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音乐论文
第一篇:小学音乐线谱教学
一、培养学生对识谱学习的兴趣
利用游戏进行识谱的辅助练习,学生可以自己创编旋律。把游戏加入到识谱练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兴趣。老师根据授课年级的不同,根据识别谱曲的节奏,在原有谱曲上进行创作,可以通过填空的方式进行新的创作。老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之后,对优秀作品进行识谱练习。
二、多样灵活的线谱教学
(一)先熟悉音乐旋律,再进行线谱学习
通常,我们会发现,歌曲听过之后,我们会有一定印象,有时不自觉就哼唱出来。其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教学。例如,对小学音乐第五册《七个小兄弟》这首歌曲的学习中,学习之前教师先把歌曲放几遍,让学生多听一听,几遍之后学生就能跟着哼唱出来。学生先学会了唱《七个小兄弟》这首歌,在进行曲谱试唱,有利于学生在曲谱上对于一些音符的低音、高音进行识记。
(二)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行线谱学习
识谱教学包括了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与节拍训练。学生们通过听唱学习歌曲的旋律之后,更加便于学生对整首歌曲节奏、节拍强弱的掌握。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进行线谱教学时轻松许多,学生接收的更为容易。例如,《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的学习,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三拍子强弱节拍。学生用拍手、摇晃身体的方式体会音乐的节奏,找一找歌曲中有几次出现了5、3、1三个音。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围成圈唱这首歌曲,老师也可以适当教学生一些小手势、小动作。边唱边做动作,加深印象。
(三)选择歌曲时从简单到复杂
在线谱教学中,对学音乐的孩子来说,识谱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对于很多不学乐器的孩子来说,存在着一定困难。所以,针对基础弱的学生,如果方法太难的话,接受不了,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老师适当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作为线谱学习的入门课程,之后再逐渐深化线谱学习的内容。
三、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提高识谱能力
听觉能力如何,影响到学生学唱乐谱效果的好坏。通过听的方式,多听之后学生能够找到音高的感觉,对于音准问题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识谱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听”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听一种形式,尽量多变化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同时强化听觉。例如,在《木瓜恰恰恰》的学习中,可以先听一听《卖汤圆》这首歌,它也是属于叫卖歌,让学生感受一下叫卖歌的音调、感觉。在正式开始学之前让学生先听一下《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感知、体会。之后老师范唱歌谱,学生注意听并跟着学习。
四、结束语
线谱学习,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有重要作用。线谱学习是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要想使线谱学习更加有效,首先要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爱玩、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让线谱学习富于趣味性,加入一些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线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加入新的教学方式,让音乐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线谱教学获得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者:蔡林娟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清凉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中德育教学
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1.挖掘音乐教材的德育内容,进行德育
在音乐教材内容组成中,占据了大量的德育内容,比如:《歌唱祖国》、《国歌》等等题材,这些歌曲中的带有大量的思想内涵,是德育教育的优秀内容。在一直题材中的德育因素可能不那么直观,这时需要任课老师进行深入的挖掘。比如:《金扁担》等作品。
2.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情境德育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将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德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以及一些传奇的音乐传记等,都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不可估计的正能量。比如:讲解《国歌》从国家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国歌的确立,告诉学生这一段建国初期的故事,进而让学生懂得未来应该更爱国家。
二、进行音乐欣赏,开展学生心灵“美”育
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德育贯穿于其中”。重点强调了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要注重音乐教学与德育培养这二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小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课程内容十分多样,非常鲜明。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音乐的内容,进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为参透德育内容奠定基础,比如:在讲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时候,通过讲述英雄王二小的英勇故事,讲述王二小的英勇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思想,同时师生共同对这首曲的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歌词中的深刻含义以及其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对王二小产生尊敬之情,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品质。
