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基础教育
摘要:走过了十个年头的新课程改革,有失败与成功,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笔者试图通过对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思考,新课程改革中人性观的探索,来思考新课程改革如何在借鉴与超越中走向更好的自我完善的明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与“学”;人性观;思考
从唯物论的角度说,凡事都有两面性,积极与消极并存。针对于教育这门极其复杂让人琢磨不透的事业而言,亦是如此。然而在清楚认识其正负两面的情况下,就得设计出好的一点或者说更贴进教育规律性的制度,来引导教育迈向更好的一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就是我国教育的常规模式,充当着国家选拔人才的机构性组织,纵然它有诸多缺点与不足,它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有人说,只要是存在的就有合理的一方面,既然是合理的,那它就有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面。所以应试教育也有合理的一面。那么,是否就让应试教育自生自灭地发展下去呢?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在国际教育事业日益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的今天,进行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下面笔者就新课程改革(我这里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相关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及简述个人的一点浅薄思考,以引起教育同仁们的共同思索。
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简述
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运动轰轰隆隆地在中国教育界开展起来,到今年,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说起来,时间也不很短了,也积累了一些实践与经验。在下一个十年开始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这次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一些反思与总结。
当年的新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主要表现在课程的目标、评价、结构与管理、教学过程与教材等方面。“新”当然相对于“旧”而言的,之前的“旧”是怎么样的呢?也就是那些所谓以“教师、课堂与教材”三者为中心的教育观,而新教育观就是要改变这样教育现状,以使教育能按教育的本来规律发展,我想改革者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急切改变教育不乐观的状况,而事实上十年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取得了预想的成效了吗?这是令我们教育者深思的。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思考
一般说来,“教”与“学”是不容分离的。而“教”的主导者也就是教师,相应的“学”的行动者即学生。学生的学习正是在这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功地开展,偏向任意一方的教育方式都是有缺陷的。而它们俩之间的微妙关系该如何处理,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中,对教育过程中“教”与“学”这两个方面的把握是否恰当呢?
(1)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
在旧的教育观中, 教师是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行使传授知识的职责,教师可谓讲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可细想一下,这是不是一种越俎代疱的行为呢?它忽视了学生本有的学习能力,学生是有天生的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的。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反对过分依赖对于传统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注重对正规课堂的霸权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意义不再是仅仅独断地传递知识,他还必须扮演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如今教学的现实中,教师心里是想这样去尝试新的角色,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依旧以“满堂灌”为主,课程中的互动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也只得流于形式,实际性的效果并不明显。
(2)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
学生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偏废的一方,新课程中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树立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它把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应在教育者开展教育的第一考虑之内,改革者想努力培养一种具有自主学习、富有创造性、主动探索的学生们,不得像旧的教育观,把学生只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不会思考”的静态学习者。
(3)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人的正常交往中,不得以一个人凌驾另一个人之上为条件,教育活动中也不例外。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教育者讨论的中心,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是处于无法反驳的地位,教师就是权威,就是知识的源泉,是永远的真理。教师是处于上层,而学生永远是下层,没有平等对话的可能。作为求知者的学生与家长或者社会其他人,也从未怀疑过这种关系对位。
卢梭关注儿童自然本性的自然教育观为教育改革者开启了思想源泉,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更为改革者提供了经验基础,新课程改革于是本着新的教育理念,强烈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人性化发展,努力建构一个相互合作与平等、民主、开放的师生共处的教学氛围。
三、新课程改革背后的人性观的探索
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杰出的教育家,无不例外,他一定也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所以他的教育观是在一种哲学观的指导下产生的,体现在教育上也就是他所持的人性观。总的来说,我国教育家的人性观分“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类。
(1)教育观应用层面的人性观
虽然在教育观上,“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观点长期共存,可本质上教育上应用的只是“性恶论”。“其实,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性善论更多地只是存在于典籍上和理想中,存在部分文人的追求与向往中,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性善的理念从来没有成为封建文化的主流。道理很简单,在专制社会和专制教育存在的前提这一,就是性恶论,就是对百姓和受教育者的不信任和蔑视。”[1]在传统的教育观中,学生的本性就是“恶”的,他是不懂事和不自觉的,教育者如果不加以管制与约束,学生就会变“坏”,所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严师出高徒”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