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幽默性语言
幽默性语言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在充满娱乐信息的时代,或冷或热的幽默语言往往能迅速有效地贴近、牵动学生的心灵。幽默性语言丰富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学习心态的良性运行,能推动学生产生一种喜悦舒畅的心态,在课堂中如沐春风。有幽默语言风格的教师,其语言表达往往具有强大的沟通效果,更容易与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幽默性语言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睿智,使其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有效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喜欢接近学识渊博又不失平常心和幽默感的教师。就学科而言,大学语文较之许多专业课程情趣盎然。充满趣味性的作家作品比比皆是,如陶渊明、鲁迅、汪曾祺等作家,在对世界冷眼批判的同时,也都有充满情趣、幽默诙谐的一面,教师可以从中挖掘许多丰富的内容,通过语言渲染与表达,传达出真美善,学生对此是能够感受到的。在大学语文课堂内,许多中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与升学压力无法呈现的幽默故事,都可尽情展现。当然,教师的幽默素材不仅仅来自教材本身,散发着生活智慧的日常幽默也要贯穿课堂教学,这些幽默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与时代环境相连,体现出教师对生活的洞察力,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当然,大学语文课上教师的幽默言语,还必须注意幽默中的庄严深刻、诙谐中的耐人寻味。表达出具有一定涵养的幽默语言,既是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具备的幽默语言素养的考验。浅薄无聊的幽默语言甚至黄色笑话,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而且是对大学语文课堂的亵渎。
二、哲理性语言
如果说幽默性语言侧重于让学生“笑”,那么哲理性语言更注重让学生“思”。培根认为“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哲理性语言的表述能令学生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哲理涉及社会、生活、人生、历史等多方面的规律性探索归纳,大学时代应该是理性思考高度发展的时期,在中学已经触及却来不及深入思考的问题,此时有了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大学生渴望以深邃的理性视角考量剖析自我与世界,培养适应时代生活的精神力量。相对于哲学的冷静、抽象、理性,文学更接近感悟、具象与情绪。不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不会停留于事实的表面,而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关于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一些为人处世的奥义深思,一些终极追问、宏观探求以及微言大义,如果教师能掌握好这些哲理性语言表达的适宜时间、程度、分量,势必可以将课文理解引向深入。例如鲁迅名篇《伤逝》,由于作品本身的深厚内涵,教师可以由此而深入阐发一些对于爱情的哲学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爱情故事的讲述,可以向学生提出“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哲学式的追问命题,让他们思考、回答,学生方可获得强烈持久的思想震撼。对现代大学生而言,哲理性思考具有特殊意义。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的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通常容易滞留于感官刺激,满足于日常消费,内心世界常缺乏客观、理性地评价生活、人生、自我的思考力量,甚至充满孤独感、虚无感,怀疑、自恋、唯我独尊的情绪十分严重。哲理性的思考不仅帮助他们的智性成长,益于某种辨别、分析、归纳、演绎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从狭小自我走向广阔社会,树立更健康的自我价值认同体系,为灵魂增加一层明亮的底色。
三、故事性语言
故事的传达应该是大学语文课堂的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综合要求。故事的磁场力量,有时比单纯的理性传达强大。课堂上,倘若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与表达质量高,一般可以制造出更为有效、生动的听觉效果。《周易》认为“圣人立像”,讲述故事可以实现的效果、完成的功能,往往是一般道理灌输无法抵达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曲折生动、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故事、人物形象拓展对生活的理解、对文学的了解、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生的探索。大学语文课教师有时需要比中小学语文教师更为悉心地借鉴与扮演“说书人”角色。通过投人地讲述故事,为课堂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不仅得到领悟与思考,更促使他们在聆听故事叙说中取代、超越他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享受,而专注于感受语言的原始魅力,培养语言想象、表达的兴趣与能力。当然,说故事的教师、说好故事的教师与把故事说好的教师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大学语文课中,教师应该多选择能充分体现课程特色,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材料,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个性多元的、丰富的结合。提升教师说故事的能力与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努力与探索。
四、抒情性语言
雅斯贝尔斯曾提出“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在渗透着趣、理、事等智性特征之外,情感因素不可忽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学语文原来就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的课文选篇,均为古今中外语言大师们情感的结晶,其间渗透着“爱”的教育,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培养情感的领悟力与表达力,提高情感与文化品位。大学语文课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将切身情感与作品情感相融合,通过或抑扬顿挫,或柔情缠绵,或慷慨激昂的情感性语言,舒展、深刻地抒发对于自然、人生、祖国、历史的浓厚情感,就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认同其间的人情物性,摆脱现实功利的困扰,获得美好的感情熏陶与抚慰。在讲授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时,作品对自然、人生、时间、爱情的情感投入、情绪波荡十分深广浩大,对涉世不深、情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如何真正深入理解作品的情绪与情思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将自我对于这些重大命题的深入思考与情绪渗透贯穿于课堂,在朗诵、讲解分析时,通过含有与作品本身情绪色彩相似的感伤深邃、博大通达的抒情话语,让学生深刻感受教师对于作品的情感情绪方面的理解与共鸣,受到教师的强烈感染,认真地将自我的情感、思考投放于作品之中,拉近与古人的心灵距离,获得灵魂的、精神的洗礼。特别说明的是,抒情性语言必须与成熟的现代理性精神、智性思想火花巧妙、自然地融合,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这样高质量的融合,才能体现出教师情感的深度与力度。否则,无论教师口语表达如何激动昂扬也是枉然。换言之,对于任何表面的、浅薄的情感煽动,学生并不买账。上述四种语言素养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应是机械性的操作,而应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个性表露,这有赖于大学语文教师课余时间大量积累与练习。教师语言素养与技巧的讲究提炼,必须与相应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紧密结合,要防止将教学变异为教师卖弄炫耀语言技能的娱乐,真正将大学语文课堂构建成语言审美、锤炼精神、塑造灵魂的美好家园。
