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美术 » 正文

文化美术学的回顾与展望

2021-4-10 | 美术

 

以来新文艺运动框架内于世纪中叶出现的一场延续至今的美术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在纯美术领域内开启了语汇层面的革新,而且还越出纯美术领地引发了一场视觉革命。就像此前西方经由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整个新文艺运动始终与东亚美术文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一样,这场影响深远的美术革命更是直接在东亚美术的启迪下走上了征程,从而在至今依然在场的现代语境下将东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新界面。

 

一、美术现代性的源起

 

世纪中叶以印象派为代表的美术现代转向的出现,由美术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所致。就外部因素而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到了世纪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在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审美需求与指向。这种改变从外部催发着视觉审美领域的变化,印象派时代美术领域转向现代的革新便是应合这种审美嬗变的产物。从美术内部来看,引发当年美术革新的原因主要有三:

 

此前的浪漫主义绘画从美术角度为革新传统奏出了前奏;世纪上半叶摄影的出现及其快速传播,对传统写实画法形成了直接关涉存亡的冲击,从而为革新奠定了走离传统写实画法的方向;东亚传统美术的进入从画法层面启明了走离传统写实画法的具体路径。正是在这些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催发下,西方美术在世纪中叶开始启动了转向现代的发展。

 

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和拓展,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到了世纪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对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变化期。就关涉美术的方面来说,这个变化明显包含视看方式的巨变,使无需言说或文字相助的纯视觉领会跃上历史舞台。早在世纪初,德国文化哲学家西美尔就指出了对现代人来说“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即:“大都市的人际关系鲜明地表现在眼看的活动绝对地超过耳听,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共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还没有出现的世纪,生活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人之间不进行交谈而又必须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彼此相望。”!最初,人们在日常都市生活中每天面对那么多生人必须凭借没有任何非视觉手段相助的单纯视看去应对,而且必须快速应对,因为都市中簇拥而过的人群使人往往没有任何思考余地,必须用单纯视看去作出快速反应。久而久之,在人的视看方式中便建起了这种单纯的视觉反应机制,以致在审美视看上渐渐失去对与非视觉要素联在一起之传统方式的兴趣。本雅明在世纪初便试图基于这样的递变去解说印象派画法的缘起。"作为社会现代化标志的都市生活不仅在视看方式层面赋予了单纯视看以重要意义,而且也在视觉生活内涵方面使这样的单纯视看越来越成为视觉审美的所需。现代都市生活的安身立命越来越单一地取决于基于思考的脑力活动,这就使得在与之脱离的视觉审美活动中需要有一种起调适作用的样式,一种远离任何思考单凭视觉反应的新样式。

 

世纪西方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便从这两方面催发着美术的现代转向。

 

就美术内部来看,到世纪上半叶,西方自文艺复兴始的新文艺运动在主体精神这个框架内已出现了以浪漫主义美术为代表的突破传统方式的萌动。那时,欧洲尤其英国和北欧浪漫主义风景画中出现的对自然之浩瀚和神秘的刻画与渲染,表面看是开始关注自然之神秘的一面,其实是在展示与传统基督教信条不同的某种泛神意识,其中蕴涵着对个性的明显张扬。对后世来说,这样的变化一方面预示了突破传统理念的必须,另一方面也预示了这种突破的路径对个体精神的弘扬。在画法层面,这种弘扬就具体体现在对传统三维写实的偏离,即便那时英国风景画家们喜爱的直接调配色彩法表面看是为了追求鲜明的色彩效果,实际上蕴涵着对个体直接性的关注。浪漫主义美术中出现的这些画法预示了西方美术此后的发展方向:对个体直接感受的关注。就在此时,摄影的出现和快速传播进一步在美术内部催发了向浪漫主义美术所预示方向的发展:突破传统写实画法,因为写实映现的不是感受,而是辨认。同样在世纪上半叶,法国画坛出现的以安格尔(’()*+,-,./(0123*4,(5*-6(.),德拉克罗瓦(7,-(*(0(8)9613:),热洛姆(’()*;<(1*=(612()等为代表的东方主义(>63(*/)83.2()(画作中出现了近东和北非的一些服饰,人物等)从另一个角度演示了对非西方艺术的关注。在这样的美术语境下,以日本浮世绘为主的东亚美术传入了欧洲。在对非写实画法缺乏任何经验而又越来越意识到要向此方向发展的欧洲画坛,东亚画法自然引起了极大关注。

 

较之于西方传统画法,东亚美术显然以其特有的非完全写实显出特征。本来,在东亚文化圈这种非完全写实是与对象性内涵密不可分的,可是,在由于文化差异无法完全领悟其内容含义的情况下,当时的欧洲画家们不顾其内容含义,便将视点专注于形式效果,进而根据这千年不衰的美术样式宣称:真正属于绘画的东西并不是对日常对象性内容的复现,而是单纯形式的某种自主表达。在美术语汇层面的这种启发下,当时以印象派为先行的创新艺术家们便开始渐渐抛开传统的指向对象内容的写实画法,而只关注对象形式对观者展现出的效果。于是,印象派画家们便将视点朝向了光色变幻和瞬间印象,因为正是这些东西引发了对象形式在观者那里具有的视觉效果,而不是基于辨认性视看的对象内容。于是,在抛开故事性(文学性)而只专注于形式效果的口号中,西方美术走上了转向现代的征程。此后的发展,只是进一步地将形式乃至某一形式要素从日常对象中独立出来,以致最终走向抽象。

 

二、东亚传统美术的现代意味及其现代性瓶颈

 

从东亚传统美术样式在西方美术现代性转向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这种古老传统与现代主义无疑具有着某种同一性。但是,就像当时印象派画家们只是关注而并没有简单移植或拼贴东亚传统一样,这种同一性只是极其有限地在特定层面存在。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东亚传统天生地就是现代的,不能直接地将传统作为现代的去对待。当今中国美术,尤其水墨、书法等领域出现的回归传统倾向,表面看似乎在复兴具有现代意义的传统,实际上是在无以应对现在的情况下误以为传统本身直接地就是现代的。殊不知,西方现代派对东亚传统的关注绝没有采取直接拿来的做法,而只是从中获取了创造灵感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