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高中数学论文 » 正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共6篇)

2021-4-10 | 高中数学论文

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提问原则

一、启发性

正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自主地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内化。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主动地思维认知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基础与认知规律,要能够在学生的水平与教学内容间找准切入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展开有序思考与思维,推动学生顺利展开探究活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具有启发性的呢?我们在提问时,首先要明确了解提问对象的实际水平,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以问题来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维问题,经过自身的主动思考,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状态,才能展开主动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紧张而繁重,如果只是以单一枯燥的方式提出问题,学生会对问题心生厌倦,而降低学习热情与探究动力,这样的教学就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提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与新颖性的问题,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这样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过于直白的提问,可以运用故事、游戏、操作、多媒体等来创设丰富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们可以用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巧解从1到100的自然数相加的结果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全体性

素质教育提出,教育不是面对个别优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要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发展。所以,教师提问时要以全体学生为目标,让全体学生都能展开主动思考,而不能只成为部分学生的课堂。一是把握好问题的层次。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在设计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把握好提问的机会。学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学习上却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只是针对优生提问,而是要将提问的机会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的权利与自主提问的权利。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学堂。

四、科学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科学而准确。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锤炼语言,运用数学专业术语来准确而科学的阐述问题,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这样只会误导学生。科学而准确的问题才能让学生读清题意,才能据此展开思考,将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组合,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一门技巧。如若不谙发问艺术,教学就很难收到成效。教师要深入研究,将学生实际与具体内容结合起来,以问题来贯穿教学始末,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全面提高。

作者:张志勇 单位:河北省故城县郑口中学

第二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优势互补

“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个学生的力量和知识总是有限的,教师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思考。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影响,就会形成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有时一个学生的一句话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学生灵感产生的导火索,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学习了《二次函数》后,通过做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去总结和归纳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的做题规律是什么?一个学生的认识可能存在不全的时候,但是在学生共同的探究和总结中,学生就会总结出: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多涉及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问题,处理时一般是相互转化。一般规律是:在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时,常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数形结合来解,一般从开口方向;对称轴位置;判别式;端点函数值符号四个方面分析。在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有关问题时,一般需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求解。通过学生的合作,学生们把问题分析的非常全面和透彻,这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当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或者需要学生综合分析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二、营造氛围,科学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地给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动起来,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和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教师给学生营造氛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多媒体进行教学,声形并茂地展示了数学知识;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教具,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绳子和两个图钉,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图钉固定绳子的两端,但不要把绳子拉紧,之后让学生用笔去撑起这个绳子,并且沿着绳子去画所呈现的图像,学生会看到一个“椭圆”,呈现在了自己的本上。通过学生的动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时候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氛围已经非常浓厚了,教师再引入椭圆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适时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思维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在教师的周围的。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快乐地学习,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差或者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拨正学生的“前进方向”,让学生可以顺利地到达知识的彼岸。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记忆错误,数列性质运用不熟练的,裂项相消时保留哪几项出错,合并时运算错误。教师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地更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形成正确思路和数学思维。

四、学案相辅,帮助学生有的放矢

“导学案”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出现的一种教学辅助资料,它把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都呈现给了学生,可以说让学生做到了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想要讲授的内容都呈现在了导学案上,学生可以针对它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思考,促进了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可以主动地学习了。另外,导学案上还带有一些巩固学生学习情况的练习题,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掌握,让学生可以练习所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实现了高效课堂,促进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五、总结

总之,教师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要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起来,积极地探索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来获得对于知识的认识。只有在学生不断地学习中,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莫静波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

