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文化建设意义10篇

2021-4-10 |

第一篇

一、管理文化建设———形成文化氛围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一些管理方面的尝试:首先,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将赏识教育运用到管理中,对每位教职工工作中表现出的创意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特长,使每一位教职工在自己有专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在其他领域得到发展。为了激励教职工,幼儿园设立了许多单项奖,有“工作创新奖”“爱岗敬业奖”“教学新秀奖”“科研带头奖”“心灵手巧奖”等,让每位教职工都有机会闪光,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使她们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关爱每一位教职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哪位教职工生活有困难,幼儿园就为她们积极想办法解决,解除后顾之忧。孩子高考,可享受两天假,让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孩子高考服务工作;教职工生日会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并让她们享受一天生日假;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如妇委会举办全园“快乐总动员”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享受快乐,工会举办小品联欢晚会,维妙维肖的小品,逗得大家禁不住开怀大笑。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职工感受到幼儿园就像一个充满快乐和温馨的大家庭,从而增强了全园教职工的凝聚力和爱园如家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文化建设———促进队伍成长

教师文化建设应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教职工队伍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文化建设。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把“师德师风”活动常态化,倡导“用爱干教育、以德育新人”,开展“四比三优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四比”,即比学习,带头提高素质;比教学,带头争创一流业绩;比服务,带头践行服务宗旨;比贡献,带头做行业标兵。“三优”:即实现师德师风优秀,教学质量优良,育人环境优美。“一满意”: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比三优一满意”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力打造一支热爱幼儿教育、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的教师队伍,促进师德师风、园风、班风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使教师在师德素养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幼儿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形象上有新的提升;在推进幼儿园各项工作上和教师队伍上有新的提升。

三、家园文化建设———实现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有家长的参与配合才能对幼儿的影响最大化。因此,家园合作文化建设要立足家园共育,使幼儿园文化的内涵通过家长得以宣传、发扬,对幼儿产生影响。一是发挥自培功能,加强家教指导者队伍的建设。通过定期、定时开展家教指导研讨和形式多样的自培活动,提高家教指导队伍的理论素养;利用《家园联系栏》《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网站、班级QQ群等阵地,不断推广家教新理念、指导新技能;聘请家教指导专家来园讲座,及时掌握家教新动向。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发挥家长主体作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家长的需求,开展分层分类指导,如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咨询活动、亲子活动、开放日活动等等,形成家园合作共育。三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家教指导质量。通过开展课题《幼儿园亲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使其产生成果效应,拓展学习内容、方法、途径等,逐渐形成亲子共读、共学、共成长的家教理念。四是发挥家教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实行开放教育。定期开放幼儿园,欢迎社区内家长、孩子来园活动,这样使幼儿园的文化在引领家长、孩子共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幼儿教育是为人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塑造让幼儿快乐、适应和健康的文化理念之上,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努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园所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办园品位。

作者:李金萍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幼儿园

第二篇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着不足和误区,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改进,使用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及指导思想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总体发展,避免在错误的沼泽中越陷越深,依据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真正达到通过高效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情操的目标。

(1)部分高校仍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对于学生管理上,只是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未能将其独立出来,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管理,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脱离学校总体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违背培养目标这样的大背景,未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相关专业相结合,充分调动高校现有的师资配备,将选修课程的开设也未能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校园文化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限制作用。

(2)过多的关注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高校为了追求眼前短期利益或者市场利益而忽视对于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使得校园文件建设如同鸡肋,注重它的表面工程、轻视精神构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土豪气节”,花资金建新校区,对于旧校区不加以投入维护,在新校区建宏伟的图书馆、游泳池等大型场馆;然而去国外知名院校就会发现,他们的学校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没有宏伟的大楼、也没有壮观的大门,在破旧的门楼内,有的甚至没有大型的草坪,但是当你走进校园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那是一种知识带来的庄严、肃穆。校园中的每一个雕像、每一块砖都无不彰显着散发着校园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3)高校的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个性是学校对于过去传统的优势、取得的成就、获得的殊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将对于成员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是当前我国校园文化趋于一致化、雷同性,学校自己独特的文化缺乏,没有自身特点和发展优势,因此需要作出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做到每个校园文化各领风骚。

二、对于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长远稳定发展机制

不论是国家的、民族的、学校的或是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校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以及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进行开展落实,形成全面、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

2.重点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所要营造出来的最高级目标,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突出反映学校的内涵与个性,也许在作用上不是一眼便可洞察那么清晰,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精神文明的建立可以改善校园整体的精神风貌,激发教职工以及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方针,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不论从制度上、管理上还是行为上,最重要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形成自身的特色,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

作者:尚香君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第三篇

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丰富的休闲智慧

与西方以古希腊为传统的关于美的本质、美感等美学思考所表现的那种逻辑性和系统性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经验性和非体系化的特征,故当代学者把这种中国传统美学称为文艺美学,以区别于西方语境意义上的哲学美学。儒家的“礼乐”文化,道家“同于自然”的逍遥无为,这种种人生哲学以艺术或审美的经验形态表现出来,也因此使得艺术和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说中国古代有休闲思想,从传统美学中搜寻古人的休闲智慧,并不是说古人提出了怎样具体明确的休闲理论,而是说古人关于人生、生命、艺术和美的思考和体认,传统美学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和个体归属感的思考与表达正是现代休闲文化理论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与我们现代人的休闲生活密切相关的,对于现代休闲文化建设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毕竟,古代人的美学思考也好,审美理想也好,与现代人关于休闲理论的研究和思考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美作为人的自由境界与休闲对于人类本性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活的像一个真正的人。“能兴者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顿,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生活本身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作为存在,它有其合理性,但未必合乎人性,合乎美。而“诗之兴”则可以使人之本性失而复得,“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故“能兴者”则借助于艺术度越而出,在这一点上,休闲和艺术达成一致,或者说二者合二为一。借助艺术之“兴”人自身得以超越于现实之上,与日常生活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并对人生与现实有所反省、批判,进而使得人的自性得以复归成为可能。古今中外,我们说艺术活动是最好的休闲方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艺术不仅使人得到身体的休息和放松,还能使人精神得以超越现实进而使得内心澄明平静。

