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体育院校的目标定位分析

2021-4-10 | 体育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主要是国家在体育领域发展数量与质量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比较。体育大国主要是指国家的体育发展数量和规模宏大,在国际上居于重要地位,而体育强国,则是国家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1]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9月29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我国正处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体育院校应把握这一历史转轨的契机,科学进行目标定位,积极调整发展对策,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1 体育院校在体育大国建设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体育院校在我国体育大国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科研等的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

 

1.1 推动群众体育普及 

 

“群众体育”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老百姓体育”,而“社会体育”则是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老百姓体育”。在学术交流上,为了便于和国际接轨,有时也用“大众体育(Sportforall)”指代“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从而构成了三者间的互相替代关系。[2]体育院校不仅拥有一批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据统计,14所体育院校中,现有教职工总人数9556人,其中专任教师5532人),而且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这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面向经济社会需要、主动服务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和最明显的表现。各体育院校结合办学实践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规格要求和培养方案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积极开展有关社会体育的宣传、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为加强社会体育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咨询,为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场馆器材服务。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人才、开展社会体育科学研究和科技咨询服务5以及利用自身的物资技术条件,为群众体育服务方面,已经和正在进行积极的努力,并做出了较显著的成绩。

 

1.2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已经拥有一大批国际级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更有各个运动项目相当数量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在一定层次和高度上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据数据统计显示,14所体育院校近5年就为国家培养了一级运动员1099名,国际健将和健将645名,国际裁判128名,国家级裁判371名,国家级教练62名,高级教练161名,以及一级教练员166名。

 

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各体育院校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集中体现在三个大型赛事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上,14所体育院校运动员踊跃参与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赛事。近5年,在国际性赛事中共有1512人参加,其中获得418枚金牌、225枚银牌、189枚铜牌,共计832枚奖牌;在洲际性比赛中共有301人参加,其中获得129枚金牌、85枚银牌、66枚铜牌,共计280枚奖牌;在全国性比赛中共有1798人参加,其中获得257•5枚金牌、200枚银牌、204枚铜牌,共计702.5枚奖牌。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统计,14所体育院校共获得了34.5枚金牌、25.5枚银牌、11枚铜牌,同时,还担任了多项奥运会科研攻关项目,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64名裁判、53名教练、25名专业医疗人员、5838名志愿者、16名啦啦队成员。

 

1.3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开始形成一定的产业形态和自己的行业制度,而且分支越来越多,除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中介咨询培训业、体育彩票业等体育主体产业之外,还有许多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产业类别,如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业、体育广告业、体育建筑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传媒业等也纷纷发展起来。同时,体育竞技市场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营销环境。[3]这就需要大批有关体育赛事的管理、运营、宣传、服务等人才,各类体育媒体的专业人员,如专职的体育记者、主持人、导播等,还有外语翻译人才。经统计,体育院校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目前共开办了27个专业,输送了近30万毕业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同时,体育院校还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诸如我国体育市场管理法规问题,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体育产业分类问题,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问题,体育无形资产的评估与利用问题等进行积极的探索。

 

1.4 推进科技科教兴体 

 

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力量组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各级体育科学研究所,它们是我国体育科学的专业队;二是各体育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的专家学者。体育院校为“科技兴体”、“科教兴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体育院校开展科学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近5年来,全国独立建制的14所体育院校,共承担了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5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558项省部(局)级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荣获2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0项省级人文社科奖和教育部颁发的高校人文社科奖,取得56项各类发明专利,116篇科学论文为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EI、ISTP、SSCI收录。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有20项科技成果得以成功转让,创造经济效益1011万元(人民币)。另在教学研究中,还荣获了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成果奖,10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创建了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2门省级精品课程。

 

1.5 加速体育文化传播

 

 体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文化的聚散地和传播者。体育院校聚集了大批从事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截止2009年5月统计,共有专职教师5532人,其中在编教授754人,在编副教授1773人;在编讲师2589人,助教167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229人,博士生导师119人,硕士生导师1022人。他们培养和输送了近30万从事体育工作的毕业生(不含成教生),同时,截止2009年5月,体育院校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硕博)共计86520人,其中2008年全国体育院校各专业共招生25770人。如此庞大的专业体育人才队伍,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和繁荣提供了载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