三、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小学生的德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培育模式不能过于单一,应该逐步实现培育方式多样化,应当转变培育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结合当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让课外活动也成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让课外活动也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份,学校和老师的应当重视课外活动对德育教育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课外活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能够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要想实现德育教学效果最大化,德育教学培育工作必须持之以恒,而不能断断续续的。在教学歌曲合唱时,应当要求学生服务整理,让学生之间形成合作精神,让学生具备全局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把握力度与速度,让整个音乐声和谐统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应该认清音乐教育的意义,不应当片面的认为音乐教育是为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音乐艺术家,而是通过音乐教育,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也是实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师岗位上,必须切实贯彻现代教育精神,把德育教育纳入音乐教育当中,认真挖掘音乐教材内的德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德育教学内容与质量,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实现音乐教学,才能实现在音乐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德育品质。
作者:贾学武 单位:内蒙古商都县世纪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情境教学
一、问题的创设带领学生体验情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质疑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凑活泼、生动有趣、和谐美好的理想学习气氛。如,在教唱《大鹿》这一课时,在处理歌曲环节,我设疑:“大鹿形象是怎么样的,速度要怎样呢?小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他的速度又怎么样?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我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立即就解决了两角色的速度与力度的运用。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于是很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二、角色扮演带领学生深化情境
在课堂中如果让学生进入歌曲中涉及的角色,那么歌曲中的角色就不再是音乐书上的没有生命的个体,而是变成了有活力的学生自己了。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这一形式特别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这种生动的形式更能提升课堂气氛。如,在教学《猴子蒸糕》一课时,从歌曲曲调上看起来稍显平平,有点说唱的感觉,但歌词特别有趣。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成猴子和小狗,随着旋律、听着歌词进行表演,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自行进行对话设计。在分组表演后,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在学生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又如,在教唱《动物说话》时,让学生用已知经验描绘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特点,再把表现这几种小动物的音乐旋律拿出来让学生哼唱,熟悉主题音乐。再要求学生听到小鸡音乐形象就学小鸡跳,听到小鸭音乐形象就低头做小鸭摇摇摆摆的动作,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在体验角色的特点时自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了。
三、学科融合带领学生再创情境
音乐教中有许多音乐形象是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体验的,但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歌曲所表达的艺术形象,我总是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把音乐与美术、品德等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儿童的音乐形象达到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目的,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唱《小雨沙沙沙》时,学生很容易便能学会歌曲的旋律,但是“落在田野里、落地花园里”等语句中学生所表现的感情还是不到位。于是,我便请学生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想象中雨点落在田野、花园、小溪等不同地方的画面,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就把音乐形象升华到一个情感的空间,再来演唱时那丰富的画面就会呈现在他们脑海中,情感表达就会更真切。
四、总结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激发,都需要一个和谐、快乐、轻松的学习情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只有创设美妙的情境,体现适当的意境,学生才能真正进行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作者:范萍 单位:山东省海阳市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身体乐器的应用
一、“身体乐器”所具有的优势分析
音乐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的节奏感“身体乐器”以身体为乐器,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都参与到音乐演奏之中,身体本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在演奏中逐渐增强,在“身体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学生的形体得到了训练,不断的演练,学生的动作表演更加到位,动作节奏感增强,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课堂的欢快气氛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