一般意义上对于休闲的理解就是指必要工作之外的闲暇,其实在文化哲学意义上的休闲则远不止于此。一个人在闲暇时间,不仅从外在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并且在内心和精神上从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心灵获得极大的自由(此即亚里士多德将休闲定义为“心无羁绊的状态”),进而关注、叩问和思考人生与生命的最基本的问题,这应该是休闲的基本含义。正如亚里士多德说,正因为上帝无所欲求,所以他才能把时间花在杰出而天才的沉思中。正是在这种沉思中,人们越来越可能认识到,在人的本性中什么是最神圣的。作为古希腊休闲哲学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一种道德的生活,这种道德的生活需要智性引导,而人的智性来自休闲中的沉思。所以休闲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心灵的永恒性”密切相关,“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艺术之“兴”正是一种使人度越于现实之上“心无羁绊的状态”,为人超越外在环境而直接面对自性创造另一个艺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心灵超越了现实的物欲和知识的负累而达到一种自适的状态。作为对艺术与美的认知、思考与总结,传统美学所表现出经验性和非体系性特点,体现了心灵自由跃动和思想无拘无束的特点,而这恰恰也正是休闲的最重要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人倚木而休,进而引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本性。“闲”字,从字形“门内有木”看,与“休”的含义基本一致,即应当顺从自然。另外,“大德不逾闲”,“闲”还有规范、道德之意。休与闲并用,用以指顺应自然的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自然不仅指宇宙,也指万事万物的本性。“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在这里,艺术、审美与休闲在最高点上交合在一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传统美学中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

二、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中的休闲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尽管繁富芜杂,但是儒家和道家作为基本主干主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历史。儒家美学的核心是美与道德之善的关系,在儒家看来,美在礼乐,在于仁,此即所谓美善合一,尽善尽美。儒家希望把一种源于亲子之爱的仁爱,在全社会扩大化、普遍化:“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对于大同社会的理想可以看做是儒家美学的最高境界。但是这又何尝不可以说是儒家对于休闲生活的一种理想呢?这样一种道德满足之后的内心宁静,其实是人类休闲生活的一种极致。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休闲关心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儒家文化和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和宗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最美好的生活首先来自于道德的满足。亚当•斯密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和所享受到的最完美的幸福,在于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达到这一目标,是所有美德的唯一目的。”此后的康德、马斯洛等哲学家都高度强调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德国哲学家施普兰格尔就此评论说:(从价值论的角度)价值本身设定两个事实:经济价值最低,道德价值最高。一旦经济价值本身成为目的,生命的意义也就沦为单纯的享乐和安逸了。那么在毫无休止的获得与消耗的自然循环中,生命的意义丝毫将得不到体现。生命的价值是和生命整体的意义相关联,这种意义在于道德的价值,在于灵魂的规范性。“发乎情止乎礼仪”最好不过地体现了儒家美学的中庸美感论,这种美感是一种倾向于平静、谐和的审美状态。而达到这一中庸状态的途径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或者说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儒家美育方式。用现代休闲文化的眼光来看,这其实更是一种完美的休闲教育了。游于艺(艺不同于作为人生根据的道德仁义,而是游戏,是自由活动)、成于乐(乐音le,作为诗的艺术是人性的开端,而作为乐的艺术是人性的完成),具有高度休闲意味的“艺”与“乐”(le),在孔子看来,不仅事关人性的塑造,而且是完美人性塑造的最高境界,因此高度重视休闲及其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点和亚里士多德强调“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不谋而合。道家美学的核心是“美在自然”,“自然”首先是指自然界的天地、山水和草木等万事万物,进而延伸为事物的自然本性,“美在自然”其实更注重后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因为保有自然的本性所以美,而人类文明社会则因知识、技术和道德的发展而使得人自身的本性改变乃至丧失,所以远离了美。因此人对美的体验需要通过心斋、坐忘等功夫去掉外在的知识、技术乃至道德等对于心灵的蒙蔽,进而进入一种虚静的心灵世界。庄子这种通过否定知识道德对人的异化来把人的生命和精神从外在文化的压力下解放出来的美感论正是当代休闲研究者推崇的休闲智慧。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休闲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的思考,知识与道德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却使得人之本性异化,因此道家对其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由此,道家的休闲实质上就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理想:一个人不仅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而且在内心深处彻底摒弃外在的名利得失,真正从心境上与自然合一,选择适合自性的生命本然状态。老子讲“人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应该回到婴儿,即回到天真、纯朴的自然状态,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状态。庄子提出“忘我”、“无我”以达到“泯物我”、“齐生死”的境界,进而真正使得精神得以逍遥游。道家休闲思想,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几千年的隐士文化就是一个典型,隐士们之所以“隐”目的不仅仅在于保全性命于乱世,更是维护和保持精神自我的一种方式。比如魏晋时期,魏晋士人把庄子的这种人生哲学付诸生活实践,生活艺术化,人生审美化,在中国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被鲁迅称为“人的觉醒、文的自觉”的时代,他们反对传统礼教对人的束缚倡导“越明教而任自然”。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重精神自由、轻物欲名利,希图彻底摆脱世俗的羁绊,真正做到自我与自然浑然化为一体,对后世影响久远,王夫之说:“陶令之风,可以万世。”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践行老庄的休闲理想其实很难,庄子、陶渊明毕竟是少数,但休闲作为一种理想和文化可以借助艺术的方式现实。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休闲方式,休闲和美学在艺术活动中合二为一。中国古代的艺术史与中国隐士文化关系密切,隐士们创造的文化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光彩夺目。难以想象一部中国艺术史去除隐士所创作的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当然,艺术作为一种休闲方式,不只是岩穴之士的专利品,历史上众多的文人雅士,因循道家回归自然的休闲理想,在游戏山水中流连忘返。所谓“思浩荡”、“神飞扬”,他们在亲近自然,获得了美的享受的同时,感悟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道家的休闲思想在中国艺术史上清晰勾勒出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精神追求而自成一格。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莫不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蕴含着丰厚休闲思想。比如宋元山水画与宋代休闲文化的发达关系密切,此题当另文撰述,此处暂不赘言。