一、互动教学法

互动学习模式,可以利用他人已经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和成果,这样就能够为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课业负担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效率,可谓一举两得。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运用互动教学法呢?做好课前准备是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就必须提前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数学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的,他们不会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就要想办法,运用一切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动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那些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应该做好有序的衔接,或者是运用一些方式将这些重难点做一些简化,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更轻松。课前准备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备课没有必要,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如果我们不做好一个完整的备课,那么又怎么能做好教学这一工作呢?因此,教师要认真细心地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时,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提出一些可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学习任何东西都要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对于高难度的数来来说,更应该如此,只有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有难度的知识。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好学心理。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能因为基础知识简单而忽视对基础的学习与巩固,越是简单易懂的基础越要重视,每天都要教导学生温习一遍基础知识,把基础打扎实。数学课上教师讲的多是理论知识,举例较少,远远达不到使学生熟练掌握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课后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题,练习题的布置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练多了,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游戏教学法

实践证明,游戏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之一,很多学生都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力,在玩游戏时,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其中。运用小游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一旦学生对数学充满信心和热情,那么学习效率必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法虽好,但是也要运用得当,如果教师运用不当,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在选择小游戏时,教师要注意一点,游戏内容必须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我们做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而且数学教学一般是在教室内完成,所以我们运用游戏教学,只能是选用那些比较容易操作、简单方便,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的游戏。此外,竞赛、比赛的形式也是可取的,高中生普遍争强好胜,我们利用这种手段来刺激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来。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比赛。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但是我们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开展各项活动。

作者:何瑞娟 单位:河北涿州中学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及策略

一、全面分析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

(一)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科学的方法高中数学内容多,思维复杂,时间又很紧张,想要顺利掌握其中的真谛,学生必须拥有适当的学习方式,自己寻找、归纳出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现实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却疏忽了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寻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忙于记录教师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概念的讲解和剖析,没有认真听取教师对其包含的思想方法的分析以及重点和难点的探索。这样学生的笔记虽然记了厚厚的一本,却还是理解得不够透彻,问题也有很多。如果此时学生仍不利用课后时间去巩固和查漏补缺的话就会让不理解的知识及问题积攒得越来越多,无论下多大的工夫去背诵那些定理,做多少的习题都于事无补,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源泉,是保证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石,是推动学生掌握数学技巧的动力因素。但是那些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之后就会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基础知识已经很牢固了,从而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对于教师开展的基础训练活动也不屑一顾,经常是脑子中有一点点思路知道怎么做了就不再认真地思考和演算书写了,只有高难度的题型才能够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养成了好高骛远的错误学习态度,因而在考试中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会因为小的演算错误而“翻船”。

(三)不能及时进行拓宽和深入的思考高中数学知识要比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增加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也正是如此,高中数学就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好进一步学习的准备。面对高中数学中那些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为了应付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问题,教师并没有及时地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分析,而是把这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课下自主去完成,可是学生面临众多的学科学习任务,也就忽视了这一项,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高中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及时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问题的所在,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知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剖析、理解数学知识才能够掌握数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之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高中学习阶段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做好课前的预习与自学环节,在课堂中学会听课,重视领会教师的数学思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课后能够自主地进行复习和巩固,进行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的学习行动。

(二)学习要稳中求稳,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不能够操之过急。高中生由于自身的阅历少,做事容易急躁,有时候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于是便忽略了质量,进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这样会使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和牢固,难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沉稳的学习态度,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有耐力和毅力,持之以恒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及成绩。

(三)研究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自己的联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这种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高效地学习。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并且从中进行分析和理解,寻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总结

总之,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就要认清数学本身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学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作者:赵会慈 单位:河北省枣强县第五中学

第五篇:高中数学生本教学中能力培养

一、民主课堂,平等对话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的大脑,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来回答问题,这是课堂最宝贵的资源.教师建立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打开思路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共同探讨,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平等的与学生对话,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观点找出误区,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门,使学生能够顺畅地达到成功的终点.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直接的讲解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先采用了细胞分裂的方式和减半绳子的方式来引入对指数函数的逐步感知,在学生的讨论中很快就得到了细胞分裂的个数y和次数x之间的关系:y=2x;绳子剩余的长度y和次数x之间的关系:y=(1/2)x.通过这两个事例使学生充分地认识了指数函数,这时让学生自己来建立指数函数,结合学生的生成来观察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掌握情况,这时学生的主动出现了错误生成:y=3×2x、y=(1/2)x-1,面对学生的这种生成,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在此对指数函数的定义进行分析,在学生的探究中得到了这两个函数不是指数函数,学生也充分地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

