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人与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2021-4-10 |

一、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批判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物象的解蔽,发现了物象背后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对其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了货币对个人自由的支配和压迫。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从表面上看,一切商品只要转化成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能解决。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困难的问题,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4](P106)但从深层来看,货币的出现并没有解决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货币本来是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过渡的桥梁,而现在货币本身变成目的。任何商品如果无法转化成货币,商品内部的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毫无自由可言,必须屈从于货币价值的实现。“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4](P106)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对劳动力的疯狂压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资本利用劳动力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压榨剩余价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3](P269)当资本出现之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资本的外部矛盾。任何商品如果不能转化为资本,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吮吸工人的活劳动,实现资本增值成为资本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目的。资本从此获得发展的主体地位,工人反而沦为资本发展的工具。为了资本的发展,工人的自由随时可以牺牲,资本与工人的自由平等是完全对立的。马克思强烈批判资本积累加深了工人的被剥削程度。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的规模没有扩大,没有追加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相对于上次生产来说没有增加,这是不符合资本家最大限度吮吸工人活劳动的本性的。依据资本增殖的本性,资本家一定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入到下次再生产中,这样就能够扩大生产的规模,追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剩余价值的产量。“资本只要把工人阶级每年向它提供的各种年龄的追加劳动力同已经包含在年产品中的追加生产资料合并起来,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就完成了。”[3](P671)资本的积累导致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家的富有是建立在工人的普遍贫穷和放弃一切自由和享受的基础之上的。“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是像货币贮藏者那样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3](P685)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竞争,资本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向少数资本家集中,生产却越来越社会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再次凸显。当这种矛盾与资本主义的外壳达到不相容的地步,工人阶级必然因为“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3](P671)奋起反抗炸毁这个外壳。

 

二、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存在致使人与社会的物化、分离和对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消解这些弊端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马克思认为只有消解资本关系,才能恢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资本增殖在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即使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只要交易过程不能实现价值增殖,这种交易行为也是无法成功的。可见,资本是撕裂个人与社会的元凶,资本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产物。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灭资本。“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2](P237)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是以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为目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会因资本增殖而扭曲。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消灭了资本,而且消解了货币和商品存在的意义。商品交换的需要催生了货币,货币的产生把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了。矛盾的外化并不意味着矛盾的解决,相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货币和商品物化了。商品只有在市场上卖出去,蕴含在商品内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资料公有制意味着个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无须交换,就直接具有了社会性,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转化无须中介环节过渡。“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5](P303)消除中介物的压迫,个人与社会都将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取消了货币就等于取消了市场,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按比例进行生产和分配。“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后果,将首先被消除。”[2](P241)按比例生产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平衡,个人劳动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浪费和损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将变成“生产不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资本本身,而不是人与社会的统一。由于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肯定少于工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即使工人拿出所有工资购买商品,也会有商品剩余。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相对于劳动者自由发展需要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人民购买力来说的过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平衡。过剩的产品一方面被用来扩大再生产,刺激社会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不断满足劳动者自由发展的需要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平衡。“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2](P242)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再以“物”为中介,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以个人劳动为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和剥削关系,社会是人与人结成的自由联合体。科技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给全社会带来大量的剩余产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三、人与社会关系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当时西欧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直接套用,尤其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在这方面我国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保留商品、货币、资本和市场经济。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其根本价值诉求。在利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力量来牵引和制约资本撕裂人与社会关系的负面作用,使其一直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避免犯“左”的错误:只要平等不要自由,没收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抹杀人与人之间合理的收入差距,由全体劳动者平均占有社会财富。这实际上又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没有差别和竞争的社会主义极大地压抑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绝对平等是以人民普遍贫困和低效率发展为代价的。同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犯右的错误:只要自由不要平等,任凭资本无节制地发展,忽视贫富差距过大,片面地追求GDP。这势必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腐败现象不断,拜金主义横行,影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目前无法消除资本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的应用必然带来“生产过剩”。资本对“生产过剩”的分配是以资本增殖的最大化为依据,通过千方百计地压缩劳动者的工资以及资本家自身的消费,把尽可能多的“生产过剩”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以便下次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可以看出,在整个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增殖的最大化是其最高价值,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及社会整体的平衡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需要资本不断制造“生产过剩”,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对“生产过剩”的分配和使用要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大部分应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公平地回归到劳动者手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正如胡锦涛所说:“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6](P30)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以劳动者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为中心,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在意识范围内的冥思苦想,而是和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当今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仍需要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中介,它们的存在对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是个历史发展过程。“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P87)人与社会的关系必然突破物的依赖阶段,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直接统一的共产主义。

 

作者:吴楠 朱虹 单位:徐州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