三、传统休闲智慧对当代休闲文化建设的启示

艺术是古今中外最重要的休闲方式,在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艺术所占据的地位尤其特别,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把艺术作为职业和谋利的手段不同,在中国古人那里艺术既是悦情的游戏,更是修身养性的方式,甚至上升到“美为道之文”的高度。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饱涵丰富的休闲智慧,正与其对美与艺术的本性的这种思考和认知有关。传统美学认为美为道之文,文以显道、文以明道乃至文道合一,彭富春教授对此有着较为详细的论述:道作为事物的原则,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根本。道并不是一个存在者,如同矿物、植物和动物一样,而是在无的意义上的有,因此道自身就有遮蔽和显现的问题。道之所以遮蔽,是因为它不是如同万物那样去存在,是可以被看见和被听见的。但是道必须显现。惟有显现的道才是存在的、可思想的和可言说的。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出场了。艺术的本性是道本身的显现。当然,并不是首先存在一个在艺术显现之前的道,然后艺术要去显现这个道。艺术作为道的显现,就是让道自身显现,让道第一次作为道自身去存在。这不仅意味着文道合一,而且意味着艺术在道的种种显现方式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正是传统美学与(休闲)哲学的合流之处,也因此使得艺术和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当代休闲文化同样与当代美学和大众文化艺术有着密切关系。当代休闲文化是建立在现代社会的美学经济基础之上的。美学经济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利用美学手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供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享受所涵涉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快感”,倾向于人们感官的、当下的、即时的感性满足。

其实,现代审美经济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对“身体快感”的强调并没有错,休闲并不排斥娱乐和消费,但真正的休闲其实应该是独立自足的意义系统,和物质生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休闲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其全面的解读和描述应该是“人文”层面多于“经济”层面。真正的休闲文化是饱含“精神享受”的休闲而非简单的娱乐和快感。休闲作为当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美学,是基于存在论的美学,在这个层面上,现代休闲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提供真正的美的享受,使休闲成为幸福的美的生活。休闲的核心应该是幸福问题,休闲应该内在化,在此意义上的审美经济学不仅要对经济增长负责,更要对社会成员的幸福感负责。而当代美学,过于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利益而专注于“身体快感”,借助现代高新科技产业所带来的视觉艺术把大众生活的消费、需要、满足、欲望、快乐加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种过度的审美化带来的不是消费者审美享受的满足而是审美疲劳,消费者在审美文化垃圾和心灵鸦片包围中失去了对真正美的理想和崇高事物的判断力与追求,“在洋溢着感性解放的身体里,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欲望已自动脱离了精神的信仰维度,指向了对于身体(包括眼睛对于色彩、形体等)满足的关注和渴求。”这显然无法满足当代人对真正休闲文化的消费需求。一方面,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使得文化艺术产业化、文化艺术大众化成为现实,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到文化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艺术走出传统社会的小圈子,不再只是“有闲”阶层的一种风雅之事,这是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却也失却了传统美学中对于形而上学的“道”的追求而沦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建立在大众文化基础上的当代休闲文化建设要重视和汲取传统美学和传统休闲文化的优长之处:一是作为一种体验经济,休闲文化的核心是提供真正的精神享受,而非单纯的身体快感;二是当代休闲文化建设不仅要对经济负责,更要对文化负责,有责任为当代社会提供一套意义系统;第三,重铸当代人的休闲观念,人们需要的并非简单的休闲娱乐,更需要休闲的内在化。而这些不仅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更要从本民族传统文化汲取有益养分,建立起真正适合本民族的当代休闲文化。对此,传统美学应当有所作为。