二、“身体乐器”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身体乐器”认为人身体的多个部分都可以充当乐器,进行演奏,而且不同的身体部位,演奏的效果不一样,各有千秋,我们针对身体各个部分的演奏效果与操作进行分析讲解,帮助教师认识到身体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身体乐器”的强大音乐功效。
(一)认识神奇的“嘴巴”,动人的旋律呼之欲出
众所周知,嘴巴是人体的发生器官,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人的嘴巴完成的,而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身体乐器”中最重要的表达乐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嘴巴的发生功能,进行音乐的演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舌头的上下摆动发出声音,舌头卷起时会产生震动的颤音,舌头可以对上腭进行敲击,通过敲击产生声音,弹舌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可以锻炼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提高对音乐的认识与把握。例如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A、E、I、O、U的发生练习,这几个元音字母在发音时需要张开嘴巴,声音饱满,变化鲜明,想象自己沐浴在春风中,面对着清凉的原野,感受嘴巴带来的震动,感受自然的宁静之美。
(二)认识神奇的“手”,敲响课堂欢乐的节拍
我们在听到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时,手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打起节拍,随着音乐起伏,这足以显示出手作为乐器的神奇功效,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双手对身体的相关部位进行拍打,例如可以叉腰、拍肩膀、拍手等。我们以音乐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单簧管波尔卡》的第一主题为教学范例,当第一主题出现的时候,学生可以听旋律的走向按二拍子的节拍用叉腰、拍肩膀、高处拍手来律动。然后再反向由上到下的顺序来拍肩、叉腰、低处拍手,学生们通过手来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音乐特点,这一主题恰好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在课堂进行之初,引导学生听听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加伏特舞曲》,老师带着学生听着乐曲拍起了节奏,是这样拍的:左右左右下上下,拍左右的时候身体轻轻摇摆,下上下是乐曲中出现大跳音组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节拍,引导学生进行拍手演奏,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然后再来聆听《单簧管波尔卡》。学生有了铺垫,学起来更轻松,在速度比较快的节奏上也跟轻松的跟上。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叉腰、拍肩膀、拍手来帮助掌握乐曲的起伏变化,从而做好这节音乐课程的教学,在这次的教学中,手的乐器功能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大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专业乐器,只需要伸出自己的手,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打,就轻松的完成了这堂课的学习。
(三)认识神奇的“脚”,跟着节奏动起来
在音乐的演奏中常常忽略了脚的功能,其实脚也是“身体乐器”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脚演绎多样的音乐,产生无限的课堂欢乐。脚在演奏时一般要配合手来进行,两者是相互依存与相互衬托的关系,而本质上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手的演奏需要营造一定的演奏气氛,我们常见的热烈的演奏会上,观众跟着节奏打打拍子,而脚却不受气氛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演奏,即使是一个人带着耳机慢慢欣赏音乐的时候,都可以借助脚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陶醉。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脚的教学功能,引导大家对音乐的欣赏,对音乐本质的把握,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增强对音乐的喜爱,提高自己的审美。
(四)认识神奇的“身体”,随着音乐一起摇摆
讲述了身体的各个部分的音乐演奏功能,其实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乐器”,身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度与音乐感。我们在认识神奇的手、脚、与嘴巴之后,也应该对身体这个总的乐器加以把握与领悟。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看到不同的场景,处于不同的环境中,身体的各个部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看到无垠的大海,我们的内心会比较平静,看到摇摆的钟表,我们容易昏昏欲睡。因为在这些过程中,我们身体的血液、血压与脉搏都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体的这些变化去发挥身体本身的乐器功能。例如,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摇摆进行音乐节奏的把握。这是由摇摆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性决定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摇摆运动。确定一个中心点,身体立于中心点上,来回晃动,就像钟摆一样左右晃动,主动把握一定的节奏感。同样,我们可以选择前后式的身体摇摆,保持身体立于一个中心点,先前倾后后弯,这样返回来回,摇摆的速度可以根据节奏进行控制与调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进行调整,在做身体摇摆运动时要保证心灵的平静,在安定的氛围中进行音乐节奏的锻炼。
三、结语
“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今后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各样的音乐运动,利用身体这份上天恩赐的乐器演奏最美的乐曲。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把握,做好对小学生的音乐启蒙。通过“身体乐器”的练习,学生的音乐感增强,音乐教学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势必要进行“身体乐器”的引导性教学。
作者:施敏 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城关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艺术
