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美术 » 正文

美术专业创新教学思考

2021-4-10 | 美术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以行政区域划分的方式分别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设立美术学院。中国的美术学院在全盘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苏联美术教育模式,在美术学院设立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原因有二:其一,初中毕业生在15一20周岁年龄段.学生精力充沛,思想单纯,是学习美术基础课的最佳时期。其二,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社会各行业急需中等专业人才。于是,中央美院、浙江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广州美院、鲁迅美院相继设立附中。1953年西安美院设立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成为我国最早创立的六所美院附中之一。

 

50年代,美术学院附中的培养目标一是为美术学院输送优秀的后备生,二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等美术专业人才。当时,美术学院附中的规模小,年招生人数在30人左右,毕业生多数升人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少数毕业生分配到文化部门或教育部门从事美术相关工作。

 

西安美院附中建校5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两千余名合格的中等美术专业人才,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许多已成为知名的美术家、教育家或文化部门的优秀人才,其中杨力舟、王迎春、罗平安、江文湛、郭北平、郭全忠、王西京、王有政等画家和领导已是全国美术界颇具影响的著名人物。

 

建校初期,附中的美术教育以专业课、文化课平行的课程设置实施教学,将审美教育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培养美术人才。审美教育开设有美术史论和美术欣赏课,技能训练注重专业系统知识的学习,培养扎实的写实绘画基本功,以素描、色彩主导学科,兼顾中国画、工艺美术、书法及创作等学科的全面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使美术学院附中在中国中等美术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安美院附中自1953年建校至80年代恢复招生以来,在近20年的办学中,基础教学以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作为教学依据,侧重长期光影作业的训练。从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的留校作品中可以看到专业基础教学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大量的素描作品,其表现手法细腻,塑造形体深人,体现出学生扎实严谨的素描功底,这些作品已成为学校教学成果的典藏财富。

 

1981年,西安美院附中恢复招生,在十年浩劫之后,中国美术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美术领域多元化创作格局逐渐形成,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开始多样。素描作为基础教学,学术界开始反思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其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其实,苏俄美术有着优秀的传统和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巡绘画派”的作品曾引起中国美术界的极大震撼,问题在于,我们对素描的选择仅仅局限于契斯恰科夫,而没有面对苏俄的全部。换言之,我们还可以选择苏里科夫、列宾等等。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在建国初至80年代近三十年的历程中,虽然造就出一代优秀的画家,但同时忽略了中国画自身的发展,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弘扬。学习中国画的一代画家,对契氏教学体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直接。画家周思聪认为,光影素描不应该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这种训练限制了中国画笔墨意趣的拓展,况且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也不是绘画的惟一,她呼吁中国画教学应该建立自身的基础教学体系。周思聪的觉悟,实现了她由《人民和总理》到((矿工图》组画的转化,绘画观念由瞬间表现转变为以平面化的语境重构现实和想象的永恒意义。周思聪等一批中青年画家对素描的批判,引来了中国美术院校对素描基础教学的大辩论,自20世纪80年代,各大美术学院及附中,引发了一场关于素描造型观念的大变革,从而构建起中国素描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新格局。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博巴的结构素描,埃贡•席勒的表现素描,后来到王华祥的‘将错就锗’;中国画家的造型观念也开始发生变革,造型观念的改变,迎来了中国美术的新时期。在前苏联素描教学体系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后,中央美院继承徐悲鸿倡导的传统欧洲素描的精华,浙江美院(中国美院)以博巴结构素描作为素描探索的重要手法,广州美院在表现性素描教学中迈出了重大步伐,西安美院的素描在继承苏俄素描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发展。

 

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无可置疑,然而,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则有待商榷。中国的美术院校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中,用西方的教学体系改造并构建中国当代美术,它忽略了对中国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延续和构建,老一代艺术家潘天寿、叶浅予、黄宵等画家都曾有过呼吁,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文革的浩劫,使得他们的呼吁和反省未能成为现实。自85新潮和‘新文人画”兴起以来,中国画家才开始冷静地思考传统,当西方的‘后波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诸多的现代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的大舞台上演之后,艺术家不再故弄玄虚,不再欺世盗名。艺术家开始思考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90年代中国水墨画所取得的成就,标志着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实现的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造型观念的再认识成为当代艺术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90年代初,随着西安美院迁校完成,教学中学院提出抓十年基础,素描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受到高度重视,这个漫长的基础教学过程,集中了关于素描的研讨和多元化基础教学的探索。中国画、油画、版画、设计等学科根据自身的专业特征研究素描表现的新方法,从每年定期举办的学生素描大展中检阅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西安美院附中作为基础教学的基地,配合学院的倡导做了相关素描教学的研讨和基础教学的改革。2002年附中成功地举办“八大美院”附中学生习作邀请展,交流办学思想,提高了办学声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学历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90年代末教育部提出逐步取消中等师范学校以来,中国的中等美术教育面临整体滑坡,中师教育面临改制和转型,各中专的生源出现较大危机,美术学院附中也同样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生源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招生数在逐年扩大,招生人数与生源比缩小,招生选优空间不大,导致学生素质下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其实,取消中师对美术学院附中的影响不大,因为附中的培养目标已转化为单一的培养美术学院后备生。为什么报考各大美院附中考生的人数仅数百名,而报考学院的考生人数在逐年成倍地扩大,由前几年的数千人增长到近年的七/、万人,说明学习绘画的考生很多,问题在于选择附中的学生则成为少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