作者:王济远 王建成 单位: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第四篇

一、用丰富的语文德育活动充实校园精神文化活动

据一所学校的抽样调查显示,大约有60%的学生认为校园精神文化活动虚有其表,有近40%的学生认为活动内容太过单调,“没什么意思”“形式化严重”“活动效果不大”是大多数同学的心声。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所学校存在的问题,国内大多数学校也有同样的状况。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步伐太缓,带来了诸多棘手的教育问题。这是因为大多学校管理者和活动组织者只重视结果,往往忽视了内容和过程,认为有活动图片和活动报道就可以敷衍过去,殊不知这些活动的目的对于学生成长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管理者和每一个从教者必须先端正态度,“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同样,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本身就有义务帮助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时,不能忘记通过丰富的语文德育活动(包括课上和课下的)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写作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一改语文德育的说教性,让德育教育拥有更加生动的表现形式,用内容丰富、过程精彩的语文德育活动充实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大部分教师会采用课本剧的方法辅助教学。这属于德育中的角色互换法,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二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建立自信心。针对这类发挥空间较大的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剧中自己找寻德育资源,让他们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设身处地的理解主人公的心理,懂得荆轲为国为主的耿耿忠心,不畏强权的勇气,面对突发状况的机智和最后在牺牲时的壮烈,从而自觉接受课文的德育熏陶。可是仅仅将这类课本剧活动局限在本班教学中效果还不够好,建议采取同年级之间“班与班”的比拼展示,尽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树立集体荣誉意识,将班级内部小活动升级至校园活动,不仅能让丰富的语文活动为校园文化活动添砖加瓦,也能够把语文德育同校园精神文化更巧妙地糅合。当然,活动的方式有很多,课本剧只是一隅,其他的有不同主题的征文活动、诗朗诵、观看有启发意义的优秀电影、针对学校的新鲜事撰写新闻稿件等。活动的次数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毕竟大型的活动耗费人力物力,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每学期年级组要事先讨论,征求学生的活动建议,汲取其他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优秀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和好的课文,适量的几次大型活动就足矣。

二、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填补语文德育中缺失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对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和探索,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可是在应试教育压力下的语文学习,其工具性已经远远超过人文性。我们一方面通过课堂学习中的正确引导,渐渐重拾起语文课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慢慢影响学生的整体风气,将善于思考发现的精神带回课堂。例如,利用校园精神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课内外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图书馆学习不是大学生的专利,中学生也要爱上图书馆。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事实证明,大量的文学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平常说“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鉴赏能力及综合素质。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读李白的诗,就会向往他那洒脱、乐观的生活心态,分享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奔放;读鲁迅的杂文,就会理解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处世态度;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会从这部博大精深的鸿篇巨制中发现他那“洞察一切”的能力,理解他那崇高深刻的思想。这些文学经典,蕴含着天文地理知识,隐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所以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并大量阅读对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之,将中学语文德育教学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是一种新的尝试,语文德育教学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长处,积极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又要借助校园精神文化的优势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作者:高达 单位:安徽师大文学院

第五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现状与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文化环境,而且主要针对的作用对象相对比较单一,但是它对于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思维观念与价值体系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当下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有的高校只是片面强调教学成果根本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大量办学、大学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大多数人认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教学成果,不可否认教学成果能够体现高校的办学水平,但是过分强调教学成果而忽略校园文化建设的办学思想与中国社会所强调的素质教育有些背道而驰,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办学理念培养的人才只是拥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但是不具备完善的思维观念与价值体系,是一种所谓的“畸形”人才,也会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入死角。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为高校全体师生建立统一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营造出一种和谐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文化氛围,能够使师生们形成统一的思想价值观与个人追求,在师生中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从而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会报以浓厚的兴趣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自身潜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同时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师生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想法设法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必须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宗旨相结合,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出色完成,不可否认大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将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不断冲击着现代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影响着我国思想价值体系的建立,引发传统文化体系与外来文化与价值观的强烈碰撞,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比较开放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所以校园文化更容易受到冲击。不过某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并不是那些相似的特点而是在于那些不一样有自己特色的内涵。经历历史洗礼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根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思想精神的诞生与传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事件做支撑,并对整个民族的传承与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都是某个历史时期人们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并且传统的思想文化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由此可见当下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精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大学语文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迎合这种发展规律,通过对教学思想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现代符合价值体系的和谐校园文化。当下高校语文教学大多都是以历史文学的历史背景为总线,将某些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名篇佳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体现大学语文教与学的特点,同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能够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掌握也只不过是片面死板地了解了某些文字知识,既然是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可不必让学生学习复杂难懂的文言文,找一些现代文学名篇也能起到相同的教学效果,而且相比于文科生而言理科生的同学学习起来更加困难而且没有多大收获。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日常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以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意义为核心,通过对语文课本上历史名篇的讲解与学习,是同学们传承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陶冶情操丰富自身文学修养,使同学们了解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弘扬,充分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实际意义,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三、提高学生审美力与文化修养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最基本的人类审美角度入手进行相关规划工作,因此作为衡量校园文化主要对象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力与情操。从另一方面说文化知识是精神美的集中体现,而且也能够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通过潜移默化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文化修养。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审美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切入点,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品读优美的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潜能与创造力,不断追求与发掘文学思想中蕴涵的美与感动,在获得丰富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品味与情操。由此可以知道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情趣、学习情趣、文学情趣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自我评价体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培养学生积极追求生活美感与情趣,能够使学生放松身心实现精神自由与完美的心灵释放。学生通过对古代诗词名篇的学习可以体验古人那种身心自由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生活状态,开阔心胸发现生活中的美与感动。所以语文教学改革将成为必然,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往往这种体会与优势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思考了领悟了才会有体会感受,教学的目标也在于此。所以大学语文应该更加注重对于诗歌本身的鉴赏而非学习,通过对古代经典名篇的品读与鉴赏,发现诗歌中存在的充满美丽充满感动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力与文学修养。与此同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日常生活的各处,从感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关注生活的点滴,也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相较于社会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性,但是现代社会形态下校园文化却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某个学校、某个区域中,应该广泛吸取优秀的社会文化为其所用,不断吸收优秀文化剔除糟粕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持久的生命力。不过校园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一旦形成想要改变存在巨大困难,但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学生必须要具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能力,因为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思维创新才能为学校带来新鲜与活力,保持校园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要学以致用,要以学为教学重点,将传统教学观念中的教授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要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的主人,老师要放弃以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学风格,积极引导学生自发思考,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同时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如在讲解《龟虽寿》之前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可以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曹操的生活处境以及曹操自身的性格特点等知识,课堂上找某些同学结合课下查阅的相关资料讲述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才能更加完整掌握《龟虽寿》中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学习,掌握中国传统名篇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与核心思想价值。了解文化传承、弘扬与革新过程中蕴含的人文智慧,了解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创新与变革的自然规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树立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全体师生地共同努力,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维观念,逐渐将重点从教转到学上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广大师生坚持不懈、不断进取,校园文化建设定能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郭智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第六篇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在《政治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在该书中以政治态度为标准,把个人的政治文化的内容分为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评价三个方面。中国政治文化起源于古代传统儒家文化中。而真正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内学术界掀起了探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热潮,王乐理著有《政治文化导论》,肖贵清等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等。认为,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是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而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中生长出来的,产生并积淀在社会成员心中的政治价值取向,揭示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与政治系统的关系。

