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等教育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我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大教育家。他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他以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制度,兴办平民教育,改造北京大学,开始了中国真正的现代化教育。其次,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是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中的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今天反思教育、进行教育改革不能忽视的宝贵的思想资源。今天,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中西融合”等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军队院校的教育改革和整体发展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教育为桥梁的五项教育首倡于1912年2月11日其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发表的著名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此五育的全面发展,即形成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1.军国民教育
大多数学者将军国民教育思想等同于体育教育思想,这是从蔡元培所阐述的体育教育理论及其所从事的体育教育实践对军国民教育思想进行探讨的。但如果仔细考察蔡元培当初提出的军国民教育思想,似乎又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体育教育,而更偏向于军事体育。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从当时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处于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即对外反对侵略。二是就当时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中国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即对内反对军人强权政治。这种思想集中体现了蔡元培通过教育救国的精神,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教育思想。
2.实利主义教育
蔡元培所说的实利主义教育是指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智育。如果说军国民教育的目的是强兵,那么实利主义教育的目的则是富国。因为蔡元培当时的观点是: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靠武力,尤其靠财力。而中国地下宝藏尚未开发,各种新式企业尚少兴办,人民失业者和无业者很多,国家贫穷。因此,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实利主义教育固亦当务之急也。为此他便明确主张把实利主义教育列入教育方针。
3.公民道德教育
这明显是指德育。蔡元培在五育之中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蔡元培认为,实施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固然可以强兵富国,然公民无道德,则不免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而演贫富悬绝。所以必须以道德为根本,教之公民以自由、平等、博爱。同时,蔡元培反对以尊孔读经、忠君报国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主义教育,提倡有积极内涵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公民道德教育注入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成份,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有生命力。
4.世界观和美感教育
这两者被蔡元培视为超轶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具特色的光辉思想,其实质是为建立科学技术普及、人人富裕幸福的高度发达而无限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而献身的教育。怎样进行世界观教育呢?蔡元培认为必须通过美感之教育这一途径才能实现。蔡元培指出: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善怒悲乐之情,这种感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只有美感教育能够使人脱离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与造物为友,接触于实体世界之观念,达到陶冶人的感情和道德品质的作用。
(二)“五育并举”方针对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所谓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而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
蔡元培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方针,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他提出的实现对国民完全人格教育。蔡元培曾提出健全人格这个概念,并规定了它的含义: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体育、知育、美育四项,这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吻合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也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因此。以完全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五育并举”方针中无不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影子,中国高等教育者和军校教育者都可以从中借鉴。
二、“中西融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建设的启迪。
(一)“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蔡元培看来,学习西方教育的捷径在于有更多的留学生去西方直接把有用的学术文化、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经验以及教育方法接受过来,做到事半功倍,学习西方教育思想要互相师法、交通有加、立足本国、去粗取精,即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又弘扬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创造出中国特色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蔡元培是站在自我立场上吸收、消化西方教育而不被其同化,这符合中华民族自身利益,也合乎世界文化发展规律。他经常不失时机地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点及我国近代教育的进步发展与成绩,因为蔡元培认为,融合中西教育就是要继承发扬中国古代教育之优点,又要兼采西方教育的长处,这样才能创造出中国的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