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学论文
1、改“高分者先”为“多能者胜”,在“长”字上多研究
应试教育的衡量标准“一张试卷定优劣”,不利于人才的选拔,高分低能者时有发生,低分多能者也屡见不鲜.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它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多能者胜而无高分者先,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更多地研究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之成为有用之才.如在考查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时,下面的问题具有典型性.问题一束光射入如图1所示的方框内,试在方框内画上一种光学元件,使之产生图1所示效果.探讨此问题往往以作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只要做出如图2~图5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视为满分.假如题后再加一句“你有哪些办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岂不是越多越好?评价在社会实践的多元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多,越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采用“多能者胜”的考查方法,则是长久之计.
2、改“要你学”为“我要学”,在“欲”字上寻捷径
应试教育是一种“解题教育”,是为了应试而解题,无休无止要你学,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发挥“三苦”精神.素质教育是教育方法的新创造,要求人们自觉学习,要清楚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不学习的人则无立足之地.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欲望,这是走向成功彼岸的最佳捷径.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出三条结论:(1)像和物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由于物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平面镜中像的“近大远小”,学生总感觉到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物等大”不符合实际,学生很想究其原因.正当学生对此不解、困惑、矛盾时,教师可提出思考问题:你把同一个物体放在远处和近处观察时大小相同吗?学生当然有“近大远小”的直觉,这时教师讲解“视角”的概念,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视角”的认识,更有助于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因此,现行八年级物理教材把“视角”问题安排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中,不如把它提前到第四章《光现象———平面镜成像》中,就是说,在学生“我要学”的时候,“教”就是“要你学”的时候“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会更深刻些.
3、改“墨守成规”为“勇敢创新”,在“新”字上求发展
应试教育要求学生把前人总结的定义公式熟读牢记,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循规守旧,墨守成规,最多只能是“一题多解”.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新跨越,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只有“新”才能另辟蹊径,只有“新”才能选择更好,只有“新”才能求得发展.如在“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教学中,教师怀抱一把吉他走进教室,学生无不兴奋,学习兴趣立刻倍增.然后教师拨出清亮的“1-3-5”或“6-1-3”,并说明这几个音的高低不同,这就是音调不同.接着由低音弦到高音弦依次拨出六个空弦音,学生立刻领会了什么是音调,并且记忆会非常深刻.至于音调跟振动频率的关系,吉他弦的振动快慢与现行教材设置的演示实验———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的振动快慢一样让学生分辨不清,如果用同速转动的齿数不同的等圆齿轮拨动硬纸片,用其发声的音调不同来说明“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学生会更明白些.响度的概念用吉他演示,学生会理解更直接.轻拨和重拨同一根弦,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这就是响度不同,轻拨时弦的振幅小,重拨时弦的振幅大,非常清楚,“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并且用同样的力度拨动同一根弦时,前面的同学比后面的同学听起来更响亮,显然,“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对此,现行教材设置的探究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结果给学生造成了误解,认为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就是振幅.音色的感受可以在吉他不同的弦上用相同的力度拨出同样高的音,听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同,这就是音色,可以反复听,多听几组音,以便加深理解.音色是判断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墨守成规,显得老道,勇敢创新,不是更好吗?在物理教学中,只要肯“巧”下功夫,研究“长”处,“欲”寻捷径,改革创“新”,学生学习知识会更轻松,理解知识会更透彻,应用知识会更灵活,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会更深入.
作者:赵居礼 单位:定西市陇西县崇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