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向着现代化目标前进,当前的社会转型是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而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政治文化建设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的过程。然而,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经确立,但还远没有定型。因此,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推动政治发展和制度不断完善的无形力量,它不仅仅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整合力长久指导人们的思想,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提升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遵守,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提高政治凝聚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环境的稳定。同时政治文化建设又能不断促进制度本身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2.政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政治文化以稳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政治文明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政治文化能够为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价值和目标上的依据。我国的政治文化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为目标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从而为民众创造良好的政治秩序。我国的政治文化在推进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参政能力。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人们对政府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公民通过参政提高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意识,政府通过民众的意愿,减少决策与法规的失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3.政治文化建设是应对政治全球化战略需要

不可否认,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标志,这必定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尽管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但是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分析的一样:“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经济上的任何变化都会从政治上表现出来,特别是通过政治文化率先表现出来。虽然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思潮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政治文化资源,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借此机会,在经济领域向发展中国家兜售新自由主义理论、鼓动市场完全开放;政治领域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口号,利用其传媒方面的巨大优势传播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宣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起到削弱和淡化作用,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有很大消极作用。为了应对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形成的巨大冲击,应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使主流意识形态在民众中根深蒂固,提高对各种信息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我国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我们党九十多年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们也必须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基石,实现建设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时,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理念、领导制度、领导作风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和方向指导。

2.注重政治认同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要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也就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倾向和心理上的归属感。它和政治合法性、政治稳定密切相关。任何政权,只有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避免政治动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泽民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政治体系而言,政治认同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对社会成员而言,只有形成了广泛的政治认同,才能表现出对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对政治机构的信任,才能调动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由于社会变革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更加多样化,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化,社会思潮更加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树立主旋律意识和阵地意识,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民动员,积极参与,共同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并转化到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成为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力量,转化为共同道德准则和共同理想信念,进而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4.要加强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经济基础和社会基本规范制度。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也为政治文化的传播提供有

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这有助于使全体成员成为利益主体,并确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提高参与意识,从而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建设,使广大社会成员能顺畅地表达意愿,实现利益诉求,保证政治参与渠道畅通,从而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

5.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必须科学吸收和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有益成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很多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譬如,儒家倡导的“政者正也”的政治正义追求;“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为政之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群体主义精神;“违背未敢忘忧国”的政治情怀,以及注重官员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等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整合、政治教化、政治约束等社会功能,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扬弃,吸收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既要反对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全盘肯定的态度。同样,对待西方政治文化也应如此。由于价值追求、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与中国政治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其“全盘西化”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要用辩证的方法廓清西方政治文化,在理论上说清楚、搞明白,取其所长,补己之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共同缔造。

