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现代新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1-4-10 |

一、现代新城市的空间发展

(一)物质与环境

1.城市面貌趋同。

从目前我国现代新城市空间的建设整体结构来看,根据行政、文化、商务、市民中心等不同的定位要求,各自呈现不同空间形态特征。新行政空间多采用以行政办公建筑群体为主的构建形态,如成都新行政中心由建筑楼群由莲花瓣的办公楼和一栋“鸟巢”状办公楼组成;新文化空间则多采用文化建筑群体构成中心区的构图中心,如天津市文化中心的项目包括天津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大剧院、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从这些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可以看出,景观轴线、功能轴线能线性空间结构是串联和形成新空间的基础。在景观轴线构成中,通过结合各个公共空间和绿色开放空间等重要的空间节点,形成区域内重要的景观轴线,而功能轴线的构成则依托空间位置较居中的城市干道,串联起区域内各个重要的功能构成要素,如商务、会议、商业等总要公共建筑。可以说新城市空间的结构多是运用了轴线与构图中心想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造成城市形象的趋同,所谓的“千城一面”的感觉而是建造实施后所最终呈现的形态。

2.空间利用效率低。

新的城市空间多以高层建筑为主要建筑形式,而在众多的高层建筑中多分布于地块的一侧或中心位置,以强调高层建筑的独立性和标志性,地块中其余空置的部分则形成高层建筑的附属用房或是高层建筑的外部公共空间,这种布局方式造成地块间的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较远。相比国外城市的高楼林立,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土地开发强度,我的城市空间中的高层建筑分布相对显得松散稀疏,在相同地块内的建筑空间使用效率明显小于国外。这样的城市空间布置和使用,明显违背了现代城市空间紧凑集约发展的根本原则。

3.自然要素提升。

新的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发展状态,促使了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相互整体发展,其中更加注重公共空间与绿色空间的相互渗透,以弥补新城市空间开发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现代新城市空间中大大加强了自然要素的构建,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起新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特征。按照国家利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功能的综合平和需求,绿化率一般都已到达35%左右,在一般的大型公共绿地都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从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广州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522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增加1.63%。这些多是进年来新城市空间重视生态绿化的成果。

4.慢速交通空间缺失。

城市中步行空间的营造是保障城市活力延续的根本,在新城市空间中微观道路功能正是满足人们步行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提高城市居民出行利用率最高的交通空间,对于城市交通功能而言,起到了对城市其它道路空间分流的作用。但在多数新城市交通空间的建设过程往往忽视支路等微观道路规划建设,与传统城市空间中安静蜿蜒小径、富有生活气息的胡同、树荫覆盖的幽径相比,新交通空间中的道路形式一律都是宽阔的大马路。如总人口约80万的广东高要市,其规划建设的江滨新城主干道宽度达60米;规划人口95万的昆明呈贡新区主干道宽80米;深圳体育新城主干道最窄处为44米,最宽的深惠达到宽至120米,而人口近2000万的北京市,其长安街最宽处也就是120米,众多的案例直观的说明了国内在新建交通空间在设计上体现了“小城市的规模,大都市的规格”。

(二)社会与经济

1.商业活力不足。

现代新城市空间中的商业功能日趋完善,由复合线型转向网络化、立体化功能。商业建筑更为密集,商业中心区的用地范围逐步扩大,加上各大国际商业机构的入住,形成以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所谓“一站式”综合商业等商业形态,而一个成功商业功能的运行则否取决于地段和交通、人气以及管理几个方面的因素,而新城市空间中的居住和办公使用率低导致区域内的人气难以集聚;此外在商业发展中以追求现代商业办公环境,也使传统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正在被功利的、冷漠的现代城市空间所代替,加上传统城市空间成熟的商业环境和完整的配套设施的竞争,目前我国新城市空间的商业活力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传统社交体系瓦解。