一、主动参与促进思维发展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大于抽象记忆。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用音乐术语进行讲解,学生只会越听越枯燥,注意力难集中,学习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一反老套的讲与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我在教学歌曲节奏的快慢时,运用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如:XX、XXX、XXXXX。这几种节奏型快慢不一,我用肢体语言“走走、跑跑走、跳跳跳跳走”等动作进行形象教学,从而达到体会节奏变化的目的。
二、激发兴趣进行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只有在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塑造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如:在教学歌曲时,我除了简单讲解词义、概括主题外,把重点放在歌词意境及旋律的感受上,通过意境的描述和打击乐的应用,诱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唱一些民族民间传唱的儿童歌曲时,如:《吉祥三宝》、《乌兰巴托的爸爸》、《七个母音》、《岩石》、《梦中的额吉》、等曲目,这些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内容活泼健康,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因素。曲式简单,音调质朴、优雅,比较符合儿童的兴趣和认知心理。
以《吉祥三宝》一曲来论,全曲只有|350X-|55555532|350XXXXX|11111165|320XXXXX|22232165|5---|4---|3---‖这样一个简单的曲调,反复的弹唱,充满了童趣;更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曲的歌词:小女儿问:“爸爸,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什么?”爸爸回答“:吉祥三宝”。小女儿问“:妈妈,绿叶花朵和果实是什么?”妈妈回答“:吉祥三宝”。小女儿问“:爸爸妈妈和我是什么?”爸爸“:吉祥三宝”。通过简单、精巧的词句将这首歌的意境诠释得非常到位。唱起来也朗朗上口。加之教学过程中图片、多媒体以及录音磁带的综合利用,配之以相应的打乐器伴奏,一首首简单的歌曲教学过程所唤起的美好的音乐情感世界,不仅使孩子们对之流连忘返,而且相关的乐理知识和讲解也在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变得相对顺利、简单可行。
又如教唱《勇敢的鄂伦春》一课时,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歌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骑马挎枪护山林的威武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歌曲为五声音阶,由四个乐句组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歌中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在音乐表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在乐器的选用上,我选用了口琴和响板,让学生先用口琴吹出这首乐曲的旋律,用响板加以伴奏,“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样,当学生已欣赏了全曲(并配以音画),对歌曲的意境已有一定感受之后,一部分学生演奏口琴,一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另一部分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班学生都参与,使学生通过看、听、吹、击、唱更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鄂伦春猎人的勇敢形象。
三、总结
教学艺术是一种能使教与学双方获得愉悦情感体验的艺术,教学艺术应该是教师富有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受益终生的艺术。
作者:李静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措施
1.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如果小学音乐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难以健康、高效地开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而这一目标的确定应严格按照新课标理念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要点:第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主线;第二,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改进教学模式为重要途径。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小学音乐教师应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理念的内涵,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此外,小学音乐教师还应不断利用课余时间加强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工作,普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以不断改进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小学音乐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教学,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好音乐的基础,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也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小学生通常都比较喜欢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认同自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如在学习完某一首歌曲之后,音乐教师可以先让某个学生唱一遍,其他学生可以伴舞,这样一来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表现欲望,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
4.总结
音乐教学是学生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在日常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做到及时发现音乐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以不断优化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作者:袁明珍 单位:信州区朝阳镇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
