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
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原本枯燥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教学气息更加轻松愉悦,更加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善于利于教材上的插图,并且积极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增大图片的比例,这样可以将那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视觉化,为原本枯燥的教学增添亮点与色彩,因而备受学生的喜爱。如漫画诙谐而生动,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将漫画运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直观信息,达到对知识的本质理解,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这样一幅漫画:两个人共同做长条凳,相背而做,各做各的,结果将凳腿一个安在了上面,一个安在了下面。学生看后都哈哈大笑,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漫画上。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样便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主动。
二、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亲切感
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如果只是就知识点本身进行讲解,容易陷入机械的理论说教,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理论条款,会背会答,但就是不会用。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这既是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加强学生理解与灵活运用的重要方法。将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是政治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政治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将之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成功,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这样政治学科才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沃土”。现行教材非常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这毕竟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与普遍性。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从生活中寻找与收集政治素材,立足教材,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所举的例子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这样更能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真实感与亲切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与自主能力,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精心布置富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制造更多悬念,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使得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一步步靠近知识。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积极性的调动,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导入阶段巧妙地布置问题,制造悬念,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悬念使得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不断地释疑,一步步走向真相。这样的教学比起平白直叙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生疑、释疑。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享受探究所带来的乐趣,而且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作者:安秀英 单位:河北省枣强县第五中学
第二篇
一、扮好教师主导的角色,构建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生本教学理念就是这样的一种理念,这一理念也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标要求。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给学生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知识之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就拿高三复习来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社会关注的重大热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在复习这个知识的时候,我课前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公平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当前分配现状如何?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3)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些题目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可以网上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其他任何渠道学习,总之最后要讲给全班同学听,同时有责任讲解同学提出的任何与之有关的问题。由于有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暗暗较劲,谁都想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有好的表现,我始终扮演着一个放牧者的角色,积极发挥导师的作用,不时地进行点拨总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够使得学生们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关键在于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学生有新鲜感,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积极和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不断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较大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用视频音频、设计小品表演、多媒体动画的引入、技巧性学习等方面下功夫。例如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荣辱观是基础”,死记硬背既乏味又行之无效,但又往往出现在选择题的选项里。我运用明星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想象几个人物的名字来记住它。很快学生们提出了很多相关的名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林,郭晶晶,朱?基。这方法的采用对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大大增加。
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要求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以生为本,满足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进行上课教学之前,老师们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在进行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②在进行上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应当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以及心理的变化,同时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们的意见诸如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速度的调整。③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用诸如眼神、语言以及手势等肢体语言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嘉奖,从而达到让学生心情舒畅以放松、思维发散的目的。④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我们应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对知识进行观察、发现、探索、实践、评价与反思。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大意义。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上,学校教育对学生知识重视有余,而对独立的、有批判性的思考却明显不足。这是当前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弊端。在日新月异、科技发展飞速的信息化时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生本教育理念中,学生潜能无限,人人可以创新。其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是说一定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惊人的发现、伟大的发明,而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发问,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生活问题的解决者。
作者:黄兰香 单位:中山市华侨中学
第三篇
1.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自身要在课堂之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相关的课本知识预习达到一个认识、掌握的初步阶段。