作者:徐欢颜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语文趣味化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课就是名作欣赏课,其生动丰富的文学作品为课程的趣味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就提出过“寓教于乐”的艺术法则,认为文学的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必须通过其娱乐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就不能不遵循这一特殊规律。从这个层面来讲,大学语文课必须呈现其趣味性特点,才能真正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据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大学语文课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有趣;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多是感官的愉悦,而非抽象的说教;学生们更愿意将大学语文课当作一种精神的放松,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果教师依然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势必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学的原理认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应是“激趣、求异、探法、迁移”,其中,“激趣”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积极寻求和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习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和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韩维东在《课堂趣味研究》中指出,课堂趣味可以分为内在趣味和外在趣味两种。内在趣味指教师授课内容结合艺术性的表达所产生的趣味,外在趣味则指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气氛以及采用恰当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感到趣味。本文认为,韩维东的这一表述很恰当,但鉴于大学语文课的文学性以及娱乐性,内在趣味和外在趣味通常是融合为一的,文学作品的内在趣味需要借助外在趣味得以呈现,外在趣味也必须以内在趣味为基础,这就给大学语文课堂的“激趣”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二、大学语文趣味化课堂探讨
(一)导语激趣,抓住学生的眼球与耳朵
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课堂前十分钟听众的思维处于有所期待但尚未定向的状态,易于被激发;但如果这一阶段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那么听众的思维很容易发散,难以再集中。因此,利用好这前十分钟对于上好大学语文课至关重要。从教学实践来看,趣味性导语导入的效果比开门见山式要好。大致来说,趣味性导语可以是故事导入、话题导入、设置疑问导入、争议式探讨导入、视频导入等等。以故事导入法为例,笔者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多是带着放松心情的心态来上大学语文课的,他们对深奥、专业的文学知识并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希望老师讲解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文学和文学史。因此,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能以与作品相关的故事导入,往往就能较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到屈原《湘夫人》这一篇文学作品时,笔者首先结合PPT的精美图片,为同学们讲述了传说中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凄美爱情故事,讲述了湘妃竹的来历,然后切入作品,《湘夫人》就是屈原根据这个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在原有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在这样的故事法导入之后,学生们自然就对屈原诗歌《湘夫人》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又如视频导入法。当今是读图时代,图像或者视频更能抓住人的眼球与耳朵,课堂以此导入也是收效较好的方式。除了教师的趣味性导入,也可以结合作品,请同学背诵诗文,演唱相关的歌曲等等,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下展开正式讲述,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情感体验激趣,在审美体验中领会文学理论知识
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相应的文艺理论来指导鉴赏和写作等实践活动。但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文艺理论不能细讲,讲多了就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不妨撷取几点精华来作指引,主要通过营造审美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令单调的理论知识立体生动起来。
1.精心设计专题化的讲述模式,以情激趣。如依据作品内容分成亲情篇、友情篇、爱情篇,或依据不同的情感类别,如悲秋、思念、送别等,或依据不同的美感类型,如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将作品划入相应的专题。如“思念”的主题,可以将《蒹葭》《湘夫人》《思念》等篇章归在一起讲,让学生体味不同时代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与思念;并且配以优美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浪漫唯美的讲解词,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讲到《蒹葭》时,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歌曲,让学生将熟悉的旋律与古老的诗词关联起来。在学生意犹未尽之际,乘机启发他们关于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就会引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诵读,以读激趣。诵读,又称美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作品之中,与诗人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真正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节奏与意境。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更应该格外重视这种方法。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为学生讲解诗文的背景,诗人所处的境地,以及作品“情”之所起。可以运用知人论事的方法,深入剖析诗人所抒发的复杂矛盾之“情”;通过故事法,撷取作者生平中有趣的故事,以生动的语调娓娓道来,让学生投入其情其境之中。总之,为了缩短与学生生活时代的差距,教师可利用相关历史知识,介绍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将学生的思绪带入那遥远的历史追忆中,使学生能从当时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感情得到陶冶,从而把握其写作意图,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其次,诵读有技巧,教师要传授诗文特别是古典诗词关于韵律的基本知识,如平仄、节奏等,并通过自己范读、名家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词的韵律有感性的认识。在示范诵读之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自读,并在课上检验诵读效果,在课堂上形成“学诗词,读诗词,爱诗词”的氛围。这种氛围极为有利于学生真正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三)以“动”激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更多应扮演引导者或者导演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本科阶段的教育与中学不同之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些钻研与思考的机会。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里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因此,大学语文要真正变得有趣,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起来。首先,精心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可以在课前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是争议性的话题,或者请学生结合当日所学谈感受等等。