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2021-4-10 |

一、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与发展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分析和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观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利己”与“利人”两种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从经济生产方式到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此也导致了多种价值观的出现,多元化成为了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建立一种价值体系来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上就奠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揭示劳动是人的本质,为人的劳动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证明它的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接着,又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价值现象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以是否能够走在时代潮流前列,推动历史前进;以能否成为书写历史的创造者,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和处理好这些问题。而列宁时期的价值观,扬弃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体现了价值观的广泛性,同时列宁在晚年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不断进行新探索、尝试,并强调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建设。上述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实践探索的方法,在我们进行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具有明确方向的指导性意义。

 

(二)对西方社会意识观念的借鉴与批判西方社会意识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增多,西方大量社会思潮的涌入,带了价值观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标榜“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其为人权的体现,并不断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抨击,试图利用价值观对我国的价值体系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西方经济思潮中的热点———新自由主义为例来进行分析,新自由主义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在新形势下的回归,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当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它在根本上还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实际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推行其扩张政策,是在掩饰其最大限度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的目的,通过对民众的剥削来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下遭受重创。这与我国所强调的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相结合,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西方的新自由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辨。再者就是在西方社会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我们要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在明辨其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民主社会主义所宣扬的一种包含民主、自由、平等、团结以及和平在内的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知。民主社会主义将“实现自由、社会公正和团结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1]272,表面上看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际上只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转换,只是在西方经典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良,核心价值观所延伸出的关于社会公平的政策,实际上只是一种改良的价值观的表现,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仍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同科学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它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待这些西方社会思潮时,我们要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进行对待与分析,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加以借鉴,消除西方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和消极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进行完善,以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内核

 

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逻辑核心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当今思想文化呈现全球性特点之下,面对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具有严密性、完整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思想的理论,是表现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根据中国在建设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情况,将思想理论与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我们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对呈现差异性和多样化特点的社会思潮,能够给予尊重和包容,这是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和谐因素的保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混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2]55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根本而存在的,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且严密的科学体系,在不断地实践和发展着。

 

(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日益复杂,经济组织在形式上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这种状况下,收入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社会意识多样化也日趋明显。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最根本的任务,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深刻的认识与把握。“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就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统一全国人民的步调的纽带。”[3]117-118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不断地进行扩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革命传统受到严重挑战,我国在处理国际和国内事务中还存在着不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就必须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共同理想的提出为我们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确立了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共同理想的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

 

(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使得中西方思想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在这风险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文化软实力。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明确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核心这一要点,使时代精神与时发表展的大局相统一,明确其对时发表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纵观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结合时发表展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惟此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局势变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构建价值体系的整体框架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奠定国家生存发展的思想基础。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撑,它与时代精神是紧密联系的,而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的结合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支持。

 

(四)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思想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冲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引领道德风尚,凝聚思想,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规范准则,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反映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坚持做到从实际中来,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发挥各自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规律和作用方式,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五)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同时对于西方社会思潮所带来的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和理解的深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科学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31-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概括性总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其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独立存在。当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客观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增多,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适应时代,应对国际、国内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比较完整地建构,同核心价值观所打下的现实基础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对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现实性的反映,因此我们要明确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三、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逻辑归宿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组成部分,共同形成一个包含多方面、融合多视角又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它是一个包含最高价值、核心价值、基本价值以及具体价值在内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并最终实现最高价值理想。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它是指一个完整的人,应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物质及生存的需要的迫切性在逐渐下降,精神层面的需要在不断提升,人们不论是在处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不断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过程中,或是在不断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人的需求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日益增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它是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线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36他们重点强调人们对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将共同的社会生产方面的能力视为是自由个性,放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种观点是对理想社会的最终目标的突出和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需要相结合,使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时代特色,突出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党的领导集体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主要注重从人的思想文化层面来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论述。以江泽民为代表的领导集体,领导广大群众不断探索与总结,将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判断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深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运动和理论制度的最高目标以及根本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历史发展相一致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本质,提出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这个基本要求,科学地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在当今思想观念大活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者:马思维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信息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