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学生体育消费中的经济能力体现

2021-4-10 | 体育

 

高等学校是一个具有知识密集、思想活跃、代表先进文化潮流等特点的场所,而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群体,其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与行为,不仅影响着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选择,而且是引导着未来社会生活与消费的趋势的潜在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文明病”的广泛蔓延,催生了人类“珍爱生命、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亿万民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时尚。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群体体育消费的现状,探讨他们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行为的动态倾向和发展规律,对于预测未来社会体育消费形态,探明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有针对性地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的科学生活方式和消费心理,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推及社会先进文化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以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教育学院等)12所院校,近4000名一至四年级在读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随机抽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99份(男1963份、女1936份),总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5%。

 

二、结果与分析

 

(一)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还较低有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正走向繁荣期。认为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体育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中明显活跃起来。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40%以下,一些发达城市还远低于这个水平。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的体育消费刚刚开始活跃,高等学校同样也是一块活跃的热土。

 

但同时,它也应该与消费者个体的经济能力相呼应。

 

1.大学生生(来)源结构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现就读于广州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本省生源占75%左右,外省生源占25%左右,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0%左右。有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占15%—20%,特困生占8%,个别学校的特困生比例已达到了10%。实际上,现阶段贫困生人数和比重正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有的高校贫困生比例已接近50%。目前,中国高校贫困大学生高达300万人。另外,据部分高校学生处专职管理人员介绍,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多。师范、艺术、医学类院校的女生比例已在50%左右,个别师范类院校在2004年所招收的新生中,女生比例已超过60%。

 

2.大学生经济来源分析

 

家庭是大学生经济来源的主渠道。据国务院和广东省两个“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2004年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6224元(其中城镇9422元、农村2936元);广东省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8895元(其中城镇13627元、农村4164元)。以每户4口人为基数进行比较(表1第二项),无论是与广东还是与全国相比,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年均收入并不高,总体属于中下、甚至略偏低的水平。

 

3.大学生可支配经济状况分析

 

①较好类,除去学费(约为4000元)仍有6千元以上(即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上)占11.8%。②普通类,6千至4千元的(600元-500元/月生活费)占31.5%。③低收入类,4千至2千元的占36.4%(400元-200元/月生活费)。据广东部分高校制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每月可获得的全部生活费用(含膳食费)在250元以下者可确定为贫困生。可见,这部分大学生当中贫困生占有相当比例。④较差类,2千元以下占20.3%(200元以下/月生活费)。据广东部分高校制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每月可获得的全部生活费用(含膳食费)在200元(含200元)以下又难以支付学费者,可确定为特困生。因此,这部分(约20%)大学生均属贫困生或特困生。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广州地区)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能力,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

 

(二)大学生在一年中实际体育消费的状况

 

数据统计显示了大学生在一年当中体育消费的状况。综合分析:①可分为四个层次:高消费群体;普通消费群体;低消费群体,其中年消费在50元以下占24%;无消费群体。②目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类似“橄榄球”状。高消费和普通消费群体占40%左右,低消费和无消费群体却占60%以上,其中无消费群体达10%以上。③消费的倾向趋于实物消费。体育消费主要是“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和“运动营养补充,包括运动饮料、运动医疗等”两个方面。④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普遍低于男生,无消费和低消费的比例大于男生。

 

(三)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理解以及对体育消费的态度

 

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因素来说,它主要取决于体育消费观念,同时,客观环境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裕的体育消费物质基础,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和条件,较多的余暇时间,都是体育消费行为必不可少的支撑元素。

 

1.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活动参与状况

 

追求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主旋律。利用体育活动来调节自我的精神状态和培养个人的交际能力,反映出参与动机的多元化的特点,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功能多样性、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提升,是健康体育观进步的具体体现。但也有44.2%的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和消费的目的是“上体育课要求”。而且,每周主动参加体育锻炼4次以上的人只有27%,3次以下的却高达73%,其中有近10%的人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与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健康生活一辈子”,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相差甚远。再者,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适当体育消费的愿望,通常受限于场地器材不足、课程负担重、可参与的体育活动种类少、经济条件差等因素的制约。

 

2.大学生对租借体育场馆或缴费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消费态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