课前布置思考题的好处在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而且适度的压力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拿争议性话题教学法来说,它就是要借助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并没有标准确定的答案,重点在于利用各种不同观点的冲突造成学生的认识失衡及经验重组,并促进学生在此过程中重新判断自己的观点。其次,举办读书报告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学语文课时有限,期望通过区区十几次课就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大学语文课多应成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扩大阅读量。为此,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的方式,要求学生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在学期初确定本学期的读书书目,学期末集中展示读书成果。读书报告会上,学生精心制作PPT,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或者简短视频,将读书报告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台下的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同学还认真做着笔记,可见这种读书交流模式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达到了预期效果。除此之外,要让大学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游戏等等,不仅寓教于乐,而且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读说写能力。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趣味化的课堂可以很好地改善大学语文课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生动活泼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能掌握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理由不受学生的欢迎。有效的大学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背后去思考人生与社会,并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90后这一群体,如何抓住他们的眼球与耳朵,确实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对于教师来说,最关键的在于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视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内心需求,才能够与学生一起构建趣味化的大学语文课堂。
作者:曾婷婷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第三篇
一、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的原因
(一)课时、课堂设置“五花八门”。目前从设置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的高校属少数,有的学校只是将部分专业设为必修课,而且是否开设由院系自己决定。一方面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或选修课程的学校中,该课程一般上一个学期,2个学分,大概32个课时。授课教师主要为各高校中文系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学课堂“规模过大”。就目前来说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经常是公共课,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班级规模太大,师资力量不足也是语文教学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目标“各自为政”。2013年11月25日《新京报》评论:高校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老师会上成文学作品鉴赏课,有的老师则侧重于应用习作。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语言能力,也存在争论。老师不一样,学生群体不一样,课程发挥的空间就很大。“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这是大学语文迟迟没有发展成一个学科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令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较为模糊,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长期存在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各派纷呈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著、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置等均呈现出各自为政、各以为是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许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误解以及教学方向上的无所适从。
(三)教学模式“弊端百出”。一是在大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照搬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忽视它本应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及语文习惯的养成。二是考试评价体系的相对落后,也使得不少学生依然满足于考前突击和死记硬背,使得大学语文的授课效果与授课初衷渐行渐远。三是基础教育中语文素养与阅读习惯培养的缺失。语文绝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更应是一种习惯,其最终指向的则是大学生能力与素养。
(四)教学用意“功利化强”。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也导致大学语文遇冷。我们知道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一致的:为了升学考试,为了职称评定,为了出国深造,为了晋级晋升。而大学语文的特点在于人文性,同英语相比,大学语文少了几分功利性,却也少了被重视的程度。校园里,我们会看到很多晨读英语的人,却甚少听到诵读中文的声音。
二、大学语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应与此前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显区别,要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有合理分工,不能仅仅止步于“大学汉语”这样工具性较强的通论性课程,应该更加突出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二是大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新时期的学生的特点向上升华,向纵身拓展,培育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三是近些年大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突出,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向实践延伸,培育学生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统一使用权威的大学语文教材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各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致使没有通用的权威教材,使得各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交流,这也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新编《大学新语文》,该教材选文要避免和高中教材的重复,要凸显教材的价值性和可用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限定学时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奇感受,真正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起到了指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作用。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创新的方式方法。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在改革大学汉语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出台“一揽子”计划,创新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顶层设计。一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从建设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等,加强文化历史教育,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汉语文学素养;二是在课外教学方面拓展教学,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的历史文化经典、开设“作家谈写作”等系列公开讲座,有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指导等。三是加强大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师自身的母语水准和教学能力,教师要有“一缸水”的资源来对应学生“一碗水”的需求,进一步探索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路径。
