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三生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课堂阅读教学中“三生教育”理念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内容的丰富性渗透“三生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以课文《鱼我所欲》为例,文章充分体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生命观和道德观。文章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尽管两者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凡事不可失其“本心”,因此“义”重于“生”,需要“舍生取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一价值取向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学生提问:当社会公义与一己私利相冲突时,应该如何取舍?教师不妨借此机会展开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对舍生取义的社会现象进行赞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教会学生当国家、民族利益与自身的利益相冲突时,我们应当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在面对不正当的利益的诱惑之时,要拒绝诱惑坚守“本心”。
2.课外阅读中“三生教育”理念的应用
仅仅在阅读课堂上开展“三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延续“三生教育”的连贯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必读十本名著,主要包括《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等等,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撰写读后感,以“生命、生存、生活”为题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伟大的人性光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作文教学中“三生教育”理念的应用
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而写作反映着对生活和阅读的思考。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三生”话题,为学生提供《寻找感动》、《自然之美》、《学会宽容》、《拒绝退缩》等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思考,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学会记录人生中点滴的动人瞬间,培养学生对祖国、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探索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教会为人处世之道和生存之法,在锻炼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了帮助作用。
二、结束语
语文课程与中学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人文性。“三生教育”理念无疑和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三生教育”理念与课文理解结合起来,将“三生教育”理念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将“三生教育”理念渗透于语文写作的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构建科学的生存观念。
作者:袁涛 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
第二篇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
我在教学中提问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有的学生回答:“国家的落后,拿不起武器保护自己。”从这些历史教训中,同学们不忘国耻。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小学生怎么做才是爱国的表现?”对于这个问题,我没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后写演讲稿的形式来回答。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搜集材料,都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做法: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勿忘国耻,好好学习。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
生存能力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时,我给出了这样的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如果你是乌鸦,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喝到水?”学生的回答都各具特色,用吸管、把瓶子倾斜……我借机引导学生:“乌鸦在困境中,都能想办法解决自己喝水的问题,大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要动脑子、想办法!”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我问:“在小朋友掉进缸以后,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跑着找大人。”我又问:“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司马光没有慌,他使劲举起石头砸那口缸。”随后我进行小结:同学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我们要学会镇定,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自救和帮助他人。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要能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让人生路上少一些烦恼。《蓝树叶》这篇课文写了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从而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教师小结:同学们,难道林园园把彩笔借给李丽有那么困难吗?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有时解决别人的困难就是举手之劳,同学们一定要怀着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语文教学是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阵地,许多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三生教育”内涵,在40分钟里联系课文内容进行“三生教育”,可以事半功倍,一个简短的小结、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都能让学生们珍视生命、增强生存能力、积极健康地生活!
作者:袁开梅 单位:镇沅县者东镇学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