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相关 » 正文

教育人类学的文化分析

2021-4-10 | 教育相关

 

由胡森(T.Husén)主编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是享誉世界范围的一套教育百科全书,该百科全书的第二版中文版本于2006年出版。《教育人类学》是其中的一卷,该卷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教育人类学教授奥格布①(J.U.Ogbu)负责组织编写的。笔者负责该卷的翻译。翻译的过程实是细细品味的过程,在翻译中体会到该卷百科全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内容,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特点,对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价值②。翻译完成五年之后的今天重新读来,仍有这样的深切感受。本文主要从整体论和文化分析、田野调查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以下简称《教育人类学》)中反映出的教育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对当下我国教育的启示③。

 

一、从《教育人类学》中看教育人类学学科特点③

 

1.整体论

 

教育人类学者关于教育问题的分析是从其与社会文化相关联的整体论来进行的。以学生学业失败问题的分析为例,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许多教育者把少数群体学生④的低学业成就归因于能力方面或智力方面的基因差异,或由于贫穷的家庭环境所带来的文化缺陷。后者也被说成是“贫穷的文化”的结果。虽然基因差异的解释很快被人们抛弃,但是教育者仍然用“贫穷的文化”来解释少数群体的孩子标准化英语的使用不够熟练、不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在标准化测试中的低学业成绩。上述这些看法被归纳为“文化剥夺”模式。

 

而一些教育人类学者基于整体论的视角,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独有的一些看法,认为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非连续性的,少数群体孩子过高比例的学业失败是因为某一种非连续性(discontinuties)的存在。在词条“教育人类学:历史和概述”的具体研究领域之一的“连续性、非连续性和可教育性”和词条“教育中的文化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中详细地介绍了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在教育人类学历史上,有多位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早在1905年,休伊特(E.L.Hewett)就批评美国的学校忽视移民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1936年,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指责殖民地的学校用隔离性质的和不相关的课程对非洲的孩子进行教学;斯平德勒(G.D.Spindler)指出,对许多前殖民地的人们来说,学校教育是非连续性的一个机构,教给孩子的是异己的价值观。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对上述“文化剥夺”模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文化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是基于学生的互动、语言和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所习得的被认为合适的行为与学校老师的期望之间的非连续性,而学生的互动、语言和认知方式与他们的家庭和社区背景是紧密相联系的。因此,关于学业失败问题的分析需要基于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例如,从互动规则方面来说,其社会与文化背景和学校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相吻合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与教师进行谈话的一些隐性规则。相反,来自于其他文化与语言背景的学生则必须用宝贵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这些规则,但是经常并不能学好。虽然这些学生在进入到学校中时具有多方面的交流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由于与学校所认可的能力不相吻合而被忽视了。另外,科尔(M.Cole,1971)等人的研究表明,文化影响人们在标准化智力测试中的表现和人们思想的各种方式。正是因为文化影响了测试的成绩,测试的结果不能代表“真正的智力水平”。其他研究也表明,在对美国少数群体教育的大部分研究中发现,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研究的特点是,在对学校问题的研究中,不仅仅关注学校教育,还关注学校教育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学校教育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这种研究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人类学整体论的特点。这些研究为改善少数群体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建议。“教育人类学:历史与概述”这一词条对之也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成功的例子有为本土夏威夷孩子开发的克姆哈马哈早期教育(KEEP)项目,为纳瓦霍人设立的“拉夫洛克示范学校”,以及对墨西哥裔美籍孩子的介入研究。基于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另有研究者在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策略,认为最近发展区理论不但包括孩子如何通过教学获得知识方面的观点,还涉及社会方面的内容。因为,在同一社会中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智力活动发展的可能性不是完全一样的,因而个体从智力活动中得到的抽象知识与在一定的文化中所具有的积极的日常知识之间存在着分歧。为了消除两种知识之间的分歧,有学者提出了一个称之为“实践团体”的模式,以使孩子在家庭和社区中获取的日常经验与他们在学校中获取的经验之间的文化具有连续性。

 

2.文化分析

 

文化分析也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该卷的“教育人类学:历史和概念”这一词条指出,学术性的教育人类学来自于文化与人格人类学学派。文化和人格人类学家所用的比较研究的方法,使他们发现了不同文化中的规范性价值观和行为期望如何影响不同文化中的成员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教育或养育的方式。可见,文化分析是教育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具体的内容来说,《教育人类学》介绍和分析了在从文化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具体的方法。在此试以“社区-学校关系:人类学的研究”这个词条为例分析。有关社区-学校的关系和课堂文化与社会组织的内容,其他学科的研究并不少见,那么人类学研究的独特之处何在呢?对此,该词条认为,人类学有关社区-学校关系涉及学校在保存和削减文化多样性中的角色,具体内容包括农村和城市中的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有关农村学校和社区之间关系研究分析了学校在农村的出现如何导致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出现不同的变化:有学者认为,学校与社区的价值观教育存在着分歧,在法国,农村社区对儿童进行策略性的教育来抵消学校中传递的文化价值观;而基于一个叫普罗文卡尔村庄的研究表明,社区和学校传递的价值观存在着有重要作用的一致性;关于德国乡村的研究则表明,学校教育可能会形成儿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有关城市中社区与学校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社区文化和学校文化影响低阶层或有色人种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研究以及低阶层学生对抗学校教育形成反学校文化的研究,前者如菲利浦斯(S.Philips)在印第安保留地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以《不可见的文化》(TheInvisibleCulture)而出版;后者如威利斯(P.Willis)在英国开展的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