传统城市空间环境中聚集着稳定的传统社会交往群体和社会组织,各个部分有成熟和紧密的共同生活特征。长期生活的环境和传统社交体系让市民相互间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这种传统的社交体系也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而新空间环境打造的便利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汽车等快速交通工具的使用,纵然缩短了人们的生活成本,这种“家—车—目的地”的生活模式,破坏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权力,撕裂和损坏了传统的社会交往关系。新居住空间中把来自不同区域的个体相对集中在新的环境中,虽然新居住空间有完善的居住功能设施,提供着各自可供互相交流的、舒适的公共空间,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现代社会发展与人们之间社会信任度的矛盾,造成在新居住空间内难以再形成原有稳固的传统社交体系,传统的居住文化圈解体,新的居住文化有难以在一两代居住者中建立起来。

二、现代新城市空间演进动因

(一)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新的城市空间是各种要素的复合,这些空间要素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交融。营造新的空间环境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以高度集聚的立体化的开发背景下,建立多层的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在实际建设中是需要复杂的建设过程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西方国家,有人总结出当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进入一个加速阶段,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经济因素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新城市空间的发展是以经济实力为前提条件。

(二)政策引导的策动力

政策引导是政府运用规划手段来引导开发商提供公共空间的手段,以弥补通则式管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意大利建筑师罗西则认为,城市依其形象而存在,这个形象是出自某种政治制度为达到其理想形式而构筑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每个阶段过程无不与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有关。现代社会一般通过城市发展政策、法律和规划对城市形态加以控制。许多城市纷纷对新城市空间的建设实施了一定的规划控制与管理。依据国家制订的一系列建设法规,其中包括行政法规(城市规划法、城市建设法、土地管理法等)与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法规(设计规范、更新拆迁安置办法、土地分类标准、传统风貌保护实施办法等),通过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具体手段综合解决新城市空间的问题,力求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三)重大事件的影响力

重大事件对于新城市空间的发展的影响不仅涵盖面广,而且有其明显的时间阶段特征,它对新城市空间完善提升的影响也是直接而且积极的。通过城市中举办各种类型的重大公共活动,将是整合城市现有资源,以强有力的实施目的和统一目标发挥这些资源所应有的最大效率。这种公共事件的影响力将促使区域内的各类项目快速的实施完成,让事件的发生和城市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的应对和结合自身的现状和战略目标,借重大事件之机,达到提高完善本地区设施、加强地方管理以提高新城市空间环境品质为目的。

三、现代新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优质的公共环境空间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掘新城市空间中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环境要素内在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辩证统一,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完善与整合,才能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营造优质的新城市空间

优质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保持活性的重要方式,城市空间中各构成要素的相互整合、相互协调的发展是实现舒适的新城市空间的前提条件。营造优质的公共空间环境应强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共生、和谐的整体关系,这种整体关系强调区域内社会、经济、自然的有机统一。营造优质的公共空间环境在社会因素的背景下,需要适宜社会的发展,形成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的场所空间;而在经济环境的调节下,则需要实现高效、快捷、集约的空间形式;最后通过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最终实现适合区域内适宜地貌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场所。

1.相互关联性。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受到社会文化、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且空间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是相互渗透、重叠的。与传统的功能分区、树状分级等机械的论点想比,现代新城市空间更加注重内部的相互关联性。相互关联的城市空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特征,强调空间的交混、有机、参与、创造、平等开放。

2.和谐共生的思想。

共生概念来自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在建筑学中的认识,同时这一概念也被他应用与城市设计的过程,在他看来“共生在本质上不同于调和、妥协、混合或折中主义。共生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承认在不同文化、对立的因素和不同的要求之间以及在二元对立的两个极端之间的神圣领域”。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不仅仅是中心区个构成元素相互之间的组合和叠加,而应该是将这些构成元素作为城市构成中的基本结构,通过有机的组织和联系来加强各个功能和活动之间的混合,使其在内部发生作用,相互促进和激发,在外部才已活力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3.多元化的整体性。