一、小学儿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内涵挖掘不深,教学功能单一
歌曲教学要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等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与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要求教师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词的寓意、音乐的特点、不同伴奏的情感因素,并将其合理地融入教学设计中,这样才能发挥培养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的作用。而目前不少教师缺乏对歌曲内涵的深入分析,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呈现儿童歌曲音乐形象,缺乏对儿歌丰富的艺术效果的表现,影响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音乐美的感受,只是简单学习唱歌,进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简单,目标达成受限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音乐课堂教学时都设有三维目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对知识技能目标关注较多,多数时间用于节奏与歌唱技能的学习与练习,简单重复,会唱即可,缺乏对欣赏、想象、表现、创造等方面的教学设计,对教材歌曲的节奏、歌词不做艺术处理,单纯地教唱,偏离了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向,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儿歌教学能力提高的培训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小学音乐教师职后培训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强化基础,联系歌曲实际,开展专门培训,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歌曲教学能力提高。
(一)强化三升三降以内的钢琴基础训练
钢琴弹奏的基础是歌曲伴奏的基本功,钢琴基本弹奏技术涉及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原位及转位等许多技能,要全面达到规范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在职学习快速提高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小学阶段儿童歌曲的特点分析我们发现,儿童歌曲中涉及的钢琴弹奏技能主要都在三升三降范围之内,即:C大调、D大调、F大调、G大调、降B大调,A大调、降E大调等比较适合儿童的音高、音域。只要加强三升三降以内的钢琴基础练习,掌握三升三降以内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原位、转位及连接、八度等的正确弹奏方法,就可以较快地达到熟练弹奏儿歌的程度,使机械性的技巧练习时间大量减少。儿童歌曲的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掌握了三升三降以内的钢琴基础,加上教师原有技能的运用,就可以满足歌曲教学的需要。
(二)熟练掌握正三和弦连接与准确的伴奏织体
和声基础知识是儿童歌曲伴奏能力的前提,伴奏属多声部范畴,在歌唱效果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个歌曲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和声的设计比较复杂,包括正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原位及转位,副三和弦(二级、三级、六级、七级)原位及转位,属和弦原位及转位,属七和弦原位及转位等和声的正确连接原则。由于儿童歌曲的和声节奏较为规则,和声进行的脉络较为清晰,和声的应用可以简洁处理。大多数儿童歌曲都可以用正三和弦连接为基础,配合相应的伴奏织体,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和声效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满足儿童歌曲伴奏效果的需要。正三和弦练习的关键要掌握正三和弦和声功能的进行原则,并能做到在C大调、降B大调、F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降E大调的熟练连接原位及转位,练习时要注意在头脑中形成各个调性和声的音响效果,从而提高对各个调式调性歌曲的应变能力。要能够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意境,还需要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这是歌曲教学重要的表现手段,需要在大量的设计练习与长期的伴奏体验中积累经验。我们在对三种类型儿童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儿歌的特点为教师推荐了不同类型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如:进行曲风格歌曲的伴奏一般用柱式和弦及快速半分解伴奏音型;舞蹈类歌曲的伴奏用短促的柱式和弦、全分解和半分解伴奏音型;抒情类歌曲的伴奏用琶音及全分解伴奏音型。只要在推荐的伴奏音型中选择,适当练习,做到灵活使用,简洁流畅,就可以基本保证歌曲意境的准确表达,增加歌曲旋律效果,使伴奏织体的编配变简单化。
(三)多种途径探索歌曲的不同
表现特点,寻找歌曲中的教育元素
1.一首儿歌至少要在常用调2—3个调上进行弹奏,感受不同调性(音高、音程)上歌曲意境的不同。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原调为D大调,也可以在C大调、F大调和G大调上分别弹奏。在C大调弹奏可以让学生有老熊在跳舞时比较笨重的形象感,在F大调、G大调弹奏,由于调性向上发生变化,音乐形象也发生变化,给人以更加欢快、活泼的感觉,可以感受到小熊在跳舞时灵巧的音乐形象。用不同调性弹奏歌唱,可以让学生们感知不同音高对音乐想象的影响,有效增加了学生体验、感受和想象的角度。
2.一首儿歌尝试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伴奏歌唱,体会不同伴奏音型表现出的不同音乐形象和音乐效果。如:《小毛驴爬山坡》(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采用柱式和弦伴奏可以表现出小毛驴走路慢吞吞的形象,采用半分解及流动低音伴奏就会表现出小毛驴走路蹦蹦跳跳,调皮又捣乱的音乐形象。用不同的伴奏音型伴奏歌唱,可以丰富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一首儿歌用不同速度进行歌唱练习,体会不同的速度表现出的不同音乐风格。如:《小雨沙沙沙》(小学一年级下册),慢速和中速歌唱表现出来的是春天慢慢地向我们走来,好像春风轻轻拂面、花儿慢慢地开放;采用中速稍快歌唱就会表现出春天轻盈的舞步,春雨沙沙落下的音乐形象。用不同速度歌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速度下情感表达的不同,有利于理解歌曲的含义,准确地把握情感表达的不同音乐形式。
(四)加强过程设计,关注体验、想象和表现目标