(2)对于政治教学中的知识点较多,通过经常温习教学方法巩固自身潜能的发挥。在高中文科教学中,通常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所以容易出现记忆上的失误,导致不能准确把握住知识的要点造成在考核过程中失分。针对这种情况,充分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课后温习、加强理解以便能更好的去把握住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将相关的知识点与实践的观点相联系,如通过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形式去更好的接触社会中与政治有关的话题,去更深入、准确地把握住知识的内在本质。
(3)针对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价值观念,针对不同的价值观分成小组进行探究、交流。在课余时间中,可通过自由组织创建一个“政治活跃小组”,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辩论、演说、交流经验等方式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每个人的经验进行交流、分析、汇总,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强化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主动学习的能力。
(4)高中思想政治中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方法去提高学习政治的兴趣。由于高中思想政治是文科中一个重要的科目,相关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政治常识都是由成百上千的知识点组成的,而且每个知识点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是通过简单的学习和了解是不能根本上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相关的考试试题也不能全面的分析、解答。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相关的典型事例庖丁解牛的进行解答,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事例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争取在考核的过程中全面、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常识上进行全方位的解答,把握住事例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不管是在未来的考核过程中,还是在未来的为人处世过程中培养正确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2.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切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为此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既不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政治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师的主导、组织教学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良好的心情与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这必须建立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习气氛浓厚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才会主动地找老师帮忙;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点燃学生学习政治的激情,学生才会互相合作、鼓励,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政治教学,并促使学生积极质疑,大胆创新。
3.实施分组教学,促进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疑难点进行分析、交流看法,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迅速整合,形成小组的鲜明观点。通过讨论不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政治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素质、学习水平等总是会存在着一些差异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爱好、特长,他们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因此,我们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开展分层次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并以愉悦的心情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让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政治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时时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以教材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引入相关的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与教材相关的材料,在讲课时加以应用,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新鲜感,增强说服力,还可以促使学生从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亦可以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让学生在政治学科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协调与合作,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从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培养他们的高度责任感。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适应时代的发展。
5.结论
教育教学的改革是时发表展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学只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实现其教学目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刘蕾蕾 单位:安徽涡阳第一中学
第四篇
一、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理念相对落后。很多的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喜欢根据自己的思想来进行教学开展,而且很容易就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固步自封,不去主动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手段。即使是在热烈的课堂讨论阶段,不管学生拥有怎样的思路,最后老师仍然是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来统一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丧失了自己思考的空间,也没有能够围绕自身的精力,或者是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开展讨论,这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的发展没有积极的作用。
2、政治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政治教育,其社会性和理论性都是比较强的,但是它也是一门很抽象的科学。目前,很多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都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的,这不能说单纯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社会、学校以及老师的问题。这种政治学习的方法可以说完全的违背了新时期关于学生德育的相关要求,也阻碍了学校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很多人觉得高考调整了政治课的地位,所以他们只需要将这门课程应付过去就可以。不得不说,这是目光短浅的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日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3、理论和现实的距离,导致政治教学难度大。当今是社会的转型时期,所以在思想领域存在的困惑也就相对的较多。在当前的社会情形和状态下,社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的各个领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主义都不断的冲击着社会和人们。高中政治课程中老师传达给学生的知识理论很多都是思想化的,而且这些知识与他们接触到的真实的社会状态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这时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困扰当中也逐渐的形成了对政治教学的怀疑和不重视,但是又因为目前的政治教育还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这就使得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提高变得尤为困难。
二、高中政治教学创新实践探讨
1、创新高中政治教学的模式。首先,针对目前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的基础上,恰当的使用讨论教学法、体谅教学法以及情感教学法等多种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开展政治教学,这被实践所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途径。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辅助,能够创设出情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学生理解的加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研究性。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真实体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是政治教学的大氛围。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巩固学生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社会认知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树立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
