创业意向调查,仅有36人有意向,占总人数的6.9%。调查中学生们表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文化素质的制约,他们未来的目标更多的是就业而不是创业。多数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学校宣传的需要,为了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际一点来说,还是就业最合适自己。这种误差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而在毕业后又频繁转换工作,造成很多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待业在家的现象。这种现象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职创业教育容易功利化倾向分析
        1、追求攀比效应,一切为了就业率,创业教育导向有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据统计得知,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顺利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个高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开展创业教育。在这个层面上,各大高校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鼓励部分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走上创业道路,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学校的就业率问题。就业率对学校当然意义非常,为了提高就业率,各个学校想尽了办法:有的学校以学生就业率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依据,有的学校学生若没有就业协议书就不得领取毕业证,学生就业工作陷入一个“怪圈”。为了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前,追求攀比效应,最有效办法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就创业教育导向来讲,这是个十分功利化的倾向。
        创业教育代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带动学生就业,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成长、成才等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意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为重心的教育方式。如果只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这个创业教育工作未免太过于功利化,过于浮浅,没有收到应该收到的教育效果。
        2、追求片面效应,创业教育实际与理想相背离。
        创业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热捧,从各高校和各地区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创业计划方案也越做越好。每年一届的创业计划大赛俨然成了各高校展示自己创业教育成果的舞台。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实力,为学校争取荣誉,各高校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从表面看,这种大赛最能检验一个学校创业教育的成果,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成立专门的团队、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和设备,在赛前抓紧时间训练,多数学校都以难获得全国大赛的名次为荣。创业计划大赛成为各个学校比拼教育教学效果的大赛,成为各个学校宣传自己优势的大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个别学校在国家级创业大赛上得奖后荣耀而归,许多老师和同学甚至不知道有此类比赛。因此,创业教育实际并没有得到普及和深入,创业教育倡导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理念,也成为一种与实际脱离的理想。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独立工作与管理能力的人才的意识,也被大多数人忽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