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学论文 » 正文

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论文3篇

2021-4-10 | 宏观经济学论文

第一篇

一、宏观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和经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从经济学诞生到现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数学,基本上都是依附在数学这一学科之上而得以成功发展起来的。从根本上来讲,数学的概念是在漫长的生产活动过程中一点点的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产生的,而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也由于各种统计规划方面的需要,逐渐的在数学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今的诸如人口学、劳动工资学、金融学、价格学、市场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等无跟数学中的计数、计量、计算等紧密相关的经济学的分学科。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数学的概念,可能就衍化不出后来的那些学科,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完整的经济学,更不会有宏观经济学的存在。

二、宏观经济学中数学理论的应用分析

从自古以来经济学跟数学这一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在对于研究宏观经济的时候要不要应用数学理论这一问题上根本就不需要怀疑,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确定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应用数学理论的方法,改变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对于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应用知而不精,精而不细的情况,促进专业人员对于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应用情况。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在宏观经济学当中对数学理论的有效利用,大多都是通过对于数学模型的利用来实现的,但是,即使在对于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的应用,到现在为止,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仍需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沉淀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

(一)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中的应用情况。经过实践研究表明。

在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合理的应用数学理论将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加的清晰化和具体化,也比较容易能够发现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更有利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研究人员对于数学理论的掌握度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宏观经济学当中,还有很多的数学理论或者是数学模型都是出于初步臆想的阶段,还不具备比较明确的预测性质,而这些,就需要广大的红光经济学的研究人员再经过大量的实践以及完善才能够形成完善成熟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模型,也只有经过完善之后,才能够毫无顾虑的投入到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当中,才能够在现实的应用中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和效益。

(二)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应用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也正是由于研究人员对于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当中知而不精,精而不细的尴尬情况,所以,即使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理论,也会以为一些小细节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由小生大,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而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在对于数学理论的应用方面,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于数学模型的应用上,对数学模型约束条件的取舍过于随意。几乎所有的应用在宏观经济学研究当中的数学理论,都是在设定若干前提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的,这样,只有当所有的假定条件都满足其本身的逻辑严密性和计算准确性的时候,该数学模型才能成立。而在实际的实践当中,绝大多数的经济研究人员对于建立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都把握的不是很好,对于约束条件的确定十分的随意,好一点的可能只是将约束条件简化一些,而差一点的,根本就不考虑约束条件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建立模型的时候仅从模型本身的需要出发,却不考虑实际的客观要求是否符合。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当中,数学理论的应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说,对于数学理论的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对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细致程度,尤其是在当前科技高度发展,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严谨越来越精细的时代,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所以,有关专业人员一定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好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郑世军 单位:贵州凯里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第二篇

1、互动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宏观经济学理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学派林立,有的侧重于关注长期问题,有的侧重于关注短期问题,有的侧重于需求方面的问题,有的侧重于关注供给方面的问题,有的侧重于关注政府干预,有的侧重于关注市场自由。因此,对同一个问题这些学派常常看法不一,存有意见分歧是司空见惯,于是就导致很多问题貌似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样,习惯了中学课程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的学生们普遍感到极其不习惯,甚至是非常别扭,由此加重了经济学教学的困难。目前的经济学教学简单地采取传授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教学方式更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三重境界中哪一个都不容易实现。学生通常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方式单一而枯燥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难于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不佳反过来则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弱化了经济学教学效果。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与丰富教学手段。针对上述经济学教学所出现的情况与问题,改革方向之一就是要加强互动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解决经济学课程枯燥、实践活动少的难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强调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伟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也同样认为,学习个体有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它可以来指导自己的注意、知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认知过程,能够支配学习者在对付环境时自身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即学会如何来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简言之,互动教学围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它将极大地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有利于教学活动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这不仅会突破课堂的局限,弥补课时量偏少的现状,而且将有力引导学生良好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与形成,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经济组织与经济行为有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牢固树立经济学思维,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2、互动教学的设计

总之,互动教学就是要以激励和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当然,学生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老师耐心细致与循循善诱的指导十分必要。幸运的是,当前IT产业迅猛发展,网络工具越来越多样而便捷———既便于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料,又便于快速沟通交流,这就为增加互动教学的改革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手段与客观条件。下面,简要地介绍我们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所做的积极尝试。