1.通过多样化的游戏,促进节奏的感知与表达歌曲的节奏是认识和理解歌曲的基础,对节奏的感知与表达是歌曲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简单、重复的学唱和节奏练习中,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变化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持续关注,同时达到感知和掌握节奏的目的。在节奏练习时,可以配合歌曲节奏设计拍手、拍头、拍肩、同学间互拍等不同的动作顺序,让学生在关注动作变化的过程中掌握歌曲节奏的变化,同时学会用身体的不同动作形式表达节奏;可以通过按节拍说歌词来感知和掌握歌曲中的节奏,用接上下句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保持学生对练习的新鲜感,还可以在保持节奏不变的同时,适当改编歌词,如将《其多列》(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歌词改为:大汽车、小汽车、大车小车、自行车,等等。通过游戏变化是实现歌曲节奏感知与表达的有效途径。
2.通过伴奏形式的变化,发展想象力和音乐理解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音想象力和乐理解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同的音乐形象要通过伴奏形式变化才能表达出来。在教学设计中,要针对具体的歌曲设计不同的伴奏形式,通过调性、伴奏音型和速度变化的合理组合启发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例如:《小毛驴爬山坡》(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可以分别用半分解、低音与柱式、全分解伴奏音型演奏,让学生感受不同伴奏的音乐变化,想象小毛驴在干什么,如:小毛驴在慢吞吞地走路、小毛驴在调皮、小毛驴在玩耍等,然后通过不同学生对个人感受和想象的表达,配合教师的形象化语言,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增强对乐曲含义的理解。许多歌曲都可以通过伴奏形式的不同变化,改变音乐形象,在让学生感受到变化无穷的音乐美的同时,启发想象,促进理解。
3.通过调动儿童有表情地歌唱、表演,促进表达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儿童歌曲歌词比较简单,学生理解不难,但要让小学生将这些理解转化成恰当情感与动作表达就需要教师的启发与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表达与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在让学生用语言对歌词含义进行描述的同时,应启发学生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辅助表达歌词的含义与歌曲的意境,并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表达,丰富表达形式,促进表达创新。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培养表演能力,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和创新兴趣,提高歌唱与表演的表现力。如:《猜谜谣》(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在学唱一段歌曲后,教师启发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变化,做出该动物的1—2个典型的动作,然后选择几个多数同学认可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作为歌曲的配舞,边唱歌边跳舞,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更激发了学生表现欲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对音乐的喜爱。
三、总结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充分掌握了儿童歌曲弹奏技能、和声知识,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才能更好地把幼儿歌曲的内容与情感表现准确;只有教师不断拓宽思路,做到多弹、多配、多听、多想,大胆实践,创新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歌唱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作者:苗凤君 单位:大连教育学院
第八篇:小学音乐教学目标设计
一、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学生,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学生是音乐教学的对象,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要把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作为教学目标设置的基础依据,例如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好奇心强,依赖性强,自控性差等等,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习兴趣,如何克服依赖性强和自控力差等问题,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第二个因素是教师,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最优化。第三个因素是教材,小学音乐教材选择的内容关系着小学生的兴趣,内容是小学生喜欢的、易学的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喜好。教师系统的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增加辅助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和学才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要全面合理,符合小学生的审美和兴趣。全面就是具体课程的设置既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的音乐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音乐学习技能、技巧,最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合理就是要符合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范围,选择的内容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例如,中国的传统民谣、现代儿歌、国外的优秀儿歌等等,因为这些题材反映的内容健康、向上,也是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第二,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明确。有了全面合理的目标,就必须让老师和学生准确的理解。歌唱和演奏要达到的程度,音乐知识的学习要达到哪个程度,是理解、掌握还是熟练,都要一一列明。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怎样的观念、学习什么样的精神,要明确的标明。教学目标合适恰当,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依托于教材内容,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引,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宗旨,好的教学目标可以加快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教学目标应当是相对明确的,是随着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的。