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宏观经济
一、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的概述
(一)前阶段宏观经济形势趋于过热对于我国前阶段是否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趋势,主要从投资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两方面来论证
l、前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2003年全年和今年第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643.41亿元,同比增长28.4%,20(抖年1一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87.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这一时期的顶峰53%,1一3月城镇固定投资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的势头,达到7058.5亿元,同比增长47.8%。在以后的3个月里,虽然固定投资的增长速度趋于缓慢,但是1一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仍然维持在30.3%。
2、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逐月攀升(见表l),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共同推动。
早在2003年下半年,由于过热投资的剧增,引起了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的上涨,而此时的生活资料价格并没有受食品价格上涨而影响。因此在200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生产资料价格的拉动。直到20()4年初,随着上游生产资料涨幅加大,其向下游居民消费品传导的作用递增,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导致了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所以2(用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是由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者共同推动的,而且其上涨的幅度也在加大。
从投资和物价两方面来看,近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明显存在着过热的趋势。
(二)国家稳定经济的政策
为了防止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可以将这些政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科年2-礴月,出台的以行政管制为主导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第二个阶段:20(科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实施的加息政策。
第一个阶段,以《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工业盲目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的出台为主要标志。该通知对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要求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和质检总局等单位要相应采取措施。与此同时,也伴随着着一些货币政策的出台,如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等。但是这一阶段真正起到实质作用的应该还是行政手段。国家要求过热行业中的某些企业或者在建投资强行退出该行业,另外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管理委员会对“行政手段”抑制过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强行减少过热行业的贷款总量)。
第二个阶段,以人民银行实施的加息政策的出台为主要标志。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9日开始实施的加息方案,主要包括: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5.31%上调到5.58%,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调整,中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1.98%上调到2.25%,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本次调息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存贷款利率同时上调。二是期限在一年以上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0.45%、0.72%和0.81%,而一至五年期贷款利率都只上调0.27%,五年期以上调高0.36%。三是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述
不可否认,前阶段出台的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经济过热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成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然而这种不稳定性又是由于经济政策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
(一)以“行政管制”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在短期内能够有效的抑制经济过热,但是从中期来看,效果不佳
1、“行政管制”的短期成果。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1844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8个百分点。投资的减少,就能够减缓因投资品需求增加而导致的物价水平上涨,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2、在中期内,这种“行政管制”的效果会减弱,进而投资过热又会出现抬头的可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对目前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拟建、在建项目的整顿清理中,仅有5%是明确被叫停,10%的拟建项目被取消,而超过80%的项目是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对于这些项目很大部分是补办手续后再择机上马。另外数据显示,投资也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从3一7月的投资量来看,每月的投资额稳步上升,当然这里存在着季度波动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否认投资有重新抬头的可能。(见表2)这就是说投资没有得到较好的抑制,那么就不能防止经济再次出现过热的可能。
(二)“利率调节”从中长政策的稳定性来看存在着优越性人民银行的加息政策出台己一个多月之久,但各项宏观经济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判断加息政策对现阶段经济形势的稳定效果,还为时过早。但是可以从理论上来阐述利率调节的优越性问题。过热投资重新抬头的根源就是某些行业还存在着“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可能是由于泡沫经济导致的,随着泡沫的消失,利润也会消失),因此“行政管制”能够在短期有效的控制过热投资进入该行业,但是只要有超额利润,在中长期内就会有各种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该行业,但是如果通过抬高利率的方式,这就增加了各个企业的投资成本,只要该企业是盈利为目标的实体,那么就会减少投资。投资的减少就能够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通过对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可以得到结论:利率调节从中长政策的稳定性来看,要优于“行政管制”。当然,如果出现投资急剧膨胀的局面,行政管制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实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遵循了这么一个规律。2(X)4年2月国家通过“行政管制”,强力压制过热的投资形势,然后又针对可能出现的过热投资抬头的问题,在10月29日提高利率,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