2、加强对于政治教育的重视。在今天这种应试教育的大风气下,政治科目地位应该是需要被重新的摆正和确立的。假如考试异化是当代教育的目的以及考试的主要任务的话,政治教育便会成为教育发展的阻碍。但是,为了学生之间竞争的公平性,考试又是必要的,它能够直接的用以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助于为老师提供直接和有效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政治教育的重视,不仅要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讨寻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并且也要对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预测。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端正其学习的态度,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断的努力,老师要更加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那么对于政治教学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3、整合课程教学的有效资源。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媒介,也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和重要的条件,没有良好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教学很难达到目的。创造性的对课程资源进行使用是教学之本。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老师应该能够创造性的使用和理解教材,教材是一种资料和材料,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工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对于学生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教材以及老师这三者的关系,学生是无可非议的教学中心,所以一切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以及开展都需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具备新型的教材观,应该从“教教科书”逐渐的走向“用教科书教学”,其教材的使用也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的,要积极的开展其他的课程资源。
4、理论联系实际,专注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政治学科其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比较强、时代感比较强,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应该作为政治教学的基本的方法,也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前提,是政治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现在的高中生,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对于国内外的相关热点问题和时事有着很大的兴趣。在思维方面,他们进入了抽象思维,遇到事情都会探寻个究竟,在其学习到理论之后就会使之与社会现象对照,甚至有时候会向权威发起挑战,质疑书本里面的知识点或者是老师。所以,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取比如“时政扫描”等形式的教育,对于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特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拓宽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同时还会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并且,老师还可以用富有显示生活意义的案例来进行问题的呈现和探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知、有所悟,通过引导学生去研究,可以很好的达到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曹正先 单位:陕西省汉阴县汉阴中学
第五篇
一、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以写日记为例,刚开始写时字数等不做过多的要求,只要写就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求学生一定要写真话,写真情实感,贵在养成好的习惯。经过一到两月的自学训练后,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断行动起来了,而且还有一定知识技能习惯的基础,这时可以适时逐步提高速度,而且还要加上一定的附加条件:如写日记就不能只限于“动笔就行”,写一事一定要有中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上等。并认真给学生算一笔账:若按每天写300字,一年下来也是十几万字著作。让学生明白这里面包涵着贵在持之以恒的哲理。在加速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立足于自我竟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自我提高,用今天的自我和昨天的自我作比较,看看自己有什么进步,这样既能防止差生的自卑,又能防止优生的骄傲,此时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导”一定要“导”得适时和适度,使教师的“导”能真正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制定计划加强落实
自学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教会学生会学,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制定科学的可行性的计划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向明确,不走弯路,在组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应力求内容具体、任务明确、措施实用。计划中既应有学期训练的总量,又应有每周甚至每天的训练内容,每天课内课外怎样安排也应有明确的目标。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更有利地促进计划的实施。另外,还应组织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督促,逐步消除不良习惯,扩大良好习惯的地盘,如评选自学习惯最好的同学,评选自学能力最强的同学等形式,帮助控制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较差的同学,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成立帮带小组等活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当然,不论是引导自控,还是互相帮助,教师都不能忽视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使教学成绩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三年中外出开会341天,最多的一年有130多天外出,在这些时间里均由班干部管理班级组织学生学习,而在期末考试中学生的及格率、升入省属重点高中的学生数在全县均列第一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还在于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自学方法。
三、掌握方法形成习惯
自学是一项有目的的认知过程,有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一堂新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了解哪些知识通过自学自己就能解决,哪些问题自学后还是不能掌握,然后带着问题去听教师有序的“导”或“点拔”,概括起来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基本环节:课前预习———专心上课———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反馈校正———阶段小结。这六个环节只有“专心上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其余全要自己完成。按这个基本规律学习,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国外教育家通过实验证明:学习知识是呈螺旋式发展的,是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飞跃过程。按基本环节学习正是遵循了这一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知识在实践和认识飞跃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完一堂课或一单元后,总是用精炼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如果把每一个知识点比作一粒珠子,做小结可看成是串珠子的一根线,若单用双手去捧这些珠子,一是捧的数量有限,二是容易丢,而用小结这根线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提起来是一根,放下是一圈,知识不杂不乱,一目了然,更不容易丢失,为此在培养学生自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总结,发现知识间的联系,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又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基说过:“学生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而不能周转,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包袱。”学生通过自学小结能理解并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脉络体系,不断获取新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中饱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优秀的教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个人终久不能成为会走路的图书馆,要适应知识更新变换频率就必须学会自我学习。
四、小结
良好的习惯是逐步形成的,自学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贵在坚持。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多引导、多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直至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者:胡倩 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