教学目标应当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地区、阶段的差异,课堂学习情况不是统一的,教学目标也不应当是统一的,例如内蒙古的教师就不能照搬上海教师的教学目标,现阶段三年级音乐教师就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复制和模仿他人的教学模式,切勿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差异性,应当有个人的教学特色。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考虑,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学生的真正需求,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地区差异,教师素质、教学水平的差异,学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自身教学条件。
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音乐为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切合音乐实际,要尊重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牢牢掌握音乐要素,把握音乐背景,以音乐的美来感召学生。
第三,学习效果的好坏验证教学目标的优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完全取决于音乐成绩都是一百分。学生的考分只能说明学生对于教师所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但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有多高,是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就是通过学习音乐,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音乐学习的真正目的。好的教学目标应当是有利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指导的作用,给老师确定了教学方向,给学生确定了学习方向,教与学全面发展。
作者:罗娉婷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第九篇: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打造策略
1把舞蹈融入音乐教育
相比于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动态事物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静态事物对小学生的影响,所以相比于静态的音乐,小学生对动态的舞蹈更有兴趣,也更能在舞蹈教学中感受到快乐。根据这一特征,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舞蹈与音乐融合,用舞蹈去诠释音乐内涵,用音乐去渲染舞蹈氛围,学生可以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灵动,带着快乐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和鉴赏音乐课程。比如,在学习“孔雀”这首音乐时,音乐老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放杨丽萍孔雀舞的有关视频,有基础的老师也可以当场亲身示范舞蹈,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舞蹈老师,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把音乐和舞蹈完全融合播放和表演一遍,第二次表演的时候,可以分解音乐,提问学生这一部分音乐对应哪一部分舞蹈,或者是这一部分舞蹈对应哪部分音乐,让学生自己思考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深意,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孔雀的曼妙与歌曲对孔雀的歌颂。学生只有融入思考,才能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快乐与喜悦,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所能诠释的境界,让学生走进境界,才能在境界中领悟快乐,让课堂整体变得生动快乐。
2利用合唱渲染快乐氛围,创造积极生动的课堂
合唱属于音乐教学的一部分,相比于音乐教学的其他部分,合唱具有音色丰富,音域响亮,表现力强的特点,容易渲染一种快乐向上的氛围。针对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要求,合唱无疑是在小学音乐教程中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感受快乐积极气氛的好方法。比如,学习民乐“茉莉花”这首歌曲时,音乐老师可以让学生合唱这首歌曲,这样既可以照顾到胆小内向的同学,又可以实践歌曲的难度,体会情感。老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从这首歌曲中领会到的情感,是喜悦亦或是悲伤的。或者将学生分成小组合唱,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合唱是创建生动快乐的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学生们可以通过合唱更好地感受音乐,在学中乐,乐中学。
3运用乐器教学,用音符打造快乐课堂
根据研究,乐器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感知和加强,同时,乐器教学又是一个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和水平,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互动。可以说,把乐器引进课堂教学是一个正确的举措。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带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乐器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更好地诠释音乐元素,让音乐成分得以分解,音乐情感得以细微迸发,小学生具有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通过乐器的辅助教学,课堂气氛容易变得温和融洽,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得以快乐学习。
4利用游戏和情境表演创造快乐教学环境
