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语文论文
第一篇:小学语文学生写作兴趣培养
一、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指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学生的阅读面如果不够广泛,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会很普通。小学生的写作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的,学生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将作文写好。所以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并且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精读为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阅读可以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阅读方式。小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精读为主,精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每句话都要阅读、理解,读到不懂的地方,要做出标记,然后自己查阅资料,弄懂之后再继续阅读。
2.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好的语句和段落时,要及时摘抄下来,并时常翻看,还可以在阅读了一篇文章之后要写出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3.安排阅读课。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讨论,还可以让他们互相推荐书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4.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限,以致很多时候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得不到解答。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形式收集信息,以此来弥补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不足。
二、安排学生口头作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学生只有先进行口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拟定一个题目,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每天让两名学生上台演讲,轮流进行。演讲的题目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开始可能会由于紧张而表现得不太完美。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学生通过演讲,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
学生的能力不同,作文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鼓励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1.恰当使用评语。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写作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恰当的评语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一味贬低。教师在总结学生写作优点时,要做到全面,并对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指出缺点时,教师要多从鼓励的角度进行点评,并提出适当的修改建议。通过教师的评改,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学生以后更好地写作。
2.采取灵活多样的评改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上交作文之后,再将作文随机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之间互相评改。在评改前,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互相评改的作用和重要性,这样学生在评改时就会变得格外认真,其次,要求学生在评改时,要对文章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学生修改后,教师要将作文收齐,然后根据学生的评价写出自己的总体评价。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对待作文的严谨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小结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使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周长活 单位:河北临西县单屯校区
第二篇: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能够将课文中枯燥的文字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讲完课后,播放动画,使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当中,这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想象。
(二)教师要善于利用鼓励性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让他们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他们学习水平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他们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而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树立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评价,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评价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答案中好的方面,再针对欠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接受知识,而且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能随意接话。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常都是教师提问以后,找一个学生回答,之后便给出正确答案。这种模式中,学生对问题缺乏思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惰性,也就不再愿意思考了。这种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而且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进行提问,可以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再进行解答。
(五)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图片和音乐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给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都是由教师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也因此受到了束缚。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进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过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遵循由简到难的规律的,所以,教师的教学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为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此外,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提出同样的要求,否则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敏霞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柴关学区
第三篇:小学语文学生写作兴趣培养
一、分析小学生的写作态度,从心理上诱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语文教师要改变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害怕写作,觉得写作很难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如果想使自己的文章更清晰有条理,可以在写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力求使文章符合最基本的习作体例:有开头、有结尾,中心明了,顺序自然。假如小学生还想自己的文章更显得有文采的话,可以有重点地对关键字词进行修饰和点缀,还可以运用自己熟悉的修辞方法,使语句生动形象。小学生只要有一段时间的习作练习和锻炼,就基本上可以自然地写出比较好的文章。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小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观念
小学生一遇到写作题目,就总感觉没有可写的内容,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里没有备用的写作素材,所以总也没得可写。其实,小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自己没得可写,主要是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善于发现和观察,也不注重对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挖掘。正所谓“世界上并不缺乏美,是缺乏发现美”,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同学们并不是缺乏写作内容,而是缺乏发现。缺乏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美好事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每天我们的身边都有很多新的事情在发生,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写作素材。小学生一定要养成善于发现和观察的好习惯,这对我们的写作非常有好处,可以给写作提供和积累丰富的素材,使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胸有成竹、信手拈来。
二、注重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巩固
(一)将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使小学生能够喜欢写作,而且有好的写作作品,语文教师就要将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如果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就很难写出出彩的习作。小学生一定要注重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要善于对日常生活感悟和体验,养成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要有意识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要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只有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小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内容可写,有感悟可发。同时,语文教师在做命题作文的课堂练习时,对题目的设定也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摒弃命题作文的教授模式,避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2.兴趣事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会自发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师要想使小学生有好的习作,就要使小学生喜欢写作,对写作感兴趣。要想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既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结合,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体验和感悟,才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习作教学和学习中。语文教师对习作的命题要做到有新意而且有创意,具有开放性,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口头作文比赛、故事会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多练多读,巩固写作兴趣