(四)大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应消除功利心态。一是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起因从源头上看不在大学,而是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因为在应试教育机制体制下,一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语文成绩单提高难以短期拿出好成绩,升学考试更是无法用语文成绩来提高成绩,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都会把语文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在今年各地开始研议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分值将大幅提升必将唤起学生、教师、家长对语文的更多重视。二是语文教学需要跟上时代节奏,改变目前呆板生硬的教学模式,更多去引导学生多读书,学会享受阅读与写作,而不是怀着功利的心态,为语文学习所累。
作者:李人杰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一、全方位的教学理念
1.文学的理念
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达。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感染读者,起到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做人的品位、启迪人生的真理的作用,同时也能愉悦读者的心灵。由此,任课教师在讲文学课时,要有“文学”的理念,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一般知识(如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等)的讲解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鉴和欣赏,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美的境界,让学生去体验美、欣赏美、享受美。同时通过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的体悟,形成一种健全的理性的人生情怀,使文学更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2.语文的理念
大学语文虽然不同于中学语文,但它毕竟是中学语文的进一步延伸,它同样担负着提高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只不过要强调的是,“大学语文绝非中小学语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听说读写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在说方面,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做到表达得有感情、有技巧、有说服力,富有文学色彩和逻辑性。在写方面,不仅仅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而且还要会写常见的应用文、学科论文、毕业论文等。总之,大学语文应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即能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欣赏与鉴别人类精神产品的感悟和认知能力上发挥作用。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切忌一味地把大学语文上成“文化”课和文学欣赏课,同样要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下功夫,发挥出“语文”课应有的功能。
3.适用的理念
这里的“适用”理念,主要是针对大学语文课中的应用文的教学而言的。在大学语文教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这些应用文对非中文专业类学生而言,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相当多的学生把应用文的写作视为“小儿科”,似乎不值一提。但实际上,不会写或不能规范写作应用文的学生不在少数。而恰好这方面正是学生毕业后从业的缺陷之处。为了满足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任课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有“适用”的理念,突出其应用性,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
4.学术的理念
大学语文课与中小学语文课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大学语文课更要注重学术性。不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需要具备学术的眼光,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思考、新信息、新领域,要适时地向学生传授,与学生交流。同时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该学科中的“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创新的理念
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具有实践和创新的理念。要注重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把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多动脑、多动眼、多动手,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结合,达到开掘智慧、升华思想、健全人格、增长才干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创新性。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特点,“培养学生有更强的现代信息吸收欲望和处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实现多元发展,成为理论型、思辨型、学术型、创造型的综合性人才”。以上所列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并非集中体现在每一堂课或某几堂课的教学中,也并非集中体现在课程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适时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生搬硬套,固守某一模式,而是要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以至恰到好处。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其教学功能多样,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笔者以为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编选有大量的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史记》、《诗经》、《楚辞》等,甚至还包括现代文中的鲁迅杂文。这些作品较为深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宜采用讲授法,把经典作品讲深、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不仅能理解其含义,更要从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赏析法
赏析法主要用于大学语文课程中一些优秀的中外诗歌、散文、电影、戏剧的教学。这些作品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强,其感情强烈,语言优美,抒情味浓。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不必放在字、词、句和篇章结构的讲解上,而应以情助讲,从评鉴、欣赏的角度,体味作品的情感和美感,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在心灵中得到文学美、艺术美的享受。
