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电影电视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几千年来文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已经逐渐从无序的自生自灭,逐渐走向有序的整合,走向被设计被策划的期望状态。“策划”已成为当代文化界最流行的语词之一,报纸的版面要进行策划,图书的选题要进行策划,广告的创意和推出时机要进行策划,歌星的包装要进行策划,文化的策划行为几乎无所不在。正像物质的商品多到让老百姓不肯轻易掏钱购买一样。观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喜新厌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乐于在电视节目上消费,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着电视人的策划创意。电视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电视策划者也就相应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胡智锋教授所著的《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①,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探讨中国电视策划实务的力作。
作者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实际出发,梳理了中国电视节目构成的三大系统,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节目的五种新观念,并以此为架构对电视策划进行剖析,以翔实的电视节目和栏目评析为佐证,从电视基础理论和文艺美学的角度出发,既有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剖析。本书一大特色,就是从观念上阐述了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战略目标和电视策划的核心功能,并贯穿于整体的电视策划活动之中,在众多的电视实务著述中,其独特的架构和文化视角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从目前中国传媒研究的格局来看,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书基于电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中间地带——电视观念的研究,既根植于电视文化的学理层面,又直接面对当前的电视媒介实践。作者从学理中寻找对于实践有意义的理念,又从实践中寻求、提升出具有学理价值的观念。从纷繁复杂的电视实践案例中提取精华进行加工、处理和提炼,梳理出具有规律性的、有学理价值的理念。
一、电视文化观念与实践战略的梳理归纳
在全球迈向“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国际化”、“一体化”乃至“趋同化”的文化传媒格局,对于正在逐步进入国际传媒
格局中的中国电视应采取怎样的战略与对策,已成为电视研究学者和业界同仁共同关注的话题。作者从产业背景和媒介环境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电视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众多媒体中卓然超群、独树一帜的整体定位的对策。在战略上提出电视媒体首先要明确从内容到文化品格、审美品格到形象上的整体定位,在资源配置、资源整合的原则上,实行频道专业化、品牌战略、素材增值、信息处理的对策;在观念上提出以人为本(包括以媒体从业人才为本、受众为本)的观念、以质取胜(包括精品战略、收视率的“质”)的观念、以专业化(包括频道专业化、服务对象群体专业化)为目标的观念、以本土化(包括节目内容、文化构成、审美品格、表述方式等)为追求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电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全球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从客体形态来看,走过了一条从以节目建设为核心,到以栏目建设为核心,再到以频道建设为核心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对电视节目、电视栏目和电视频道逐渐成熟的观念。作者将这一进程描述为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以及频道专业化观念逐步确立和成熟的过程,并围绕这三个层面展开并归纳了90年代以来电视策划的五种新观念:追求对生活原生态进行真实记录的电视纪实观念;将特定的电视传播内容按照相对统一稳定的标准和规则组织串连的电视“栏目化”观念;随着电视媒体自身发展和人们对电视说话方式的认识观念的演进出现的电视谈话观念;随着传播技术的改进与社会的逐渐开放形成的电视直播观念;在得益于社会宽松的大环境下,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形成的电视游戏娱乐观念。
二、电视文化“品格”
与产业“效率”的协调平衡如今电视产业已经成为传媒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产品——电视节目作为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一方面要符合普遍的市场规则,具有一般商品的商品性;另一方面,更是一种具有民族性、社会性、文化差异与审美差异的特殊精神产品,具有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文化属性。而电视策划存在的根本理由和价值就在于提高电视生产与传播的质量与水平,在电视节目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中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最佳契合点。对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观念,认为电视策划最核心的功能作用便是:提高电视生产与传播的“效率”,提升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品格”,追求独特的“效率”与“品格”特质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电视节目的制作要遵循产业规则,作者借用技术—经济体系中的概念“效率”作为衡量电视水平的重要标准、标尺,而电视“效率”的获得体现在电视生产和传播的全过程中,其核心意义就是“经济效益”。为实现较多、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电视的宣传引导、创作制作、编排播出、管理、营销推广的各个环节上,都需要根据特定的环境、时机,选取特定的视点、角度以特定的方式,传达特定的内容,这一过程的种种思路、方式、方法等的“创造性处理”,便成为了电视策划的基本内容构成。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品,电视节目的生产和传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符合特定社会环境的“社会效益”。作者提出电视“品格”的概念作为“社会效益”的考量,而电视“品格”不仅是外在的、直观的形态特征,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深藏其中的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道德、社会风尚、习俗等特定的标准。二者由于内涵、外延及评价标准、针对性、倾向性与目标完全不同,在电视策划活动中,必然扮演着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角色。而一个成功的电视策划活动,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层面上,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协调与平衡起来的,并将其渗透在电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