2.1总体设计思想

当前,许多高校采用高鸿业版本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其特点是以阐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理论为主,围绕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几大宏观经济目标,系统介绍了相关的经济理论模型,及其理论支撑下实施的多种政策组合与效应。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其任务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为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下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这一会议使得宏观经济理论的运用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因此,我们决定以模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形式作为互动教学的切入点,组织与选拔学生代表各主要经济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会议模拟,积极细致地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网络工具自主地展开资料搜集、整理与交流,以及串联各理论知识的运用,努力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2.2部门的选择

目前,西方经济学说多从市场经济制度这一隐含条件出发,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区别。在相同经济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采取的政策举措应该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广受大家非常关注的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我国不能简单照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需要在政策实施的时间、力度、组合等方面多多考量,为实现政策目标更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比如说,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依据宏观经济理论中的菲利普斯曲线,主要依靠实行一定的通货膨胀政策。然而,这涉及货币政策的权衡取舍,对于中国而言绝非如此简单,它还应该综合考虑劳动者权益、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等系列宏观环境,在政策的具体运用上牵涉到我们的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否则,只是中央银行实行一定的货币政策并不够很好地奏效和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为了充分而深刻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所依托的经济原理,以及这些理论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实践与运用,我们特地选择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工信部、商务部、国资委、人保部、住建部、农业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由学生通过竞争的方式筛选出各部门的模拟会议组成人选。

3、模拟会议的组织与实施

旨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悉心准备,模拟会议从前期准备到顺利举行基本上贯穿学期始终,共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筛选成员的演说阶段。首先,在新学期伊始公布活动方案。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部门进行报名,通过发表竞职演讲展开竞争,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获胜者,由他在模拟会上代表该部门发言建言。活动方案一经公布,学生们群情振奋,踊跃报名。其次,在正式的竞职演讲阶段之前,允许报名者在该部门所涉及的范围内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准备演说方案。在此期间,老师引导大家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比如,查阅各部委政府网站、专业数据库和专业论坛,熟悉所参与的职能部门尽快进入角色,尽可能多地搜集所需要的材料等等。再次,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在从第五周起的连续数个星期里,每次课堂最后留出部分时间由部分报名者发表演说,每位演说者限时3分钟。每个部门演说结束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最后的胜出者,以代表该部门参与最终的模拟大会。这样,当选代表走马上任的那个高兴劲头,别说有多高,进一步迸发下一阶段继续参与模拟会议的热情。第二阶段:精益求精的交流探讨阶段。首先,每位胜出者各自分别准备出模拟大会发言稿。要求按照自己掌握的数据资料和经济理论来决定演说内容———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为来年的经济政策建言献策。为增强模拟会效果,每位发言者必须制作幻灯片,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言简意赅。其次,就演讲内容的初稿与老师面对面地讨论。指导老师条分缕析地介绍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导致同样的政策为什么国内需要牵涉多个部门,以及牵涉哪些部门,它们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协调配合。在此基础上,肯定初稿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处,要求每位同学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发言稿幻灯片,一定要运用理论来展开剖析,尽可能地做到精益求精。再次,在具体模拟会举行前,反复修改以确定最终的发言稿。通过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及时与老师沟通信息与交换意见,数易其稿,日臻完善与简洁。这样,不少的同学制作的幻灯片很精彩。第三阶段:模拟发言阶段。在上述两个阶段的精心准备下,基本上在12月份国家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期进行模拟会议。这既与学习进度相一致,又便于模拟会议的成果可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成果相对照,以检验同学们的理论知识运用效果。模拟会议安排在正常的教学进程中随堂进行,时间为连续的两个课时,教室尽量布置成一个会场形式,代表们在前排座位就座,其他同学分列其后。前一个多小时由各部门代表陆续上台,在限定的时间内结合幻灯片展开声情并茂的论述与发言。剩余时间里,由任课老师逐一进行细致的点评,总结得失,对于参与学生的合理分析给予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需要改进的欠缺之处。

4、总结

我们先后在三个学期进行了尝试,每次都有班级近半数的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到模拟会的活动中去,各方普遍感觉收获颇丰。模拟会议的开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间建立起理性的沟通桥梁,把昔日难以理解的图形与数理模型变得鲜活起来,还把这些同样地传递给那些未报名参与的同学。通过模拟会议的进行与网络工具的充分利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活动得以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拓展,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书本向实践的转变。可喜的是,在活动中许多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谓是一石数鸟。总体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们的良好学习研究方法迅速形成,他们对经济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逐渐树立起一定才经济学思维,从而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关注的是,在竞职演说、发言稿以及模拟会议发言三个环节,还需要精心准备,在学生们的临场语言表述、时间掌控、理论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必须给予耐心而细致的指导,特别是对于登台演说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足够的信心,努力克服胆怯与紧张的心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先期进行一个小范围的彩排,以进一步增强演讲和模拟活动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活动臻于更高境界。

