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正文

新教育下的教育品格启示

2021-4-10 | 教育研究

 

教育像什么?饮冰食檗、苦尽甘来?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被教育并教育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习惯了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成功模式,如果没有吃过苦就享受似乎就无法心安理得,但教育可以不是这样,教育应该像阳光、像春风,给人以温暖、光明与指引。这是看完漓江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朱永新教授所著《新教育》一书给笔者最大的震撼。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项教育行动,一个教育梦想,它的提出在教育界掀起了对教育本身重新思索的浪潮,说新教育是一场教育革命并不为过。“教育既然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这种教育理念新颖却又率真,这种教育真理自然而然,其触动了应试教育的痛处,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尽管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但新教育所总结的各种教育实验成果对我国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一、新教育视域下的教育品格与行动

 

《新教育》绝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进行的教育理论创新。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都是实践性的。新教育理论者和倡导者,倡导教育要从实践出发,教师要走出书斋、学生要走出课堂,要“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不能杜绝学生和春天亲密接触。”教育实验学校通过学生与自然、社会的接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新教育理论从实践而来,新教育的教育行动也主张到实践中去,这对当下理论研究者在办公室缔造理论是一种再教育。新教育提倡学生接触自然、融入社会,对学生在毕业前不接触社会的教育现状更是一种批判。接触、认识自然比环保教育更有效,从事慈善活动比道德说教更深刻。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被教育者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新教育许多内容是针对受教育对象、针对国人需要的“教育”而强调的,这也体现了新教育理论贡献社会的抱负。比如新教育主张灌输规则意识,这是源于规则概念在我国缺乏市场、不讲规则反而是特权展示其“殊荣”的怪现象。作者让我们重温那个经典故事:某中国青年在出国留学期间与女朋友逛街时遇上了红灯,他发现没有车子来往,于是闯过红灯,但遭到女朋友的埋怨,“像你这样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说明你是很不讲公共规则的人,我们将来没有办法一起生活。”青年回国后又交了一个女朋友,一样遇到红灯,鉴于上次教训,他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但遭到了女朋友的奚落,“这样老实的人,将来不吃亏才怪。”规则的有效存在和良好执行是社会有序的前提,规则教育要纳入国民素质教育,这与升学、考试似乎没有一点关系,但这种教育却是影响社会、影响国家的行动,真正发挥、挖掘了教育在社会中的应有价值。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新教育从教育最初的目的出发,宣传欣赏教育、自信心教育等教育学的真知灼见。针对不少学生在校内自杀或杀人,新教育反思为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让孩子放弃自己的生命或漠视他人的生命?这是当下教育的失败,美好的心灵来自立体美育,教育首先要进行生命美育,领会生命美,这样的人才有健全的人格,才会明白尊重他人的价值,才能扬起风帆一路远航。

 

阅读改变的是精神,是站立的高度;写作记录的是生命成长的财富、实践的财富。“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是新教育六大教育行动中重要的两大块,它们的神奇魅力已被新教育实验反复证明。有人说,阅读塑造一颗博大、智慧、仁爱的心,还有人说,写随笔是自我教育,是道德长跑。不管怎么说,阅读与书写肯定是一个人绘制人生蓝图的起笔。

 

二、新教育视域下的教育改革

 

《新教育》全面阐释了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方法与步骤,展示了新教育的美好远景。新教育的实践与理论让无数教育者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感动并投身其中。相对于新教育所弘扬的教育精神对社会进步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而言,说其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奠基石并不过分。当然,新教育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一篇短文的介绍或评论只能是冰山一角、蜻蜓点水。

 

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教育理念还存在不少误区,这与我国的现代教育起步晚、社会转型未到位有密切联系。

 

新教育致力于消除应试教育挥之不去的阴影,积极推行新课程教育,提倡学生个性的张扬、改革社会评估机制。“实行新教育之梦,实现理想教育的实际程度,是实行应试教育抑或是实行素质教育双方的博弈结果,也是一个地方的认知水平、文明程度、民主程度、觉悟程度的具体体现。一个地方越健康、越文明、越开放,人的自由程度就越高、越强调个性,也越提倡素质教育。”新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理念的改革,影响并改变我国小学、中学教育的模式,新教育全面阐述了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和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我国大学教育来说,其更撼动着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弊端,折射出当前高等教育根本性目标的错位,比如针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困难,朱永新教授就指出“要确立创业的概念,怎样创造就业岗位是必须面临的问题,比如大学里怎样开创业课程,怎么样激发学生的激情。我们国家面临着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是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又是人才过剩,这是一个结构性矛盾。……我们还要从大学自身找原因,大学教育也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它的机制。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都是政府办的,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很大的压力,没有主动的迎接市场、主动的去改革的机制。”因此,新教育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将新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南针并不为过。

 

三、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从新教育思想中汲取的启示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困境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末重新恢复起步,之后快速繁荣但不长时间又面临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窘境,目前因“毕业即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隐患已变得十分现实。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伴随上述现状的始终,曾经最热门的法科生其就业率近几年来位居文科末尾,法学教育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晴雨表。而且当前我们处于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期,法学教育由于并没有有力支撑法治建设,也担当了一个尴尬的角色。因此当前法学职业教育的改革最为急迫,法学教育应急切的从新教育思想中汲取应有的启示,进行改革完善。这是笔者选择法学教育阐述新教育思想影响的原因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