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美术 » 正文

美术课堂中的情境导入应用

2021-4-10 | 美术

 

“万事始于初”,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就需要精心设计它的课堂导入,巧妙发挥课堂导入的“磁吸效应”,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情境、悬念情境、想象情境、趣味情境、体验情境五个角度来设计成功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

 

一、利用视频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师生、社会或耳熟能详的活动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置身其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观察认知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情境。一位课程专家指出:“你要把学生领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须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好的教学情境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是学生在其个人经历中可以找到或可以理解的东西,也就是说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为教学服务。在执教浙美版第七册第五课《喜气洋洋》时,笔者通过播放有关我国民俗活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习俗的喜庆氛围。

 

(1)师引语: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让我们一同领略传统节庆的魅力。

 

(2)播放课件,欣赏传统节庆的民俗活动。

 

(3)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4)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舞龙、有的说踩高跷、有的说是美丽的烟花等等。

 

(5)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也通过泼水、贴喜字来呈现———“喜气洋洋”的场面。

 

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传统的民俗活动,如:元宵节、舞龙、踩高跷等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增长见识,同时也领略和感受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这时,学生对节日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带着一种积极的求知欲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整节课学生们都处于兴奋状态,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从而为学好这节课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运用感染力和表现力都很强的视频导入,更能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使学生的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都处于较佳状态,从而使学生获得愉悦和审美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利用对话创设悬念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巧妙设置疑问,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向教师预期的目标,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使学生的兴趣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对课堂教学起到推动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自编四年级教材《漂亮的小手帕》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展示实物作品3幅)

 

(2)师:这么漂亮的作品你知道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3)生纷纷举手回答。

 

(4)师:你们都没说对,如果你想学的话可要看仔细了。

 

扎染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所以当老师出示作品给学生欣赏并问及它们是怎样做出来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是用颜料画的,有的说是用蜡笔画的,还有的说……每次孩子们看老师摇头时,孩子的疑问也就油然而生,注意力就会处于集中思考的状态,会更专注、更投入到后面的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中来。扎染的制作原理,通过扎与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自然纹理,孩子们在看老师示范制作时,同样会觉得很好奇。这样的导入不仅层层递进,还紧扣孩子的心理变化。

 

“山重水复疑无路”,设疑教学导入的魅力就在于能把学生吸引入“疑无路”的困惑,进而要求探究,通过教学达到“又一村”的妙境。但在导入设计时要从全体学生的层面来考虑,教师“设疑”要难易适度有共鸣,同时要有能“释疑”的充分准备,才能起到投石问路激起浪花的效果。

 

三、利用图片创设想象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作用。”由此可见,新奇的内容能诱发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新课伊始,要善于运用身边新奇有趣的图片、语言等形式。教师导入的内容越新颖,学生就会越急切地想弄清楚,能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位老师在执教浙美版第十二册第一课《流动的风景线》时,利用很多新颖图片设计课堂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款与众不同的车。

 

(2)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

 

(3)学生欣赏各种车的图片。

 

(4)揭示课题:《流动的风景线》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这些新颖独特的图片吸引了过来,并为这些有创意的设计发出阵阵赞叹声:“好有立体感。“”真是太有创意了,将包与车箱结合在了一起。“”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辆车,那就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

 

四、利用竞赛创设趣味情境

 

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乐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开展诸如“小组夺星”“、抢答”等形式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之后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笔者所在学校的某位老师在执教浙美版第五册第四课《立体构成》一课时,让竞赛活动贯穿了整堂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