作者:胡卫东 单位:湖北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第二篇

1、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效益逐年上升,但是这也慢慢引起人们对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状况的担忧,比如泡沫论、地荒论的出现,都表现了人们的忧虑,但是现阶段群众们最忧虑的还是那让人望而兴叹的房价,国家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连续出台了一些宏观调控政策。

2、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现状越来越好,但是飞速发展的经济也陆续带来了一些经济难题,那么国家这时必须依靠这只“看得见的手”,帮助那只“看不见的手”,进一步稳定市场秩序,解决冲突,避免一些消极因素的滋生。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依靠各种调节和控制的手段,如增减税收、改变货币供应状况等,最终来改变市场的总体需求量,同时还会对人们的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造成影响的政策。

2.1财政政策调控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增减税收来改变市场的总体需求量,同时还会对人们的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造成影响的政策。在房地产业过热时,政府通过增加房产税、减少投资等措施来降低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为房地产投资成本增加负担,这样一来,就能够转变市场发展方向,使潜在的投资者放弃进入市场,最终解决了市场中的难题,缓解了矛盾,同时还能够间接放慢房地产发展的脚步,从而避免一些由于房地产发展过热而引发的问题,最终可以保证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2.2货币政策调控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

货币往往是与银行挂钩的,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控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发行量,从而使利率波动,最终影响市场需求。首先,存款准备金政策。国家改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的供应,最终引起利率的波动,来影响房地产投资状况。比如,这几年,国家为了降低居高不下的房价,就提高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从而降低了贷款份额,最终造成利率的提升,投资者自然也就减少了贷款,最终缓解了市场的矛盾,放缓的发展步伐,避免和减少了一系列问题的突发。其次,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中央银行采用调整再贴现率这一手段来改变商业银行货币流出的数量,以此来引起利率的波动,改变投资者的资金流向,最终影响到市场需求,收紧房地产贷款的口子,延缓房地产过快发展的脚步,从而间接改变房价现状,帮助消费群体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民生的改善。

3、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协同发展的路径

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样,都属于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客观面对房地产经济周期,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可以解决房地产业的周期振荡,保持波动被控制在合理、稳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巨大波动给房地产业带来的经济创伤。以下对宏观调控政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关系。

3.1处理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差异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统一性的矛盾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房地产业也具有地域性特点,在不同的区域,房地产的繁荣程度也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房地产的经济周期分为全国性的周期和区域性的周期。由此可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对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考察,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避免以偏盖全,同时还要落实各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取得实效。

3.2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调整货币政策

政策的制定要与实际国情相结合,因此,货币政策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时刻以国民经济的变化为导向,进行政策的及时变更,以避免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或者高热度的状况。国家还要注意及时调整利率,做到松紧合理,调控有序。同时,要严格限制货币政策的调整范围、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流动,在此基础上,抓住房地产对国民经济有巨大贡献这一优势,延长周期波动,让房地产业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保持财政政策调控的稳定

经过时间的考证,当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时,采用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措施对经济的复苏和长足发展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因此,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应该尽量减少现阶段的财政政策,如应该减少对现阶段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从根本上转变结构。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政府必须谨慎选择适应现阶段发展的财政政策,同时要尽量不使用大幅度的调整措施,保障房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

3.4加大对房地产产品的改善力度

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住房供应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房地产供应和消费者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基于这一点,政府应该指引市场形成一种梯度消费模式;政府要不断完善居民住房保障体系,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将住房投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肆意扩大规模;解决供需严重失衡的问题,比如,减少大型商品房和别墅的供给量,减少大户房、天价房的建设指标,多提供中小型住房,满足中低等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严重阻碍了房地产的发展。由此可见,应该严格控制房价,政府要及时搜集和了解各个时间段、各个地区的房地产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使房地产市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的价格评估,可以让房价更加合理,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这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3.5新的调控政策不该贸然出台