1.小学生在培养写作兴趣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靠平时的写作锻炼,如果小学生只停留在写作兴趣的层面,而没有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意识和实践,久而久之,对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和保证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引导小学生养成勤写勤练的好习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写笔记、写随感、写心得、写总结等来不断锻炼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例如,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练笔意识,督促小学生经常自备笔和纸,以便在自己有某些想法和发现有趣事情的时候及时记录下来。只要是有所思所想,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哪怕仅仅是一句话或者是几个词语,小学生都要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因为这种随时记录和积累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会紧张,写起作来也会文思泉涌,再也不会感到困难。这种勤练笔的好习惯有助于巩固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文学名著给学生,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这也有利于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巩固。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著作都融文学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体,具备阅读能力的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不仅可以学会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这些名著的学习,小学生可以体会写作通过记载史实鼓励和启发人们的功能,继而对写作的兴趣更加浓厚。
三、小结
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因为写作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去积累、去锻炼。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巩固,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教学经验,在提升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指导小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作者:王再生 单位:贵州省思南县尧民民族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学生想象力培养
一、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只有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打破固定的思维僵局,而不断引领学生做出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为此,教师必须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和授课习惯,通过有质量的疑难问题的提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进行积极思维。要经过别出心裁的问题设问,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想象和联想。同时也进一步启发其积极进行思维。但是,作为语文教师,也必须意识到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即很多问题的解释并非统一固定的,而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就表明,对文本的阐释和对作品的赏析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角度和视野,而应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解读功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想象。对学生出现的误读现象及时给与指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得到思维的有效提升和锻炼。为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会主动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锻炼,同时,提出的问题并非随机性,而是有目的的进行设问和提问,善于通过问题的碰撞和矛盾的出现来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蕴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想象和生发的能力。
如教学《荔枝蜜》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尽管把蜜蜂的外形、动态描绘得很形象,我进一步启发他们:“文中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大爷,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学生展开了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对蜜蜂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想象力的火花迸发出来了,自然,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力
“空白”指的就是作品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对其进行二次创造。语文学科就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其文学文本的留白处较多,也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阐释角度和想象空间,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如《小熊住山洞》一课,在读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小熊砍了树,盖了新房子会是什么结果?学生一定会说:“森林就没有这么美了!”“春天没有绿叶、夏天没有鲜花、秋天没有果子,小鸟都没有家啦!”……接着还可以引导学生再想:小动物们会怎样做?学生一定会说:“小动物们就不会理小熊了,更不会感激他!”“小动物都恨死小熊啦!”“可能小熊盖的房子很漂亮,但是再漂亮也没有客人去做客……”这样续编故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设想不管对或错,都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在讨论时各抒己见,在想象中思维互相碰撞、启发,在文中没有出现的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总结
我们从丰富表象积累,以开阔想象、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个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者:宋淑华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红花尔基镇学校
第五篇: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合作探究,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策略,选择一些有价值、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知识探索、形成、实践过程,生成技能,达成目标。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给学生留有时间、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一课时,为了便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见解,我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下列问题,一是课文中选取了几幅典型画面揭示课文内容?小镇的早晨美在哪几个方面,有哪些典型特征?课文的侧重点是什么?等等,由于有了问题的引导,加之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感知实际,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有的问题回答得出乎意料,笔者因势利导,对学生理解不准、把握不深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不但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解决问题,创造人人参与、个个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学、会问、会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内容,把一些一时搞不懂,弄不清的问题标记下来,及时提问,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的发生的原因、经历的过程,抓住关键词、动情点、中心段,深入阅读,感悟内容,与作者共鸣,进入最佳的学习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感知能力、思考路径进行激励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向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和启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联系实践,衔接生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用性
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进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关注课堂教学质效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学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联系实践,衔接生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生活,活学活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和自学性。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编写小报、讲故事、读诗词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世间万事万物,感悟自然四季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调查、感悟家乡变化等,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情感爱好、成长经历,体验参与语文学习,运用语文知识的快乐,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内容极其广泛,语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如,笔者教学《小露珠》一课,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小露珠并不陌生,但有的观察得不仔细、不深入,我引导学生在早晨观察小露珠,并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让学生抓住小露珠的特点进行细心的观察,由于有了教学要求,学生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情况记录下来,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从将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羊寨镇北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