二、合作交流,互帮互助

惟有交流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善于合作才会更好的学习.对于高中数学,许多重难点都无法独立去领悟,对此教师要有计划、有原则的建立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增加思维之间的碰撞,将课堂变为全班同学共同的探讨的舞台,学生之间互通有无、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知识.可见,讨论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时,针对本节难点斜率的理解,学生一般都误将只要是倾斜角就可以来画直线的方向,而且每一条直线的倾斜角都是唯一确定的,然而斜率却不是这样的;再有为什么要用倾斜角的正切来定义斜率呢?为什么不用正弦、余弦或余切呢?面对这样的问题,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寻找在认识上的不足,教师积极的参与讨论,采用图形结合的形式,在不断的争论、验证、计算中,让学生认识到直线的方程中体现的不是直线的倾斜角,而是倾斜角的正切,即用y=kx+b的形式来表示直线方程,其中k的值整好的倾斜角的正切.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直线斜率的概念,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激励发挥,公平竞争

在竞赛中,学生都会变得很积极,很少有消极被动的现象,因此可以采取“激将法”,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来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适时的激励学生的斗志,使个个学生都想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比赛式的课堂;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不以优差生来定标准,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使优等生迅速找到方法和技巧,使差生能够稳步向前,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比如在学习“圆的方程”时,引导学生对圆的方程进行推导,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和特点,能够用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顺利地求出圆心和半径,学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在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方法之后,进行相应的针对性练习,我才用了竞赛式的模式,让学生选取两个小组进行对决赛,其他的小组则都作为评委,对两组的结果进行评判,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的开动自己的大脑,都想在第一时间得到答案.通过几个题的比赛,学生在求解中逐步的掌握了圆的方程的求法,特别是对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的掌握,学生还总结了一般的做题步骤,学会了做题的方法,领悟了其中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建立了下次继续战斗的信心.

在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遵循了以上几点增进学生参与的教学原则,然而效果依然不是十分显著,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没有精力或者没有时间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在教学目标限定的范围内,我们要时刻谨记,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压缩讲课的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说话、记笔记,对重要的问题去自主学习、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总结

学生的主动是学生“想学”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参与思考、及时点拨使学生逐渐的“会学”,这种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帮助学生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乐学”.今天的生本教育,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的就是激励、唤醒和启发,将学生的内在潜动力激发出来,使学生勇敢的面对自己,努力冷静的思考、分析,在想一想、写一写、算一算中突破自己,借助教师的力量来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任科华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过程,这决定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的实物与模型中,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通过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进行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进而抽象出数学模型,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由此上升为理性认知。在以往的教学中所能用到的教具有限,而且这些教具并不能进行动态呈现,使得以往的数学教学抽象枯燥,学生并没有达到对基本概念与定理的真正理解,只是在机械地记忆与运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收集丰富的信息来呈现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动态而直观地将概念与定理的形成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认知,从而总结出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真正的理解。

如在学习“椭圆的概念”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动态演示,固定两点,使绳子的长度大于、等于、小于固定点间的距离,来分别演示所形成的轨迹,带给学生初步感知。让学生认识到当绳子长度大于固定点的距离时形成椭圆。然后再通过改变两定点间的距离来演示轨迹的形成。这样的教学将整个过程动态地展现出来,再加上教师的启发与指导,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便可以认识到各系数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这样的教学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真实地再现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再只是机械地记忆结果,而是深入过程,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来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成长。”这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快速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教学策略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利找到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确保顺利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随时访问的内部网站,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学习信息开展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并且利用网络顺利与其他同学开展各种讨论,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数学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到课堂中,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网络为本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后测验,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和反思,并且通过测验不但能够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我们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丰富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与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作者:刁文刚 单位:河北省故城县郑口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