城市的结构的发展具有不可预知的复杂形式,从成功的中心区营造案例来看都注重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多样性和开发性的特征。面对城市生活的复杂群体,文化、习俗、经历等等因素让这种组成变得更家复杂,这正是由这种千差万别的不同构成了城市五光十色的城市面貌,让城市在复杂的碰撞和各种矛盾的交织中产生活力,所以城市应该反映和适应多种多样的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将公共空间环境、人们的活动、城市功能设施、城市文化内涵、城市经济需求、自然环境要素视为一个相互交织的体系,强调多种元素的动态协调与有机统一,整合、协调、优化空间内各功能之间的构成关系,使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在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协调统一。

(二)营造富有活力的新城市空间

活力是促使新城市空间不断发展、有机生长的力量源泉。富有活力的新城市空间是为了要充分发挥空间的最大效益,让新的城市空间不仅只停留在物质表面,更要激发其产生的活力效应。如何保证新城市空间在快速发展中的“持续最佳状态”,塑造极限效率下的人性与公平,形成一个充满活力且适宜人类生活的城市空间,主要体现在新城市空间中对社会、经济、文化活力的保持。

1.社会活力。

社会活力主要是由社会交往行为激发而形成,可及性等则由人的行为所产生从而激发活力。对话的消亡与交往的消亡,也意味着日常生活世界的沉沦。新城市空间的社会活力的营造首先是保证区域内人口结构平衡与和谐,将各个层次的居住主体都吸纳到新的城市空间中,以形成更加多元混合的社会发现形态。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居住形态,高级公寓、普通公寓与经济住宅并存,这些各种人构成了新的城市空间日常活动、消费行为和社会交往直接促成了社会活力的生成。其次,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也是促使社会活力的有利方法。在信息社会私人空间空前发达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公共生活,而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交往的发生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使社会活力集聚。

2.经济活力。

经济活力是城市活力的外在驱动力。从积极组成的角度看,新城市空间的经济空间效益是“各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的配置组合形成一定密度、局结构和形态后所产生的一种效益”。这种效益因配置和组合的合理程度而大小与正负之不同。经济发展要求效益最大化,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获得效益的要手段。提升新城市空间的经济空间效益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商业、办公、服务业的比例,加强城市空间的聚集度和吸引力,形成多元复合、紧凑高效的经济形态,保成经济活力的生成。

3.文化活力。

新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与与城市传统文化上的连续,形成属于新城市空间的文化活力,这也是城市品质与格调的展现。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文化氛围,文化活力的营造主要是对城市传统文化背景的分析并坚持适应性规划策略,发掘新城市空间特色的和延续社会文化肌理。面对城市文化活力的延续,新城市空间内的各项公共文化设施所强调的不是数量上的优势,关键是在于公共文化设施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公共文化设施所具有的公众参与价值。此外。在新的城市空间内通过延续城市传统习俗的各类活动,延续、发扬城市文化精神,,同样也能增强新城空间的文化凝聚力。

四、案例证说

(一)神农城项目概况

神农城是湖南重点项目,构建未来株洲大都市发展的新城市空间,其中有四个方面目标定位:

1.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规划采用整体城市设计的手法,对炎帝广场的各个空间要素进行整合、优化与提升力求表达人、城市以及自然的和谐关系。

2.塑造新区商业中心,依托天台山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炎帝广场的人文资源,建设以休闲商业为主导的区域,使之成为株洲城市生活的新旗舰。