3.阅读法
阅读法是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作品,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长篇小说(节选)、一般的记叙文、论说文及说明文的教学。这些作品容易理解,教师不必一一列讲,只需提出阅读要求,以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作品,完成作业即可。这种方法的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裨益。
4.练习法
这种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用于各类应用文的教学。在已有的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写作都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从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到各种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甚至包括演讲与口才等,可谓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作一一讲解,难度较大,况且这些应用文的内容并不深奥难懂,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教材就能理解、掌握其内容和方法,以至运用。因此,教师可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行练习。教师通过评阅学生习作,掌握学生学生情况,对带普遍性的一些问题进行集中评讲,让学生自行修改、纠正。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使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中用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学语文虽然不是专业基础课,但它所及文体多样,内容宽泛,涉及中外古今名家名作,其中仍然有很多带有争论性的学术问题值得探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讨论课,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学术上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由此开掘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6.电教法
电教法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电教法就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采用电教法,能使大学语文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清晰、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大学语文课在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的开设也有较长的历史,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应该臻于成熟。但仍有不少任课教师对上好这门课存有畏难情绪,甚至不愿意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究其原因,固然与这门课程内容的博杂、教学难度大以及学校、师生对课程的重视不够有关。但同时,也与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使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关。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任课教师树立起新的、全面的符合课程实际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先进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必将呈现出勃勃生机,绽放出多姿多彩的美丽花朵。
作者:成立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第五篇
一、关于人文的最初考察及其对大学语文的启示
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说,含有浓厚的“禁忌”意味。禁忌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一步,它使人类与禽兽分离,逐渐趋于道德理性的自觉之境。在西方,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根据古希腊全面教育以发扬人性的思想,提出了humanitas(人文学)一词。在古希腊,文科共有七门,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按照今天的学科分类,我们很难理解古希腊人为什么要把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归在文科之内。其实,古希腊的文科叫做liberal arts,即自由人的学科。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认为“它们在好几个世纪以后终于在中世纪为大学教育定下了最初的规模”、“它提供了在一个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教授和论辩的技巧,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论辩的熟练为基础”、“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发展”、“最后,人的优越性是它要发展的一个概念,它在其中还包括了能言善辩和领袖群伦这些要在公共事务中扮演活跃角色所必备的品质。希腊人认为这种角色是一个人之有人性必不可少的条件”。综观东西方对“人文”概念的最初认识,均全部指向那些对提高人的素养来说必不可少的学问或知识。而这一源自希腊、罗马以来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对西方教育发挥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其“人文”概念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容于一身,共同服务于一种教育的理想。这一认识对我们考察大学语文或许不无借鉴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理解“语文”有着较为一致的理解:即“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与此相对应,作为课程教育的语文教育也就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并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和要求。从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段来看,母语教育总是或隐或现地与其伴随始终。经过小学、中学两个阶段的语文学习,“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学”两种意义上的“语文”对于大学生来说,已得到较为系统的培养与熏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要经历十多年的语文学习,在这十多年中,语文作为工具性的第一属性地位确凿无疑,文字掌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乃至一定程度的鉴赏评价能力应当在这十二年中完成,仅凭区区几十课时的大学语文再重复十二年的教学目标,无疑是大而无当。”这样,“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就必然地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了。