作者:唐立红 单位:辽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

一、中华民族之复兴,当以中华文化之复兴为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奠定了国家强盛的基础。而后所谓“汉唐盛世”,也是中华文化之盛世。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使中国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现了民族文化和种族的传承。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数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她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民族就能永远年轻”。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本能”就是强固不变的民族凝聚力,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则源于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炎黄子孙无论生活在本土,还是海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始终不渝,基于文化的认同而产生的精神动力生生不息。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先若后的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去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只有中国能以其自创文化绵其独立生命,至今岿然独存”。中华民族之复兴,当以中华文化之复兴为先。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源泉,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果离开文化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无数的史实都已证明,一个民族其文化的衰落,国人精神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则将致亡族。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并未随之带来文化的复兴,对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性认同的缺失,传统与现代的脱节,简单复古与盲目崇洋的交错,加之外来文化和宗教势力强力渗透,使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多元导致一元的消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正受到强烈冲击。历史表明,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和文化认同缺失造成的社会裂痕,比仅仅由于收入差距造成的社会裂痕,影响将更持久,更具有破坏性。谈及中国的社会风气,有一些年岁的人不免会回忆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那时的社会风气很好。同时,对今天的道德状况则倍感失望,并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际的情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的道德状况的重要基础是政治信念,是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拥护及其对新生政权的热爱,而非文化和道德的自觉。但是,政治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可能替代道德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教育而无基于中华文化之上的道德教育,那么,当现实社会出现的诸如奢靡之风盛行等若干严重问题时,政治教育将显得苍白无力。而在人们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时,基于政治信念的“道德”也将随之崩溃。这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言的所谓中国社会出现“道德真空”现象的重要原因。的确,对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稍有体察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乃至制度性的因素,但其中一点不可回避和否认,即我国文化和道德的建设没有植根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心理,以致部分国人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进而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固化于人们内心的积淀,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质上是人们恒定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省”,它不易因现实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动摇。正所谓:世有道则兼济天下,世无道则独善其身。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最简切扼要言之,乃以教人做一个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者。此所谓好人之好,即孟子之所谓善,中庸之所谓中庸,亦即孔子之所谓仁。而此种精神,今人则称之曰道德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存在,也是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土壤和源泉。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忠、孝、节、义、信、礼、智、仁、廉、勤、毅、勇”十二个方面,其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意义有三,其一,儒家倡导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构建,道德观念的培育,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儒家思想以其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进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族群融合,进而维护了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里国家的统一;其三,儒家十分注重气节操守,提倡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精神。儒家倡导的气节和忠勇的思想,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而浴血奋斗,维系了中华民族种族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并非对立和排斥,而是并行不悖,甚至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科学真理,适应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且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产生共鸣”。譬如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是人们对于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八荣八耻”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仁、义、礼、智、信、忠、勤、俭”的基本要求,其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道德传承,因而易于广大民众认知和接受,并自觉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同时尊重多种文化

时下,有部分国内学者认同中国文化多元的现实,甚至主张中国实行文化多元政策。笔者则不赞同在中国搞文化多元,而主张实行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同时尊重多样的文化政策,即“一元多样”的文化政策。所谓“元”,即“本源”“来源”之意。如《尔雅•释诂》云:“元,始也”。“文化多元化”一词,本为一国或一民族其文化来源多样之意,其意强调文化之“本源”。但是,当今无论在西方语境还是中国的语境中,“元”则更多地表达为现实存在的“为首”“中心”之意。“文化多元化”一词,即指一国家或一民族现实文化之“多主体”“多中心”。“一元多样”的文化政策,是指在坚守和发展主体文化的前提之下,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并积极吸纳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政策。之所以应当实行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尊重多样的文化政策,这是因为,

第一,采取什么样的文化制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国家结构形式。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历代王朝均实行文化一元,包容多样的政策,这一政策维护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和社会的稳定。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实行文化多元政策的西方国家多属联邦制国家,而中国则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保障了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里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一元化的文化制度是单一制国家的基础性制度,符合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需要,其促成了国人对国家主体文化的认同及其共同民族认同的形成。

第二,如上所述,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使中国人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种族的传承。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则不会有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终将危及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一国的主体文化如树之主干,主干强劲,则枝繁叶茂,和谐生长;主干瘦弱则枝叶弱,抑或枝条茂盛,必遇劲风而倾。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即要求“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元多样”与“多元一体”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多样与文化多元也不是一回事。在中国,多元必乱。那种搞文化多元或文化“多元一体”的主张,认为多元的自由发展的不同文化是不会相互冲突的想法,不仅一厢情愿,在中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而且在实践中将是十分有害的。

也许有人认为多元文化也有成功先例。多元文化政策首先实施是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这两国的政策是成功的,值得中国效仿。但是这些人没有看到,中国的情况与加、澳两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其一,加、澳两国人口少,资源丰富,族群矛盾和社会矛盾不突出。我们中国则是一个族群和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其二,加、澳两国属西方国家,建国以来尚无严重的外来威胁。中国则在近代以来屡受外敌侵略。至今,西方仍不断寻机挑拨制造动乱,惟见中国分裂而后快。其三,加、澳两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其文化来源多样,且其国内绝大多数族群没有传统的居住地。中华民族世代生息在中华大地之上,早已形成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格局。更何况,加、澳两国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不过二三十年时间,其多元文化政策将招致怎样的恶果尚未可知。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亡其民族,必先亡其文化。在中国搞多元文化,消解中华主体文化,恰恰是西方所希望看到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有计划地大力实施在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策略。早在1924年9月7日,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为九七国耻宣言》一文中即指出,帝国主义除了政治和经济侵略之外,还有宗教的侵略,“他们用政治力和经济力来掠夺中国人的物质还不算,又用宗教来耗夺中国人的精神。一班神甫牧师倚仗着他们的国力,包庇教民,干预词讼,欺压信教以外的人,无所不至,受其虐者饮心刺骨”。今天,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正迅速遍布中国广大城乡。西方就是要利用其宗教在中国的渗透和传播,达到夺我人心,灭我文化,亡我种族的目的。当今之状况,令人倍感忧虑。同时,多元文化主义是与少数族群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联系的。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和乌鲁木齐的“7•5事件”便是由西方反华势力幕后操纵,少数分裂分子发动的危害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刑事违法事件。但是,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也是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的深层原因。要实现中国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就应当大力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强化国民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族群融合,消除狭隘的族群意识。诚然,在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一元文化之下,可以存在文化多样共存的局面,即“一元多样”。但是,一元文化之下的多样文化应当是多样的先进文化,而不是多样的落后文化。现今一些人主张“文化多元”,实际上是为保护和彰显落后文化创造环境,也为西方文化撼动中华文化的根基提供了理论依据。