3.以神农城作为株洲的城市名片,将会使城市具有持续的投资吸引力,激活内外消费活力,并为所有株洲市民提供独一无二的城市荣誉感。

4.建立都市绿色新生活,作为城市客厅,要容纳多时段多类型的活动,形成为所有株洲人共享的生活休闲空间。

(二)株洲新城市空间发展SWOT分析

株洲新城市空间SWOT分析通过新城市空间的内部的自身优势、缺失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挑战加以综合分析,通过SWOT的分析可以看出株洲神农城优势在于基地处于株洲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位置,是新老城区交通主轴和开发区绿化主轴的交汇点、毗邻未来市级行政中心和大学城,是未来株洲大都市发展的中心、天台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都市绿色生活的最佳诠释、炎帝广场的恢弘气势和历史人文资源4个方面;劣势在于活力不足,公共服务性功能缺失、广场尺度过大,核心凝聚力不足。从天台路上看,炎帝像背影为铁塔桁架结构,似被困于笼中、空间文化氛围不足,仪式性、纪念性和庆典性不够突出、缺少固定节庆舞台,有大型演出时,需要临时搭建、缺乏景观设施,天台公园目前处于一种自然的粗放状态,缺少功能的介入以及界定6个方面;机遇在于新城市空间的营造是株洲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契机,为适应现代休闲娱乐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应优先采用具有较强生长发展能力的开放性空间组合架构以满足适应变化的需要;威胁在于长株潭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新城市空间形态的不断完善。

(三)株洲神农城城市设计策略

1.文化精神传承。

将神农文化作为主题,以神农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来诠释和提升城市格调,激活城市地块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内的景观要素和建筑功能要素化整为零,以聚落式的方式渗透其间。通过对炎帝广场原高台部分的梳理,尽可能保持原有建筑结构,通过建筑,景观和构筑物等多层次的衬托进一步确立炎帝像在广场中的核心位置。广场中轴线的强化使以炎帝像为背景的舞台更具仪式性和庆典性,同时也让市民能更以直接的路线进入广场上层空间。在炎帝像的北部设置景观轴线,联系象征农耕文明的炎帝以及工业文明的电视塔。在这条轴线中央设置了景观水池,并在中央有火焰喷出,在节庆时间形成良好的视觉以及庆典效果。

2.主题元素运用。

在广场与建筑之间的带形景观通过设计分别表达耕种、医药、服裳、弓矢、陶器以及乐器。并通过与商业街的功能设置相呼应,达到互动的效果。在面对内街部分则通过商业广场的设置表达炎帝文化中的商业精神。与线形的步行街道一起构成了有节奏感的、收放的商业空间。

3.商业活力营造。

拉链型商业建筑与原有背景建筑形成了一条线形的步行街和六个小型商业广场,营造出有节奏感、层次丰富的商业空间。一二层为单面和双面结合的主题品牌店和精品店。三四层的咖啡和休闲餐饮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室外平台,与商业内街构成视觉的互动。在广场内侧加建商业内街,既将人的活动应向广场,又与后部高层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广场大背景。共同形成了一个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

4.生态低碳表达。

神农城以低碳经济的要求组织业态,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材料工艺等方面充分体现节能环保,采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新技术,并引入污水处理的尾水和中水回收循环,真正实现低碳建设发展。在具体的设计中,通过在神农城内部建设一条亲水绿化带,串联起各景观环境要素,让市民更好的与与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景观亲密接触;并结合炎帝文化,神农城打造农耕园、湿地园、百草园等丰富多彩的植被园林景观。一系列的景观环境营造让神农城绿化率高达80%以上,保护原有生态,充分彰显环境友好、生态宜居,显现公益性。

5.构建标志性公共建筑。

标志物凝聚着人们对新城市空间的认知印象,体现着新空间的整体形象特征,是增强区域内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集中表现。新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建筑中引入更加强调的互动参与功能,让人们对标志性建筑的印象不仅停留在外部空间形象上,还有更多的互动体验过程。所以神农城项目建设在公益性的基础上,神农城以神农文化为主题,营造生态水系(神农渠)和神农广场、神农太阳城、神农像、神农湖、神农文化艺术中心、神农大道、神农塔等一批标志性的建筑与景观,而这些景观,都对市民开放,提升市民的公共生活质量。

五、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建设高速的发展时期,新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社会价值体系。在发展过程总会存在着功能布局失衡、过度形象化、缺乏活力等诸多问题,对于城市自身功能需求和城市中人的生活需求之间的博弈,引发了对新城空间建设的思考。通过对现代新城市空间的剖析和分析研究,对未来新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目标做出了一些合理化思考。也希望对中国新城空间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结构整合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良性发展做出探索性研究。

作者:龚强 蒋涤非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