自新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以来,只有各别城市的房屋成交量出现了些许下降的状况,但是仍未影响房价,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不少群众认为,是国家调控的力度不强,应该陆续出台更多的政策来调控,比如利用开始征收房产税的方式来压制房地产的投机倒把,让房价开始回落到人们普遍可以接受的水平,满足群众需求。而想要出台调控政策,就必须首先进行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否则政策对市场只会造成负面效果。而国家要进行调控,就必须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必须着重解决资本盲目流动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片面依靠抑制房价上涨的方式,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的调控政策必须立足于长效机制上,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让政策能够发挥实效,同时还要多管齐下。

4、结语

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经济同其他经济形式一样,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性。而在不同时期,其波动性具其特殊性,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其周期波动自然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宏观经济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二者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只有通过出台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引导健康合理的公民消费模式,加大公民的住房保障力度,打击各种恶意哄抬房价的行为,房地产的经济周期才会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广阔。

作者:王胜男 单位: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

第三篇

1、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许多经济学热点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生,当前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常常能见到该课程包含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能使西部地区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文献时能尽快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运用更深入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和更前沿的数学方法演绎与证明经济学命题,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型建立、经济学分析、数学推导以及之后的实证分析。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的期刊往往十分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此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前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掌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前,西部地区不少高校逐渐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馈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主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教师常常会为了照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度,并适当回顾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身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2.2缺乏相关数学知识

数学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的数学工具主要有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硕士研究生在修习此课时往往会因为相应数学知识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课程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系专业的本科阶段在开设课程时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讲授完毕。虽然学生在考研时会重新复习这三门课,但在大一大二的本科学习中可能由于不知道考研科目设置而对上述数学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时一知半解,做习题时草草了事,对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同时,在大三、大四以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可能因为未开设或未选修经济数学方法、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与经济联系度较高的数学课程而导致数学基础薄弱,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教育时面对复杂的数学工具很难理解和掌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师资力量缺乏。讲授该课程需要较深厚的经济学沉淀和数学功底,同时由于许多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都是英文文献,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予以支撑,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常见。②存在人才缺口。许多能力很强的教师或博士均由于待遇、福利和机遇等原因选择了东部地区高校就业,导致西部地区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不足。③现有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经济学和数学的前沿问题,若未一直关注该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则很容易造成知识更新速度较缓,讲授课程内容陈旧、不适用等现象。④授课方式。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推导,若不注意授课方式和讲课风格,则容易让听课学生有艰深枯燥之感,难以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3、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3.1从学生的角度

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前置课程知识欠缺以及基础薄弱,针对性的对策有:

①各高校经济专业应该在本科教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引起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在大三、大四阶段广泛开设经济数学方法、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数学方法等专业选修课,并在大一、大二阶段向学生强调经济学学习和考研科目中数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级宏观经济学和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尽量拥有系统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各高校经济专业在对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同时,应该实际调查选课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做好课程衔接,最好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先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并适当地增开与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应的数学课程,如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同时,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相关外文文献的能力,应该配套地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③为了保证学生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配套课程之后能真正达到课程要求,应该在出勤、课堂表现、习题和考试上适当严格要求,该课程中大量的模型推导必然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理解、推导和记忆。适当选取考试的方式和考试的难度,使学生在有动力学习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太大压力。

④学生在学习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并掌握了其中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后,下一步必然是通过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方式来体现出学习到的知识。若缺乏相关培训而导致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欠缺、写作方式不规范,则很难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开设科研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配套课程与讲座,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非常重要。

3.2从教师的角度

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引进缺口和自身知识更新,针对性的对策有:

①设法增强师资力量,引进相关人才,扩充师资队伍。注意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讲授条件(即经济学、数学和英语均有较强能力)的人才,为此可以适当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培养专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原有教师结构知识储备落后,要积极地提高原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②形成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团队,吸纳能力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加入团队,设法增强团队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学习新知识,一个良好的研究团队能使团队中成员对相关知识有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共同讨论和研究也能使人受益匪浅。

③针对教师知识更新速度问题,西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应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派出相关教师与人才赴外学习深造,与国内外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他人长处,弥补不足。同时应该尽量保证学校外文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更新及时,为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得相关学科最新前沿理论提供有力保障。

④教师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应该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力争讲课能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知识点要落到实处,模型推导应该根据学生能力来决定详尽程度,布置数量和难度适当的习题并及时讲解,保证学生尽量掌握重要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娓娓而谈或环环相扣的授课风格往往能使学生更清楚明白地掌握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作者:肖琴 代贝 文淑惠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