如果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就是游戏了。把音乐课程学习融入游戏之中,是创建快乐课堂最好最快的方法之一。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轻松的教学氛围。,以一种快乐饱满的心情去学习乐理知识。比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学习,当唱“小燕子,窗花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燕子穿上新衣服时的样子,体验燕子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手法叫做寓情于景,在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即让学生把自己快乐洋溢的情绪融入到游戏情境中去,当唱到“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模仿小燕子飞来飞去的动作,边唱边做,加深印象,释放情感。小学音乐课程多是积极愉快青春明丽向上的儿童歌曲,方便教学游戏的组织。在游戏教学中创造快乐的课堂氛围,是一种新颖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
5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而要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最大益处,则需要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因此,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也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
作者:汪一隽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黑山头新镇黑山头小学
第十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一、促进校学生身心发展
(一)增强学生肺活量
歌唱呼吸训练是合唱基础训练中重要内容,通过歌唱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学生肺活量。在基础训练时,运用科学的歌唱法,要训练学生进行良好的气息控制,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它是通过鼻子吸气,并鼓起肚皮,然后再慢慢吐出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每口气坚持的时间为15秒左右,通过这种方式训练,锻炼了小学生横膈膜及腹肌的控制能力。坚持正确的发声训练,使学生的歌喉更加完美。
(二)使学生口齿伶俐
在合唱基础训练过程中,对咬字吐字的训练也很重要。例如:对于欢快的歌曲,咬字就要做到轻快敏捷;对于缓慢的歌曲,咬字、吐字就要做到柔和且圆滑;如果是唱进行曲,就要保证声母喷口有力。通过长期的咬字、吐字训练,可以使学生变得口齿伶俐。
二、提高审美能力
合唱是一种集体活动,它是旋律美、节奏美的高度集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难以诉诸笔端的美感。因此,合唱基础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熏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具有抒情旋律及柔美音色的作品,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像《飞来的花瓣》这个作品,主要表达了对老师的深厚情谊,旋律十分优美,让小学生用心合唱,他们就会被歌词所感染,情不自禁的对老师产生爱戴之情,有利于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珍惜合唱基础训练的课堂时间,加强练习;老师要把同学们合唱比较完美的过程录下来,并让学生们欣赏,也可以通过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合唱中的曲调、节奏及和声等,让他们意识到音乐充满了艺术之美,促使他们从小就锻炼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听,去感受歌词中的丰富感情,感受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听懂并把握音乐语言的变化,这个过程就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学校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宝贝,爷爷奶奶的娇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他们更注重自我表现,在学校不善于交际,甚至部分小学生不能和同学和平相处。针对这些情况,合唱基础训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正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在合唱基础训练教学中,强调让学生去倾听其他学生的声音,进而有利于自己的声音与同学的声部有效融合。在合唱训练中,部分学生为了表现自我,就大声唱,力图盖住其他学生的声音,进而影响了合唱的整体效果,因此,老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在合唱过程中,大家是一个整体,合唱的每个声部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不是靠单个的声部实现的,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就会重新认识合唱,进而有助于提高集体意识。合唱训练时,要求学生之间进行默契的合作,长此以往,这种团体合作意识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和和队伍团结一致,有利于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合唱基础训练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当学生没有按时到的时候,老师就要和学生一起等待,直到人到齐后方可进行训练,这样做,对于习惯迟到的学生以警示,使他们迫于不好意思,也会慢慢遵守纪律,按时参加训练。长期下去,就培养了他们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四、提升道德品质
合唱基础训练的过程就是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个阶段正是培养他们优秀品格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合唱基础训练中,老师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优秀作品,让他们学习富有不同情感的合唱作品,激发小学生的艺术情感。例如:让学生学唱《祖国颂》,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像《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使学生养成助人的好习惯,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
五、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合唱基础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性格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并促使他们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还净化了心灵,有利于养成高尚的品质,因此,学校应推崇合唱基础训练教学,综合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基础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阳阳 单位: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树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