二、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特别标举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事实上,对于任何经典的研读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仔细深入的阅读上,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结论。一般认为,文本细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新批评家瑞恰慈的课堂教学实验。瑞恰慈在剑桥及其他几所大学讲授诗歌的几年中,一直在尝试着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准备讲述的诗歌去掉作者的名字然后发给听课的学生,要求他们写出评论交回,其结果令人吃惊。几乎对每一篇诗作的评论,从主题到写作技巧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意见。瑞恰慈认为这充分说明了评诗之难。但他却由此提出,应该采用新的提高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批评方法,这就成为“文本细读”的起点。“文本细读”真正产生影响并被广泛接受,还应归功于新批评的健将布鲁克斯。正是由于他的《文学入门》、《理解诗歌》、《精致的瓮》等著作的出版和发行,不仅使得“文本细读”成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文学批评方法,而且使得“新批评”在美国高校中占据了正统地位。“靠布鲁克斯和沃伦成长起来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怎样随着编者细致地分析一首首诗;用他们的范例作基础进一步读别的诗时,他们更为激动。布鲁克斯和沃伦教两代学生更专注于诗的文本,更注意细微与含混之处,为文学研究做了一件大好事。”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新批评的理论家们只是提供了实践的范本而没有进行理论的总结。细察这些典范的文本细读之作,我们发现:他们的精彩分析充分证明,细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当然,对于不同的文本,细读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对于古典诗歌,细读的着眼点在于为读者挖掘不易察觉的细微意义,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对于现代诗歌,细读则侧重于帮助读者在意象之间搭桥,从而使晦涩难懂的现代诗变得易于理解。至于新批评的细读多选择简短的文本,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文本细读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产生广泛的影响,而简短的文本显然比长篇的著作更适合课堂教学的要求。但这并不说明长篇著作就不适宜进行文本细读。布鲁克斯和沃伦对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就进行了精彩的“细读”式分析。他们从“这篇小说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个普通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这四个场景的分析,最后揭示了“邪恶的发现”这个暗藏的主题。文本细读常常能够帮助读者深刻把握即使是晦涩难解的作品,也能够帮助读者在对作者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成功地解读其作品,发掘其深刻的内涵。基于此,文本细读的方法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指导方法之一。
三、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以寻求对文学和文化规律的共同认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时空和不同语言体系中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虽然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或契合点。钱钟书先生曾揭示过东西方文学在描写手法上的一条共同规律即通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可以彼此交通,相互借用。在《通感》一文中,钱钟书一方面将中国古典诗文中“珠串咽歌喉”(李商隐《拟意》)、“歌台暖响”(杜牧《阿房宫赋》)、“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等名句通感现象的排比解析,另一方面又广泛联系西方文学中的通感现象:“十六七世纪欧洲的奇崛(Baroque)诗派爱用‘五官感觉交换的杂拌比喻’,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经常使用这种手法,而19世纪末叶象征主义大用特用,滥用乱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这种“打通”式的研究理念充分显示出了平行研究的优势和特色:突破了时空的束缚,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寻觅到了客观存在着的各民族文学内在共通的诗学特征。事实上,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内部,它的触角极其广阔。首先,触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的关系;其次触及文学理论与其他艺术理论,如音乐理论、美术理论、舞蹈理论以及影视艺术理论等的关系。人类各种艺术、各个学科之间曾经具有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所谓“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同源”。在人类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它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系列的分化过程中,每一学科拥有了自己的边界与规定性,但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又总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各种艺术、各门学科往往是相通的,区别只在于把握对象的方式、媒介、侧重点的差异,这就给平行研究留下了广阔的天地而大有可为。《大学语文》课程借助于具有跨文化与跨学科特征的平行研究,既有利于视野宽广地探讨比较不同文学之间的生成和特点,又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探讨不同文化中文学与其他艺术或非艺术的共通性。
四、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的范例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荣国府,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呢?下面以“小说文本细读”的叙述技巧来略作分析。如果是巴尔扎克,根据他创作的特点,他会采用“直接描述”的方式来描绘荣国府的富丽堂皇。但是,著名的中国小说家曹雪芹先生没有“直接叙述”,他是采用“间接叙述法”来叙述,借用他人的口,借用他人的听觉和视觉,让他们说,让他们听,让他们看,这不仅描述了小说要描写的环境,推进了小说故事的进度,同时,还调动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介绍王熙凤出场时,作者采用的也是间接叙述法,说她是“人未到而声先到”,而在场的林黛玉则十分纳闷:“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凤辣子”在荣国府的地位和她的性格,通过林黛玉的切身感受,立刻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在小说文本阅读中,通过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节奏、话语模式等细致的分析,会吸引今天的大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展开全新的解读,从而能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再一味迷失在各种“平面化”、“无深度化”的大众文化阅读当中。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牡丹亭》与《罗密欧和朱丽叶》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两部作品皆以爱情为主题。结婚必须有人证婚,罗密欧和朱丽叶有劳伦斯教士,柳梦梅和杜丽娘有石道姑。在西方是宗教,是在上帝面前宣誓;在东方,高堂在上,天地为证。其次,类似的习俗导致类似的结构。因为后面要证婚,所以故事前面就要介绍劳伦斯教士和石道姑。舞台上能容纳的人物有限,参与秘密结婚的证婚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参与秘密掘坟。开棺见人当然是情节上的大相似;最大的不同,自然是一为喜剧一为悲剧。因为是喜剧,《牡丹亭》里杜太守和柳梦梅之间仅仅是误会。而《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悲剧,两家父母间的鸿沟,竟由亲戚朋友鲜血划下而不可跨越。这一不同结局之外,东方与西方的前现代心灵之间,实在有太多相近之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将“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引入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真正扭转当前《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尴尬,并有效地解决前文所提到的“重视不够”、“定位不准”和“目的不明”的问题。
五、结语
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如此探讨课程,高校学子的眼界必将得到极大的开拓、高校学子的心灵必将得到极大的丰富。而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引入“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将能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作者:杨孝刚 单位: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