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术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绘画是对生活美的提炼和升华,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鉴赏美,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美术科目的开放,使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
1.开放孩子的创作空间。
美术创作始终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孩子艺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美术课教学中,过于死板的命题创作形式,往往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开放创作空间,把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对创作题目进行开放式拓展。
即先确定创作范围,然后请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自主地开始命题创作。如在教学上海书画版第12册“画校园”一课,我首先请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参观学校,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我请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并用简练的话语,把自己记忆中的学校描述下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从记忆库中整理素材的一个过程,开放的模式,让孩子的思绪飞动起来,于是,有了“我梦想中的王国”,“我的未来从这里起步”,“校园———我神往的地方”,“智慧的天堂”等内容丰富,想象奇特的创作课题。
在孩子们的笔下,校园早已超越了她特有的外延,被孩子们赋予更加神奇的内涵。再比如,在“我的自画像”一课教学时,我案头的作业中,有了“未来计算机专家”、“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我”、“神奇探险家”、“营养小博士”等别有情趣、奇思妙想的作品,我的思绪也随着小画家们的画笔,飞起来了。
2.开放绘画的材料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美术课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选择课前所用的绘画材料时,我从不做硬性要求,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孩子,由孩子自主选择上课所用的绘画材料。
慢慢地我发现,课堂上总有一些孩子比较“出众”,他们所带的美术材料,居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我的教学开始了新的探索: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固定的内容。孩子们可以用自己所能找到的各种材质,制作各种艺术品。在选择表现题材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灵活准备,看看谁的脑子灵,比比谁的手儿巧。这样开放的表现形式,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许多新颖有趣的获奖作品,都是在孩子们的大胆尝试下创作完成的。
例如:我在进行国画教学时,除了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示范作画过程、欣赏优秀作品,还经常启发、引导学生用画废的宣纸和剩余的墨、色作各种有趣的作画尝试:如,吸附(把颜料或墨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稍加晃动或搅动,待形成随机纹样后,把宣纸轻轻铺在水面上,吸附色彩,待干后进行创作)、撒盐、水渍、打蜡、喷色、加矾等,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艺术世界,激发了他们探求艺术奥秘的强烈愿望。通过一次次有趣的尝试,学生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信心也足了起来,创作兴趣空前高涨。在教师设置的创作氛围中,他们信手涂写,尽情挥洒,毫无顾虑,手中的画笔,成了展示他们内心世界和绘画才能的“魔棒”,变得那样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3.开放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在写生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到热闹的城市广场、农贸市场观察,积累生活素材,默记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用速写本记录生活素材。
例如:在教学《做火箭》一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中国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胜利升空并安全着陆的录像,然后请学生拆开教师所做的火箭模式,看看它的真实结构,增加感性认识。当每一组同学都顺利完成火箭模型的制作任务后,我发现个别同学把手中的火箭模型拿起来,做飞翔演示……这个时候,我对学生做了如下动员:“现在,我们亲手制作的火箭已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看得出来,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有些同学甚至开始跃跃欲试了。好,下面老师帮你实现这个心愿,请大家把火箭固定在发射台上,静坐、闭目,做好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播放发射模拟音乐)在真实模拟中,孩子们的心儿飞了起来。
4.开放评价标准。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孩子的学习需要激励。在美术课教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我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常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用欣赏的目光审视每一份学生作品。给孩子恰当的鼓励。美术课的评价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热情的一剂良药。运用得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得不好,就会打击学生热情,扼杀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