反观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搞文化多元的西方国家,则有许多学者和政治家强烈质疑本国的多元文化政策。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后冷战世界中,人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异,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文明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化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都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亨廷顿告诫道:“抛弃美国信条和西方文明,就意味着我们所认识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终结”。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也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可能助长国家分裂表示极度忧虑,他认为,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以美国信条为模块重铸了美利坚民族,但是,美国正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以历史角度败坏美国历史,同时,通过过分主张少数群体的权利彰显少数群体文化的差异性,这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

2011年初,英国首相卡梅隆在欧安会上发表了谴责多元文化主义的演说,他指出,英国实践的多元文化已经失败。对不同文化的过度宽容,不但腐蚀了大不列颠的集体认同,而且孕育了仇恨现有的民主体制,漠视自由主义的狭隘信仰。卡梅隆说,恐怖主义的根源既不是贫穷,也不是西方的外交政策,而是极端的伊斯兰意识形态。因此,英国必须采取强力的自由主义,加强文化融合,来反对伊斯兰极端的政治理念。西方学者和政治家反对多元文化政策的思想和主张颇值得我们中国人深思。

作者:杨纪武 单位: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第八篇

1、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影响,对企业领导者和员工起引导作用,进而对企业每个成员乃至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与传统管理理念中单纯强调对人进行硬性的纪律或制度约束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强调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来积极主动引导和培养企业成员的行为,使人们在文化和习惯的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强调导向的内生性。

2.协调功能。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就是指其具有为企业全体成员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作用,通过这种氛围的作用可以使每个成员在共同目标的追求中形成统一的协调行动。企业员工队伍来源和构成相当复杂,每个员工具有不同技能,从事不同工种,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和需求。企业文化可以在员工中起到沟通协调作用。主要包括心理协调,人际协调,环境协调,氛围协调等方面。

3.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就其本质说是一种心理属性或精神状态,它把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亲密情感、价值共识与目标认同,作为强化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制度和道德规范两个层面的内容发生作用的。制度即企业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制度通过保证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促进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等等渠道对职工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企业道德是从伦理上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故而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与刚性的规章制度不同,它比较注重以意念、情感等柔性的方式对主体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调节。

2、政工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

2.1企业文化建设是政工工作的基础。

2.1.1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的结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使命和宗旨,所有这些要素都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实现、促进和提升企业更好的发展,只有实现了企业价值,员工的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这两种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同时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故而可以将政工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

2.1.2企业文化建设赋予政工工作时代性。如上所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新兴的一种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的培育,将党的基本路线、精神思想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推动政工工作的开展。

2.1.3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拓宽政工工作范围。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精神建设和企业发展目标的统一为核心,这无形中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活力,丰富了政工工作的内涵,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工作之外,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并创造条件。

2.1.4企业文化建设为政工工作的全员参与创造机会。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是全员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即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群众性和广泛性,当员工感悟到企业所提倡的价值观正确、有用、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这就为全员参与政工工作创造了机会。

2.2政工工作保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2.2.1政工工作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加强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故政工干部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凝聚性和引导性,加强和提高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素养,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2.2.2通过政工工作促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主要针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建设内容,所以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求领导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只有领导以身作则,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事半功倍。

2.3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政工工作应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政工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创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常抓不懈,政工工作中开展的一些娱乐活动,能够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陶冶情操。

3、结论

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为了加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政工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科学、稳健、快速发展多做贡献。

作者:王勇 钟华 瞿红梅 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第九篇

一、政府管理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1.历史性。政府管理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管理实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文化,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条件,亦会造成政府管理文化的相应变化。人们在现实的政府管理文化中总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历史上政府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和痕迹。

2.阶级性。政府管理总是与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密切相关,并反映其政治统治的。因此,政府管理文化从属于政治文化,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对整个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的精神表现。政府管理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一定阶级意志的表现,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3.民族性。政府管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政府管理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它与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思维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管理文化的民族特色是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政府管理领域中的表现。

4.连续性。政府管理文化在变动的过程中总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政府管理文化不是凭空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对历史上的政府管理文化的承接和延续。这种历史连续性主要体现在对优秀的政府管理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等方面。

二、政府管理文化的政治功能

政府管理文化是在人们的政府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也反作用于政府管理体系。正如恩格斯说:“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够对它的环境,甚至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政府管理文化作为一种政治软实力,它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导向功能。政府管理文化是整个组织共同拥有的政府管理意识和政府管理精神,为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提供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政府管理目标的确立,也能够使政府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向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它往往成为组织成员趋向组织目标的内在动因,对政府管理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政府管理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寄托着全体行政人员的理想和希望,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政府管理文化能使政府组织的成员产生归属感和向心力,对内表现为对组织的依存,对外则表现为对异质体的敏感性和竞争性。政府管理文化越是发达,政府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就越是强烈,政府机关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就越大。

3.激励功能。政府管理文化也包含着政府管理道德和政府管理精神。以政府管理文化来塑造政府成员,可以使政府成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好的领导者善于利用政府管理文化去激励政府工作人员自信自强,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4.约束功能。政府管理文化可以使政府工作人员把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使其与政府保持相同的目标取向,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选择。政府中的舆论评价、传统习惯等,也会对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和压力,从而约束其行为。强有力的政府管理文化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规范场,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按照一定政府管理文化的取向运转。

