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外语翻译
电影是一种融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和娱乐形式。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大量优秀的外国影片被引入我国,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由此看来,英文电影的汉译就显得愈益重要。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以来,我国电影工作者翻译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电影。然而在现阶段,英文影片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电影是一种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具有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所以不同于单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等。[1]
作为一种对语言进行加工转换的艺术活动,电影翻译涉及语言、文化、心理、审美等多种因素,成为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复杂而特别的领域。
由于地域特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化之间客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西文化意象的不等值则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更是电影翻译中的一大障碍。
所以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恰如其分地对文化意象进行处理,采取切实有效的翻译措施,以最大可能地传递英语影片的文化内涵,满足我国观众的理解和审美需求。
翻译策略
意象包括物象与寓意两个特定的组成部分。物象指的是一种人们熟悉的在自然界的视觉存在,是信息意义的载体。而寓意是物象的派生含义,承载了人们的主观情感。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则发展形成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不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文艺作品中,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文化意象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相同的客观物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其含义也会不尽相同。文化意象间的这种不等值容易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而电影翻译正是一种以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导致文化意象的错位和内涵的丢失,产生误译,给观众造成理解障碍。所以,电影翻译应本着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原则,对文化意象采取合理有效的翻译策略。一方面,以英语为中心,尽可能保留英文的语言特色,忠实其文化内涵,做到让观众“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2],在精神上给观众带来审美满足,实现文化传真,提高民族之间的文化包容和尊重。另一方面,以汉语为中心,对原意象做适当处理,使观众在自己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轻松自如地达到最佳的理解效果。
(一)意象直译
如果英文电影中出现的文化意象与中文的意象内涵相符合,我们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既能忠实保留原影片中文化意象的物象和意义,又能保证观众对英语文化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赏析。比如:AFarewellToArms可译为《永别了武器》,DanceswithWolves可译为《与狼共舞》,TheSilenceoftheLambs可译为《沉默的羔羊》,OntheGoldenPond可译为《金色池塘》,ARoomwithaView可译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对等,如果对它们只是一味采取直译,不做任何技巧性处理,就会造成这一文化意象的缺损和文化含义的破碎,难以实现电影对文化的信息传递。
(二)意象重构
英汉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仅仅依靠直译来实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间的文化信息转换是远远不够的,因而重构就成为解决文化差异的一种有效方式。重构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说明。[3]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可选用汉语中与原片艺术中最相近的、最易被我国观众接受的文化意象来替代原影片中的不能为我国观众理解的文化意象,其作用在于能及时有效地让观众理解,使观众领会。
在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与珍妮是儿时的朋友,他有这么一句话:“Fromthatdayon,wewerealwaystogeth-er.Jennyandmelikepeasandcarrots.”可以将这个句子直译为:“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这种译法虽然忠实地保留了原文中的“豌豆和胡萝卜”,但中国观众难以理解豌豆和胡萝卜在这里的文化意义。其实在西方国家,人们常用豌豆和胡萝卜来做菜,因而就有了关系密切的含义。所以,采用重构法将“likepeasandcarrots”译为“形影不离”,这既为中国观众所熟悉,又能准确表达阿甘的意义。将整个句子译为“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形影不离。”比直译准确得多。
通过意象重构,电影“WaterlooBridge”的片名被译作《魂断蓝桥》。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观众一定会认为这是一部讲述拿破仑失败的战争片或是介绍滑铁卢桥的纪录片。但实际上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电影讲述的是在一战期间,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认识了军官罗依并成为恋人。后来,当玛拉得知罗依在战争中死去,她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最终沦为一名妓女。后来罗依奇迹般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自己丧生在滑铁卢桥上。在我国陕西蓝田,每年都会举行“蓝桥相会”,其故事情节与“WaterlooBridge”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所以把片名《滑铁卢桥》译为《魂断蓝桥》,不仅避免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而可能引起的误解,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也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悲剧的电影。
(三)意象修饰
在处理影片中出现的那些与一个民族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意象时,需要对原意象作适当的修饰,把与原意象相关的文化信息补充完整,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例如,在电影《人性的污点》中有这样一句话:“Clinton,heshouldfeelluckyforshe(MonicaLewinski)didn'tgostraighttoOperah.”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她(莱温斯基)没有直接去找奥普拉,克林顿应该感到幸运。”那么中国观众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奥普拉是谁?跟克林顿的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在美国,奥普拉是一位知名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奥普拉和她主持的谈话节目。所以在翻译时,若能够对奥普拉补充一定的解释性信息,如“奥普拉的谈话节目”,中国观众就能很好理解“奥普拉”所代表的特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