三、我国政府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政府管理文化作为政府管理主体在政府管理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认识、感受以及道德规范的有机综合,与正式命令、权威相比,虽然不具备强制性,但是其效力往往更为持久。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良好的政府管理文化是高效行政、廉洁行政和民主行政的前提,对政府行政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我国的政府管理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府管理文化的创新工作。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因此建设现代政府管理体系,应当对传统文化“去腐承优”,适度改良。同时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为我所用,为提升政府文化效率输送正能量。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建设现代政府管理文化必须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前提。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才能对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管理思想进行去伪存真,形成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文化。其次,加强行政制度建设和行政法制建设,完善我国的政府制度体系和行政规范。行政制度建设与法制建设是政府管理文化的根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活动有着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稳定的政府管理需要完备的法治体系加以支持。任何国家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都必须受到强大法律体系的制约。近年来,我国虽然制定了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但目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与责任仍需进一步清晰化。因此,加强法治体系建设,以行而有效的法律规范限制权力的无限扩大,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最后,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政府工作人员良好的行政心理和行政习惯。目前,我国“官本位”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不强。由政府工作人员心理不健康导致的社会腐坏现象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管理文化的成长进程与社会公信力。我国应着力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这支队伍的服务意识。我国的社会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现代管理是专业化的管理。我国需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素养和专业素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政心理和行政习惯,为我国现代化的政府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奠定稳固基础。政府管理文化是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政府制度的深层结构。政府管理文化是政府管理之魂,能够规范、引导和调整政府管理行为,影响着行政活动的开展和政府组织的运作。政府管理文化渗透于政府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之中,是政府管理实践的精神成果。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政府管理文化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需要开展政府管理文化的创新工作,推动我国的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的国家软实力。

作者:李佳泽 单位: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第十篇

1、高职高专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1关于人际关系的调查

人际关系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甚至可以成为行动的重要推动力。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逐步凸显,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将影响到班级内部的氛围。在对人际关系的调查中,有5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42%的学生觉得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在回答“您宿舍的人际关系如何?”这一问题时,有63%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人际关系好,认为宿舍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占37%,调查还显示,宿舍内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习惯冲突;有78%的学生认为宿舍是一个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集体。

1.2关于班级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

活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班级教育的重要机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建设班级文化最好的途径就是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对班级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共设计了三个问题,对于“你所在的班级经常开班会吗?”这一问题,88%的同学回答“班级经常召开班会”,12%的同学回答“有事要传达和班级出了问题才开班会”;在回答“班会一般有明确的主题吗?”这一问题时,有25.4%的同学回答“有明确的主题”,56.5%的同学回答“偶尔有,主要是学校安排布置的主题”,另有18.1%的同学表示“没有主题”;对于“你认为班级同学参加班会的积极性高吗?”这一问题,76.4%的同学回答“不高”。由此可见,高职高专班级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1.3关于学生干部的调查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学生干部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关于学生干部的调查中,在回答“你担任过学生干部吗?”这一问题时,30.5%的同学回答“担任过学生干部并从中得到很大锻炼”,12.7%的同学回答“当过,但是没怎么用心”,56.8%的同学表示“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同学们认为“学生干部能起到公仆和表率作用”的占33.5%,认为“不完全能”的占61.3%,尚有5.2%的同学认为“学生干部不能起到公仆和表率作用”;认为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占42%,能力较差的占22%;在回答“你的辅导员能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吗?”这一问题时,45.6%的同学回答“经常如此”,43.5%的同学回答“偶尔如此”,其余10.9%的同学认为“很少如此”;认为“学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制度非常健全”的占38.8%,其余同学则认为“不够健全”。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学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停留在表面,没有打造出一支团结一致而且有威信的班级干部队伍。

1.4关于辅导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的调查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全面负责几个班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协调者,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在针对辅导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的调查中,29%的同学认为“辅导员跟学生谈心,对学生触动很大”,认为“辅导员从未与学生谈话”的占20.8%,其余学生则回答“谈过,但是触动不大”;对于“辅导员很关心班集体的成长吗?”这一问题,46.3%的同学回答“是的,很关心”,43.5%的同学回答“一般”,10.2%的同学认为“不关心”;在回答“辅导员会组织或参加班级的活动吗?”这一问题时,35.6%的同学回答“是的,经常会”,50.2%的同学回答“偶尔会”,另有14.2%的同学回答“不会”;对于“你和辅导员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联系?”,75%的同学选择面谈和电话,其他方式如QQ、E-mail、微信等运用很少。由此可见,高职高专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高职高专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2.1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强化班级向心力

班级活动是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各样的集体行为,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活动的主角,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在活动中得到强化。所以,要重视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2.2重视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学生干部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也是和谐班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抓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是营造和谐班风,打造和谐班级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班级文化的重要环节。应该重视对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加强班干部自身修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班干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他们在班级中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凝聚人心,真正成为班级的核心。

2.3营造健康融洽的班级氛围,形成班级感召力

首先,要在班级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使班级成员通过分享经验和竞争,彼此之间达到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方式,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再次,要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形成积极的处世态度和策略,使班集体更具有进取精神。

2.4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不断嬗变的特定时期,高校辅导员要对他们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起好导向作用,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应加强班级的民主作风建设,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遏制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此外,辅导员应该协调好班级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合理地引导班级舆论和小群体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相互关照、相互评价,在互通思想和感情的基础上建立真诚的友谊,有效地增强班级凝聚力。

作者:肖丽群 单位: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Top